博物馆展览英文翻译评析

2017-09-04 22:48孙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8期
关键词:职责要点博物馆

孙晨

【摘 要】博物馆展览英语翻译工作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的内容之一。做好博物馆展览翻译工作,除了要精通外语,还必须对翻译目的、对象、标准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本文以开封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英译内容为分析资料,强调了翻译人员所应秉承的科学态度和应承担的职责。

【关键词】博物馆 展览英译 要点 职责

博物馆,是一座物化的发展史,它为人们欣赏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宝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凝结着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和智慧结晶。见证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文物,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示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有、民办、行业博物馆拔地而起,科技馆、历史馆、民族馆、革命馆等各类型的博物馆争相媲美,在陈列内容和陈列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在丰富展览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陈展细节、辅助手段、多媒体设施上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作为陈展的一部分,展览的英文翻译也应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用英文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和本国英语爱好者去发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基于社会对博物馆展览翻译需求的增加和对翻译质量要求的提高,开封博物馆对其基本陈列《馆藏石刻精品展》使用了汉英两种文本加以介绍。但由于翻译人员层次的不同,不可避免地造成疏漏,本文以该展览的英译内容为分析资料,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希望能提升展览英译水平。

一、展览英译的三个要点

如果说展览是博物馆的一扇窗,通过它观众可以了解一座城市、一个民族,那么,展览说明牌就是“传递知识的小信使”。为了便于交流,为了让想了解博物馆文化,而又不懂他国语言的人们明白展出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了让晦涩难懂的生僻字和专业术语不再成为观众获取知识的障碍,展览翻译人员责任重大。翻译人员应以观众的身份品读展览,弄清翻译所要服务的对象是谁,翻译的目的是什么,翻译时应坚持的标准这三个要点。

首先,要确定英文翻译所要服务的对象。以开封博物馆为例,主要参观人群为国内观众,其中不乏英文爱好者,像教师、公务员、大学生、中小学生等,外国观众占少数。

其次,要明确英文翻译的目的。英文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英文爱好者获取知识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感受灿烂文化的兴趣需求。

再次,要坚持翻译的标准。英文翻译看似简单,但如何精确妥贴,充分表达出展览内容,让观众在欣赏展览之余能够有所收获是关键。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坚持的翻译标准就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力求真实并紧贴展览内容。

二、展览英译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一)全面深入了解展览内容。在开始英文翻译前,首先必须熟悉展览大纲,只有在掌握和了解展览框架和相关内容后,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做到根据版面设计的需要,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否则,在翻译时就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该详译,哪些该略译,哪些可以用词组描述,哪些该用句子表达,既无法保证翻译质量,又使得观众无法更清楚地了解展览信息[1]。

做好英文翻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了解展览内容。否则,翻译工作就会很难顺利进行,或者在翻译时会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第一,时态上的错误。开封博物馆《馆藏石刻精品展》的前言按北魏、隋唐、宋金、明清的时间顺序各占一篇章,而各篇章的前言又都用概括简明的语言叙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碑刻情况。虽然这些历史已成为过去,但在翻译叙述、论说的语句时我们在时态上常用“现在时”。而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就必须用“过去时”。比如在明清石刻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橚来到开封,他在宋金故宫的遗址上建了一所庞大的周王府。”显然,这一事件距今已有600余年了,但我们不能仅凭这点就选用一般时态,因为该句中既涵盖了确切的时间点——洪武十四年,又给出了具体的事件——来开封建周王府,选用过去时态是再合适不过的。因此,只要对句子稍加分析,就会避免翻译时用错时态,引起时间混乱的尴尬。第二,用词上的错误。如《羊玮墓志》中“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如果错将大业六年“the 6th year of the Daye”译成了“six year of the Daye”,那么就会给了解这块墓志的观众造成很大的迷惑。第三,书写格式上的错误。比如书籍名称,有的仅对书名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而忽略了书名同时也要斜体。另外,对展览标题的翻译,既可以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也可以实词首字母大写,三个或四个字母以下的虚词小写。因此,只要稍加留意,书写格式上的不规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既不会给观众造成理解上的误区,也不会因此降低观众对展览的好感[2]。

(二)符合版面设计的要求。在了解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翻译人员还必须清楚陈列展览的英文翻译和一般的英文翻译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准确的用词、恰当的语法外,还要受版面的制约,因而在翻译上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只有翻译人员对展览的主题、内容、版面设计有全面认识的前提下,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展览形式,准确把握展览资料,灵活翻译,并通过查阅工具书使翻译工作做得更加准确无误。

(三)英文翻译的审核校对工作。任何一个展览,在英文翻译输入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打、漏打的情况,所以,作为翻译人员就有必要在输入完成后,通读全稿,认真核查、校对。在排版时,也要做好校对工作,以免出现单词被分隔开或漏排单词、字母的现象。

三、忠实履行翻译人员的职责

(一)遵守翻译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翻译人员来说,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态度更是弥足珍贵。一些草率翻译,敷衍了事的行为,或者逐字翻译,使参观者不知所云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翻译人员的责任心[3]。博物馆展示方式多样,在翻译前,要弄清楚该展览是临展、专题展还是基本展,是通史、断代史还是人物事迹陈列,总之需要对展览以及展览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否则,盲目地、不切实际地乱翻译,或者勉强翻译,都只能视为对所从事行业职业道德的一种违背。

(二)忠实于展览的主题。任何翻译都应忠实于原意,博物馆展览的文本翻译更应如此。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精品文物的展示,以实物的形态,真实地记录着一段时期某个民族或地域的历史文化。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篡改的。因此,翻译人员应该认识到,翻译只是在展览基础上所进行的活动,它不等同于创作,仅仅起到桥梁和沟通作用。唯有准确表达展览的主题、内容和形式,才是切实履行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历史,正确对待历史。

(三)满足参观者的需求。翻译人员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他的职责不仅局限于忠实展览的主题,也要考虑参观者的需求。博物馆展览中不免涉及一些生僻的字词,如“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容器)、“鬲”(lì,古代煮饭用的炊器)等字,很多参观者不会读,也不懂其代表什么含义,这时如果英文翻译能够做到通俗易懂、语言流畅,那么不仅会加深参观者对生僻字的理解,也为参观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满足了参观者的需求。

翻译人员在展览英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翻译人员要时刻把握英语翻译这三个要点。从服务参观者、忠实于展览主题、遵守翻译人员职业道德出发,客观、科学地做好博物馆展览英译工作。

参考文献:

[1]许晓艳,田昌.博物馆陈列介绍的翻译失误与修改[J].大众文艺(理论),2009(21).

[2]李道胜.从文本写作特点看旅游文本的英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3]李芳.中国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9(03).

猜你喜欢
职责要点博物馆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博物馆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打孔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不相容职责分离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