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集体备课模式探究

2017-09-05 18:34杨敏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交流合作团队建设个性发展

杨敏

摘要:集体备课是教師备课常用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也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它将更有利于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公平,但是也给教学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从建设强大团队、优化备课环境、深入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集体备课模式的创新与转变,实现教师自我的发展与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团队建设;备课环境;交流合作;个性发展

2015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些政策无不反应了互联网+是当今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当然教育也不例外。其实早在几年前,随着慕课、微课、在线课堂等的兴起,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开启了。“互联网+”的推广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通过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使教师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互动,锻炼他们在网络上获取、筛选、传递、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备课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能够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在互联网强大的共享功能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打破地域的局限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破解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促进教育的公平化发展。

备课是教育无法绕开的环节,集体备课历来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教师的智慧,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集体备课的模式应该开展一场革新的转变。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创新集体备课的模式。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呢?它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集体备课是指教师通过电脑,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乃至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真正实现教师智慧、资源共享,是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高魏·开创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新模式J信息技术教育)。互联网+给了集体备课一个发展的机会,但是同时也给了集体备课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促进集体备课的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中面前的重要事件。

一、主题明确、分工合理、形式多样、事半功倍

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各方的信息,教师的集体备课教学不再“单打独斗”,那么集体备课甚至还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同时,互联网因其开放性的特完全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界限,尝试跨校、跨区域的集体备课模式。由于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观念、思维方法、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统一,各科点,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加上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制建设、监管技术等还不够完善,即使是作为老师有时也不容易辨别各类信息的优劣、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极易受到多元信息的引导错误行事。因此,集体备课首先要建立一个集体备课的团队,起到引领作用。集体备课的备课组长应该由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担任,负责备课主题的确定、任务的安排、人员的协调、纪律的维持等,在宏观上把握整个集体备课的进度和质量。

课堂教学虽然是要依据三维目标而定的,但是实际的备课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一般而言集体备课主要突破的是本节课的“学生不会的知识点”,因此备课组长需要综合各位成员的意见,确定本节备课的主题。比如在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这一框题时,“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是重点问题,学生也容易记忆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内容,做题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这次集体备课中,可以把这个知识点作为一个“重点”集中解决。这样在集体备课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集体备课的精准度。

信息技术下的集体备课就是要凝聚成员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备课组长需要根据各位老师的特点合理分工明确任务。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是由备课组各位老师单独备课,然后集体讨论再修改,最后形成新的教案。这种模式仅仅起到交流和完善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提高效率。信息技术下各方信息量大,靠每位老师自己筛选信息完成一节课是费时费力的,我们应该在“教师单独备课”这一环节中入手突破。备课组长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刚才确定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分别指什么?我国新阶段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是如何的?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完善这三个方面?……当进行了这样的挖掘后,备课组长把具体任务分配给相关老师;备课组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在群里上传每位老师提供的备课资料,围绕这些初备的材料进行在线集体讨论。而这个时候,备课组长需要注意的是适时引导教师的讨论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上面,而不是讨论材料的替换、具体的教学设计上,这样讨论才不会偏离主题、拖沓没有重点而陷入无序状态。

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讨论群内信息更新很快,加上教师观点的碰撞以及注意力的偏移,参与教师不容易在此抓住讨论的有效点,从而造成集体备课效果欠佳,因此备课组长需要安排一位教师记录讨论的重点内容。在讨论结束后,各位老师依据讨论记录的重点修改完善教学过程,从而使讨论真正有意义有成效。比如,在讲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知识点时,我们确定的备课主题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按照传统的思路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是选取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事例分析说明,比如凉茶文化、孝文化等等。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老师提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断层的现行:老一辈的人感慨现代人数典忘祖;现代人嘲笑老一辈人的迂腐封闭。那么老师可以由此得到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何不引导学生去探究断层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呢?那这时,集体备课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个讨论很容易会偏离主题,教师往往会讨论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或者对现代文明的不适应,那么就需要备课组长及时调整回讨论主题,同时负责记录的老师要记录相关教学方式的讨论要点。除了要讨论以何种教学方式呈现,教师还需要推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论证思路,因为教师在实际课堂中有必要介入到学生的发现反馈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论证过程。总之,此节备课交流的主题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教师需要通过情景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关系,最终需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共识:历史是我们的先辈们用血泪铸就的辉煌,今天是我们的先辈们所向往的美好;正是因为有了先辈创造的辉煌历史才会有今天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重温历史;正是因为今天的美好是先辈们所为之奋斗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当学生达成了这样的思想深度与共识的时候,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就显得那么自然而不生硬,此次集体备课的效果就显现了。endprint

当然,教师集体备课的主题也不一定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容上,可以是没有彻底解决的教学问题、实际课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成因、课堂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这写讨论有利于教师更真实地理解教学设计的利弊。备课组长还可以把集体设计的教案或者课件上传到网络上,供他人浏览,可以更充分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评价的标准,改变教师一直以来单一的自我评价模式,从而拓宽教师的思路,激活教师的灵感,提高备课的效率和成效。

二、激励产生动力,技术成就创新,习惯铸就品质

虽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集体备课有诸多优点,但是老师的接受程度普遍是不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给老师认为这种备课方式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无形中形成了压力,从心理上就产生了抵制。其实,信息技术条件下,集体备课的优点是不可抹杀的,我们除了要在思想上作好老师的工作,使其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集体备课的优点外,更需要从整个的备课环境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这个备课环境既指制度上的完善,也指信息技术工具手段的丰富。

利用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可以打破时间界限,除非某一重要内容规定时间到期研讨,大多数的备课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群内信息、发帖等进行,时间和地点可以由老师自由掌握,相对于利用零散时间完成个人任务与组内交流;科组还应该建立和规范信息技术条件下集体备课的相关制度,这种制度应该营造宽容、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而不是强迫式把集体备课作为衡量教师绩效的主要标准;同时还应该建立奖励制度,建立合理公平的考核制度,激发教师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要我备”到“我要备”的转变。

既然是信息技术与集体备课的结合,教师应该利用的网络社区平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等优点刚好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的缺陷,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互联网可以把你的触角伸向全世界,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一切我们所想学习的东西,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带动教师研修的深入、职业培训的发展等。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一个教师不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提高,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化教师。每一位教师应该具备这种借助网络主动求知的能力、借组网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自我提高的信息素养。同时,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网络技术支撑点,提供网络平台建设、教学资源、技术指导、信息培训等服务;还可以创建学校网址、网络备课社区、学科备课群、教师个人空间等虚拟社区。比如,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天河部落”,聚集了包括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很多的一线教师、教研员、大学教授等,他们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中学习交流切磋,共享知识、发展共同时间,集合集体智慧,最后实现自我知识的增长和自我素质的提高。

三、重交流、重个性,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引领、同伴互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通过专家“零距离”接触、了解自己存在问题,学习专家的先进经验,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得失,弥补不足,这样才能减少盲目与盲从,加速自身专业发展。“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发展不能独学而无友,不然会孤陋寡闻、止步不前。搭建同伴互助的平台,集思广益,在碰撞中明辨真理、在分享中提升自我。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集体备课很好地解决了“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这两个问题。

但是我们要注意集体备课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千篇一律”,不是简单地把集体备课的东西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集体备课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风格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集体备课别被人为僵化·胡玉龙·中国教育报,2013)。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交流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能够发生对话、倾听意见吗?或者是照搬照抄吗?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答学生的疑问,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明确学生的疑问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教会学生不会的东西。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在对话中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自我的思维弱点、知识盲区等;在倾听信息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筛选信息、追寻依据、思考问题、拓展思路,当我们最大地参与到网络对话中去,通过他人的经验与自我思维的深层碰撞,助推教学能力提高与发展,明确地知道“我要到哪里”、“我如何到那里”、“我下一步要去哪里”(约翰·哈迪《可见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集体备课的目的——通过交流而找到最好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实现“见贤思齐”的环境下“彰显自我”。因此,集体备课不是“拿来主义”,应该在交流中不断地学习、深度上不断挖掘、广度上继续开拓;只有“学而不厭”,才能“棋高一着”;集体备课不是“千篇一律”,教师个性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因此同一主题的教学设计在形式与表现上,甚至在事例的选取中都允许存在差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中国古老智慧早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集体备课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柳.中小学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实践研究[G].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马新立.小学教师集体备课中合作意识的缺失及培育探讨[G].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李瑾瑜.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2013

[4]张华.网络环境下城乡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模式研究[G].四川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合作团队建设个性发展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之我见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自主学习引领下的课堂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