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017-09-05 17:09王启姣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影响孩子

王启姣

摘要: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长大后之所以差别悬殊,两级分化严重,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结合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详细分析了缺乏或不良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希望给人以警醒。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影响

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师们抱怨说,现在的大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也感同身受。尤其是在我们高职院校这样的高校,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就被列为另类了,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不爱学习,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好,道德观念淡薄,没有责任感。而在出生时,他们与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没有什么两样。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两级分化的局面呢?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好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在爸妈的陪伴、爱护、引导下成长起来的;而有问题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是接受了负面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兴国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孩子教育的主导力量。而当下的家庭也确实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可以说是毫不吝惜,如高价买学区房、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学校、上贵族学校等等。但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却是值得商榷的,由此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实中很多年轻人怕吃苦,贪图享乐,不愿吃亏,不想付出,一切向钱看,价值观念扭曲,甚至不惜违法犯罪。当下社会上出现的啃老、网瘾等不良现象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不无关系。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教育的内容不清,教育方法不当。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口工作忙,将教育推给老人和学校

这是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的具体体现。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很多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将孩子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老人和学校。近十几年里,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小孩被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看管,形成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存在“隔代亲”的情愫,往往放松了管教,这些孩子基本上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性格乖张,虚荣心强,好歹不分。而且他们与父母之间由于长时间不在一起,情感上会产生一定的隔阂,从而大大减弱父母教育的效果。在我班上就曾有一个这样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与孩子的联系仅限于电话,一年才见一次面,对孩子的管教基本失控,导致该同学虚荣、交友随意、爱撒谎、不服管教。学校与该学生家长联系后,家长只是简单地对该生进行责骂,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学校是面向众人的教育,无法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难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另外,缺乏父母爱的孩子往往也会缺少自信,在学校不合群,形成性格方面的缺陷,从而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文化和特长教育,忽视道德教育

这是对家庭教育内容不清的表现。中国家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之一,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说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社会也是这样宣传的。于是乎,各种培训机构和培训学校应运而生。家长们平时上班,周末就陪着孩子穿插于各类培训学校之间。我们能说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吗?不能!但是这些培训都是应该由学校完成的文化教育,或者拓展孩子素质的特长、兴趣教育,不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这当然有我们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据相关媒体报道,文化教育已经进入幼儿园了,这严重误导了我们的家长。家长们给孩子定的目标基本上是中心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眼里只有学习成绩。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则有求必应,一切包办,甚至以物质奖励进行引导。而对孩子进行正面的道德素质教育基本上没有纳入教育日程,而这些恰恰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像爱国、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助人为乐、礼让他人、勤俭节约、尊重长辈、有爱心、有责任感,敢于担当、挫折意识等等道德素养,在很多孩子的教育上是缺位的。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作出负面的榜样,如乱丢垃圾、闯红灯、出口成脏、争强好斗、没有责任感等等。我们的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文化的起跑线上,却让孩子输在了道德的起跑线上,造成不少孩子没有责任感,怕吃苦,自私,成为“啃老族”甚至是“白眼狼”。

三、粗暴教育或溺爱教育

这是教育方法不当的体现。粗暴教育和溺爱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两种极端方式,在我国不少家庭中或多或少存在。粗暴教育是单方面重视文化教育的后果,有些家长一听到老师告状或看到孩子的考试分数不理想,不问青红皂白就拳脚相加或严厉责骂,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里阴影,为叛逆埋下祸根。而另一种极端情况是溺爱,“90后”、“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从小把孩子当作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对待,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非常自我、是非不分,对家长仍然是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对社会充满不满。我们班也有一个从小溺爱的典型,他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思维模式,对人对己两套标准。对父母只知索取,而且极不尊重。不愿吃苦,只想享受。这两种极端教育方式反映出的是家长素质不高而导致的教育方法不科学。

在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提升家长素质和改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