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 书画江苏

2017-09-04 02:27侯仲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8期
关键词:画派书画艺术艺术史

侯仲春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17年1月,江苏省美术馆时值建馆80周年之际,为领略江苏书画艺术之洋洋大观,了解江苏书画历史之纲概,特别策划推出“江苏历代书画大家经典作品特别展”。本展览由“图表资料”和“经典作品”两个部分组成。展览分“砥砺与前行”“辉煌与蜕变”“多彩与沧桑”和“复兴与繁盛”四个板块,以作品创作年代为轴,对江苏历代书画大家和流派进行学术梳理,以史料图表、经典书画作品的展览展示,呈现六朝以来延续一千六百多年江苏美术发展脉络。展品以馆藏中国书画真迹为主,为展示和复原发展脉络概貌,部分展品由影印件、二玄社书画复制品代替补足,同赏共鉴。通过此次展览,回顾江苏书画曾经创造的辉煌,凸显江苏美术强省、美术巨省的特殊地位,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江苏书画艺术不断健康发展,加快文化江苏的建设步伐。

江苏自古以来经济繁荣,美术发达,人文荟萃,千百年来涌现了无数的书画名家和书画流派。他们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共同谱写出绚烂多姿的江苏书画艺术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苏书画艺术史几乎构成了中国书画艺术史的主流和主干,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离开了江苏,中国书画艺术史几乎黯然失色。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江苏书画艺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此起彼伏,几经消长,逐渐步入循序前进的发展阶段。

东晋南朝时期是江苏文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随着北方贵族的南迁和南方政治中心的诞生,江苏经济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引发了文化艺术的逐渐高涨。当时,风云激荡的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为风流倜傥的魏晋风度的滋生、成长提供了温床。禁锢与开明并存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为绚丽灿烂的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名士粉墨登场,他们歌着、舞着、癫狂着,以其独具魅力的表演充分展现着自己的才华,于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江苏美术也由此展现出非同凡响的成果,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雕塑,风度与精神并存,并诞生了诸多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赫赫地位的美术家、书法家,曹不兴、戴逵、顾恺之、陆探微、宗炳、萧绎、张僧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不一而举。这一长串名单真如过江之鲫,首尾相衔,可见其盛况空前。特别是顾恺之、王羲之,更是成为后世书画家顶礼膜拜的宗师,至今影响不绝。

隋唐时期,全国实现大一统,由于政治中心的北迁,江苏文化艺术基本处于一个潜伏期、过渡期。然而,魏晋风度像潜流一样依旧在滋润的江南大地上潺潺不息,造就了江苏艺术温文尔雅的文人风采,并为其再一次勃发积累了坚实的基础。

五代十六国时期,南北割据,中原战乱不息,而江南一地却相对和平。江苏地区政治、文化又回复到南北朝时期的精彩局面,江苏书画艺术因此迎来了第二次辉煌。南唐皇帝雅好文艺,特别是后主李煜潜心诗文书画,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书画风气的形成。也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本是文艺家的摇篮,而不是政治家的舞台,各种因素交织一起共同为江苏艺术的复兴提供了孕育的温床。南唐宫廷设立画院,美术蔚然成风,为后世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板,王齐翰、周文矩、顾闳中等人承前代余绪,开创人物画之新格局,光彩夺目。在民间,徐熙、徐崇嗣祖孙创立的“野逸派”文人水墨花鸟风格,具有石破天惊的风格史之意义,成为千余年写意花鸟画之源。董源、巨然開创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画风格,成为文人画发展的正脉之源,历千载而风采依旧。总的来看,五代时期,江苏对中国美术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从人物画到花鸟画再到山水画,构成了一个紧密而有序的关键链,影响长远而深刻。

江苏书画艺术真正达到全国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中期以来,缘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江南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并一跃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而且,元蒙朝廷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得江南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文化传统,以吴中为中心为苏南地区日益成为文人活动的中心,江苏书画艺术随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常熟黄公望、无锡倪瓒成为彪炳千秋的一代大师,久盛不绝,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明清千余年的绘画史离开了黄、倪二人,真不知这历史该怎么写?实际上,元代的江苏书画艺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她与浙江地区的书画艺术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特别是元末,华亭曹知白、昆山顾瑛嗜好诗文书画,喜交文人雅士,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文化艺术网络,浙江柯九思、杨维桢、张雨、唐棣、赵雍、王蒙等人往来其间,共同描写出元末江苏文人书画的精彩篇章。

明清两代,江苏经济中心的显赫地位逐渐凸现,正如吴人王世贞感叹:“苏州拱稠,文物萃东南之佳丽,诗书衍邹鲁之源流,实江南之大邵,信天下之无仇……至于治雄三殿,城连万雉,列巷通衢,华区锦肆,城高綦列,桥梁栉化,梵宫莲字,高门甲第,远土巨商,它方流妓,千金一笑,万金一箸。所谓海内繁荣,江南佳丽者。”经济的发展、商业的活跃,带动城市的全面繁荣,文化艺术自然发达。江苏地区文风蔚然,人文之盛居全国之冠。江苏终于演化成全国的文化圣地,掀起了中国书画史上一个又一个创作高潮。

首先,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以祝允明、陈淳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崛起,苏州成为书画家的乐园。众多文人士子历经宦海沉浮,闲居城镇,将雅集宴飨、赋诗作画的文人情趣带入市井生活,带动新兴的富商追随文人雅好,成为一时风尚。接着,以董其昌、陈继儒为代表的“松江画派”“云间书派”兴起,江苏书画盛况空前。特别是董其昌执艺坛之牛耳,倡导书画之学,引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潮流。在董其昌的启迪下,以王时敏、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和以王翚为代表的“虞山画派”同时诞生,将南宗文人绘画风气从江南一隅迅速扩展至全国,并影响着北京的宫廷书画活动,历时达三百年之久。与此同时,“清四僧”“金陵八家”等集聚金陵城,南京成为当时与北京相抗衡的绘画重镇。其中,石涛往返于南京、扬州之间,其书画实践为扬州绘画的崛起注入了活力。而后,“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继起,打破传统文人画的雅俗之别,使绘画艺术走向市场,成为中国艺术经济的先驱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传统中国书画不断向个性化、商品化、大众化推进,由此开启了近代美术之先声。可以说,正是这些江苏书画名家的艺术实践,构筑了明清书画史的发展序列。

进入20世纪,江苏美术发生重要变化。尤其是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各地的艺术精英又一次移居南京,江苏成为现代美术的发源地。吕凤子、刘海粟、徐悲鸿、陈之佛、傅抱石、张大千等人都在江苏留下了艺术活动足迹,从事美术教育,为江苏美术的发展书上了精彩的一笔。特别是徐悲鸿在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教学理念和体系,成为1949年以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模式,影响至今;傅抱石在建国后开创的新金陵画派成为20世纪中期山水画的主流样式,辐射全国。如今,江苏书画艺术仍在全国美术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由此可见,江苏书画艺术史几乎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中国书画艺术史,其地位的确举足轻重,也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

虽然,江苏书画前贤在历史上曾留下不计其数的书画精品,但由于历时久远,元代之前的书画作品流传甚少,江苏文博机构收藏几属寥寥。除南京大学所藏五代王齐翰《勘书图》为人所知外,江苏早期书画作品都收藏于海内外的公私收藏机构。考虑到实际情况,“江苏历代书画名家精品特别展”充分利用江苏馆藏书画之优势,从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常熟市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数以万计的书画藏品中着重挑选了从元代至现代的名家作品八十余件,以“文人画实践上的双峰并峙”“绘画千年实践的理论升华”“传统风格的反拨”“中西合璧的一代宗师”等四个单元,立体地呈现出江苏书画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勾勒出江苏书画的发展、演变轨迹,并概括出江苏书画的艺术特色和发展走向。

展览汇聚江苏历代书画名家精品,既有名家大师的力作、代表作,又有大量作为流派性反映的各地方名家的作品。举凡“元四家”“吴门画(书)派”“松江画(书)派”“清六家”“清四僧”“金陵八家”“扬州八怪”“海上画派”“新金陵画派”乃至“京江画派”等大大小小的书画流派的典型作品,不一而舉,基本上涵括了元代以来江苏书画的各家各派、各种风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资料性。其中部分作品属首次公开展出,它对于广大书画家、美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和文博、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人们可以依托此次展览了解江苏书画的发展脉络,作一番深入的研究,对画家的艺术特色、创新之处、风格异同进行详尽地比较分析,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举办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色的大型书画展示活动,不啻是一次研究江苏地方文化的绝好机会。它对于促进继承、传播地方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借鉴历代书画创作经验、促进当代书画艺术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江苏历代书画大家经典作品特别展”不愧为一次好展览!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苏书画艺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猜你喜欢
画派书画艺术艺术史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李小宁 书画艺术
郭群书画艺术
关于出版第四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会刊的通知
立体画派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镣铐下的舞蹈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画派怎能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