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途径

2017-09-05 12:38朱佳沈平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想政治大学生

朱佳+沈平

摘要:当下,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科技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对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历练场,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应该对其思想政治上加以良好的引导,对其自身素养进行提升。因此,行以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不足,提高教育引导力度。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亲和力;方法

当前,亲和力一词在社会教育领域中被广泛熟知且大力推广。亲和力能够以一种密切、理解、接受、真爱等感受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加亲近,易于打开人的心扉,这是人际交往中所喜闻乐见的形容词。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将亲和力融入其中,能够有助于该工作的魅力提升,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所组织的实践性活动不再反感,更能产生出亲切感和赞同感,提升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同时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教育亲和力的必要性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

现如今,随着时间的变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众文化的兴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教育领域,因此需要重新定义价值及行为准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硬”教育化特点,更多的强调应该怎样做,缺乏引导性,学生被动强制接受,而亲和力教育能够从“软”教育角度让学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主动衡量和选择正确的做法,更具遵从性和说服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亲和力教育的力量越来越突出

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阶段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是该阶段的学生为成年人,心智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思想独立,自我意识较强;二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通常是自主学习,且学生能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独立意识,对事情的是非处理有一定判断能力。教育者的地位始终为传道受业解惑者,无形中所形成的强大教育地位使之具有知识的权威形象,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越来越具有界限。而亲和力教育是以关心、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的,追求的是民主与和谐,能够拉近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参与度。同时,亲和力教育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及个人素养加以提升,能够使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亲和力的有效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目标具有相同性

确立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这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应明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同于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因此两者目标具有等同性,故此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亲和力的增强能够得到提升。

(二)以人为本,增强育人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要以人为本,那么这里则应以学生为本,多角度考虑问题。首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要将自己的思维同学生的思维两者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教育者需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然后应用自身的经历和知识来对自己的思維进行一定的调整。由于教育者本身的社会实践经历较为丰富、知识储备水平较高,而大学生这两方面的水平能力并不及此,因此,教育者需在平日里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以及思维形式做以观察和研究,细致入微,这样才能知己知彼,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亲和力有效增强。再有则是对学生应充分体现出其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要尊重,把塑造和发展人的理念始终牢记,增强育人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综合素养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需对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行提高,其自身具有亲和力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亲和力。

一是辅导员应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德行修养。在高校教育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在平日里是最多的,因此,辅导员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德行能够决定其与学生的相处模式是亲近还是疏远。

二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跟上时代的步伐。科技社会,网络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限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因此,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思维活跃性强、信息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社会实践力增强、视野较为开阔等特点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

(四)多元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开展情境教学。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课堂上进行渗透的,情境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将社会实践引入课堂教育之中,增强教育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深刻领会教育精神,为走向社会奠定能力基础。

二是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络为教育者与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使两者间的地位不在受主动与被动的约束,教育者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发布相关主题活动和内容,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教育亲和力是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增强亲和力教育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伟.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与策略探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06).

[2]杨学玉,应中正.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5(02).

[3]闵美玉.管理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6(18).

[4]袁艳平,周燕,国万忠.创新人才培养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想政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大学生之歌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