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7-09-05 22:29吕雅琴费红梅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

吕雅琴+费红梅

摘要:在中职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尊重教育,是需要每个教师用心思索,共同探讨的重要话题。几年的工作实践告訴我们,只有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就在中职德育中如何开展尊重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德育;尊重教育

一、尊重教育在中职德育中的迫切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在初中时期热衷网络信息,学习比较困难,缺乏理想、缺乏韧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容易受挫;但他们中也有很多人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并有一技之长。他们张扬个性,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缺乏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合适的方法对他们加以引导和教育,他们终将变得更加自卑、自私和孤独,甚至成为危害社会的一群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经验的本质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能够尊重人的教育,教会人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针对中职生的性格特点,如果一味的强调他们认真学习,强制要求他们改掉之前的坏习惯,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教育难度加大。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单方面的对学生的要求,特别是从事德育工作的我们,对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尊重,将使我们的教育更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尊重教育,应该注重细节的教育

尊重教育是一种细节的教育,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中职学生不经意地随意丢弃纸屑和饮料瓶,随地吐痰、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甚至大声说话,也常听到学生因为互相取绰号,话不投机而导致感情不和,吵架、打架。无论我们怎样督促、教育,似乎成效甚微。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对这飘飞的垃圾视而不见,是认为事不关己,便熟视无睹。

因此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耐心、细致,同时以身作则。告诉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是一种礼节,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不随意丢弃垃圾,主动地扔到垃圾桶里,保持环境的优美、整洁,是一种责任,也表达了我们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可以反映出我们同学们身上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学生课堂上的不认真听课、甚至大声说话,这已经不只是单纯的行为习惯的问题,而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他人的品德问题。许多学生虽然不在意受到老师的批评,却非常在意自己的人格、自尊,自己的品德。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督促、教育他们:尊重是相互的,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尊重是一种美德,被人尊重则是一种幸福。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注定要被社会遗弃,将无法成为幸福的人。

三、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理解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东西,也称为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师生共同的情感交汇和思想碰撞。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生命价值,尊重他们的独特个性,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具备的襟怀和素养。

在德育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身上存在较多的不良习惯,综合表现差,因此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自信心不足,整日无所事事,没有目标。老师应积极挖掘这些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受人尊重的幸福,同时也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坏学生身上也有晶莹的火花在闪耀。”每个后进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并能对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成功感。

笔者所带班级的一大部分男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因此,每次的活动笔者都有意识的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运会、校园歌手赛、篮球比赛等赛场上也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每年的校运会,为班级赢得最多荣誉的都是这些学生。当他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们在场下为他们鼓掌、呐喊、加油,他们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给予他们的肯定和赞赏便是当他们的拉拉队员,为他们加油鼓劲,评选他们为当月的特别贡献奖,当他们面带微笑上台领取奖状时,我们清楚地明白他们心底里的那份自信心已经慢慢地找回来了!另外,配合学校开展消防知识学习活动,我们班全员参与,自己组织竞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不出所料,获奖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当我们颁发奖品时,同学们又是一片掌声,我们的鼓励和尊重再次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同时也明白了尊重别人的重要性。

四、让学生了解尊重的力量,并给予他们力量,教育他们努力为别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尊重教育无处不在,它贯穿于平时的细节中,也在主题班会的开展中不断深入。曾经在班会中,为大家讲述一个小小的尊重故事: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散步时,遇到一个瘦弱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他缩着身子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富商怜悯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手中,头也不回地走了。没走多远,富商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不难想像,没有那一句尊重鼓励的话,这位富商当初即使给年轻人再多钱,年轻人也断不会出现人生的巨变,这就是尊重的力量!endprint

笔者班上有一个女生,刚进入中专读书时,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生,连最基本的日常规范都做不到,迟到、旷课、不做作业、不做值日工作、成绩相当不理想,每天晚上都到处闲逛,不想回家,不做家务,生气时把整家人的饭吃光,对待家长像仇人一样。刚开始时无论怎么沟通都没效果,与老师的冲突不断,简直令人无可奈何。后来,笔者选她当礼貌礼仪的科代表,发现她对工作挺负责任,科任老师对她评价挺高,我们一起尊重她,并且总是不失时机地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慢慢地,我们发现了她的进步。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沟通、了解、关心、帮助她,终于有了相当明显的改变,在期中考作文中表达了她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的不舍,毕业后还打电话向笔者表达问候和关心。

最后一次与笔者同乘一辆公交车,竟然教笔者以后再当班主任时,不要再那么操心、那么生气,因为学生最终总是能体会老师的苦心。并出乎意料地告诉笔者,她現在已和母亲成了好朋友。同时述说了一件发生在她身上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事:这位同学上小学时表现还不错,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会寻求家教老师帮助,同时积极参加书法、摄影等业余爱好。上初一时,由于学习跟不上,人也较懒散,班主任有一天突然打电话给家长,问他们家是否有弱智或心理疾病方面的遗传基因,班主任把这位同学当成了弱智生,并调她与另一弱智生同桌。她感觉自己没受到尊重,从此,便更加懒散,不放任何心思在学习上,并有意与老师作对,不学习、不做值日工作,甚至与人打架,成了有名的坏学生。听完她的讲述,看到眼前懂事的她,明白了尊重的力量对她的深刻影响。笔者突然有了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因为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也庆幸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教育方法---理解和尊重教育。

尊重是一种美德,被人尊重则是一种幸福。尊重能给人以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力量;同样也能给人以催毁自信、一蹶不振的负面影响。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哪怕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对待后进生应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谅解,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罚,只有这样才能带他们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教育诗篇(1925-1935)[M].

[2]孙晓云.教育从尊重开始[M].江苏教育出版社.

[3]林定稳.教育学文摘[M].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