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指导策略

2017-09-05 23:37刘沂震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指导策略影响因素

【摘 要】 本文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指导策略。指出,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就业竞争力;要加强创业创新教育;重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认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影响因素;指导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等人才的水平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年多过一年,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也更加的复杂和严峻。[1]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学生本身,也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职类院校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央为高职教育确定的办学指导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对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也是高职教育要切实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调查统计分析

影响学生就业的因子有很多,而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就业单位和学生本身。因此,要正确分析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需对这两个核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走访陕西省的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主要以国家公办的示范类院校为主)及各地的用人单位,联系回访已就业学生及正在求职中的学生,并对其意见进行记录,同时参考相关的资料,编制《毕业生就业因素调查表》、《用人单位招聘调查反馈表》,经过统计分析,形成科学客观的调查报告。[2]

1、毕业生就业时最关注的因素

此次调查对象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高职类院校的大三毕业生,调查总人数为2420人,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146份。此次调查范围较广,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管理、应用电子工程、财务会计等20个专业。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全国多个地方,但陕西籍学生占比较重。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求职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薪资、工作环境、职位类型、专业相关度、家人意见等,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报告能够明显看出,学生就业时关注最多的因素是单位所在地和薪资。通过了解,多数学生有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期望,而在陕西籍学生中表现较明显的是期望留在当地就业。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而父母因素以及学生自身恋家的情怀促成了其留在省内就业的强烈愿望。另一个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就是薪资,很多学生将其视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对其较为重视。对于高职类学生,对单位性质重视程度一般,但大多数希望在国企工作。而对于实现理想和发挥特长这些因素不是很看重。

2、用人单位人才考评因素

本次调查涉及到的用人单位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性质的单位。共发出调查问卷210份,有效回收163份,与企业座谈14次,进行单位招聘负责人的专访8次,获取的意见和建议90余条。通过调查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团结精神、外语能力、專业技术能力等多个标准的要求,分析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所注重的因素。

通过分析,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是高职类学生相对其它本科类院校学生的优势所在,是从事相关技能型工作的必备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当今大学生的普遍要求,也是企业看中的因素,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学习成绩是就业的敲门砖,企业能够通过成绩好坏来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创新能力等也是比较重视的。

三、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

(1)经济形势及毕业生数量影响就业。高校扩招迅速,大学升学率从原来不足10%,到现在基本达到70%甚至更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增加,而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却不能随着毕业生的增加而增多,导致求职市场供大于求,大量的毕业生不断充斥到人才市场,使得人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尤其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

(2)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人才自身能力相矛盾。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需要的人转变为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该类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高职类学生,还需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创新能力等。总之,综合素质要求普遍较高。但是,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通常表现在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窄、专业技能掌握不熟练、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能力等。这种企业对人才的高要求和高职生自身能力缺乏,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面临巨大压力。

2、学生自身因素

(1)专业技能及基础知识不扎实。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存在根本区别,学习需要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很多学生自觉性很差,加上高职类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如果不努力钻研,在学习上会跟不上,存在一定的落差感。很多学生,不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学习方式,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导致专业知识掌握的太少,因此很难受到企业的青睐。

(2)求职心理素质太差,缺乏锻炼。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专科生的学历往往要低于本科生,许多学生对学校和自己缺乏信心,看不到自身的专业优势,给就业造成了一定压力。还有些学生,平时很少参与学校以及社会上的活动,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欠缺,在求职过程中很难让企业对其感兴趣,而自己也越来越认为自己能力差,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3)综合素质不高。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加上周围环境的一些影响,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低下。一些学生在中学时代的成绩就较靠后,求知欲望不明显,加之大学的管理相较于中学较松散,学生会将大量的可支配时间用于打游戏、玩乐等方面,不主动钻研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不愿参与社团活动,组织交际能力较差,因而在求职时各方面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endprint

四、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指导策略

1、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

高职类院校相比本科院校而言,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相对较高,这既是学生的优势也是企业较看中的方面。因此,高职类院校在进行学生培养以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它不仅是让学生体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必要过程,同时也在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也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的对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变化,不断的增加、更新一些实训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

2、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也很受用人单位青睐。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是与人交往,要学会团结精神、集体主义、开拓精神,这些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各级组织要重视并积极组织诸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及各类体育、技能大赛等活动,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融于校园生活的多个方面,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获益,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3]

3、在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内容方面应加强创业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它要求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同时,还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不仅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职业良好发展的重要能力。创业能力就是在职业实践中体现创造力,开展创新型职业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变革之中,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发展,这对于高职类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学校应加强创业知识的教育,鼓励有想法的学生进行创业,减少就业压力。

4、重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用人单位主要还是注重技能方面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这项能力的证明材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所需要的材料。因此,强化专业资格技能认证,参加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的技能证书,并进一步加强学习外语和计算机专业知识,为就业打下好的基础和竞争力。

5、认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校、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和相关具体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职业基础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本文以企业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对高职类学生的就業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对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就业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黄飙,张亦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选择调查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1(5)88-90.

[3] 刘格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7-69.

【作者简介】

刘沂震(1982-),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指导策略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