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5 07:32吐拉克孜·玉苏甫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问题

吐拉克孜·玉苏甫

摘要:对于初中教学而言,语文的学习作为最基本的科目之一。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而言,课堂作为教学最关键的场所。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推广,虽然初中语文在课堂中的教学管理也获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就当下教学管理的情况来说,仍然有不少问题的存在。本文我将对新课程思想下,初中语文在课堂教学中的管理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及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在我国新课改的带动下,课堂教学正逐步的迈向价值和情感以及方法与过程,还有技能与理论三项结合的趋势,使课堂教学的重点得到了转移,让学校对同学们素质的教育逐渐的重视起来。新课改注重培养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兴趣,尽力的使传统教学中繁杂的内容得到改变,与生活实践进行贴合,将同学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得到了实现。但是,虽然初中语文在课堂中的教学管理获得了不小的成效,就建阶段的教学管理而言,仍然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值得教育者们关注。

一、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管理中凸显的一系列问题

1、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大多数老师都喜欢运用独断型的教学管理形式,就是所谓的课堂由老师做主。这就导致老师要对同学们以及整个课堂的控制进行全全负责,老师通常是利用创建以及强调课堂的规章制度来控制同学们的言行举止的。由此可见,许多老师就会把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行为的控制直接当做教学的管理,并且对同学们采取主控的管理形式。老师指定的规章制度一般都非常的严谨,并条条框框的非常具有约束性。这种独断型的管理注重要求以及规定,老师只能利用自己的权利对课堂的秩序进行维护,出現了什么情况只会采用责罚的态度,这种课堂管理,很难是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被带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交过变的很差。

2、课堂上偏于消极的教学氛围。所谓的课堂氛围,就是指在教学中同学们所表现出的情绪[1]。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心理的背景。课堂上,消极的氛围主要表现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纪律较差,注意力得不到集中,反应缓慢;老师不能很好的协调教学,与同学们达不到和谐的关系等问题。形成课堂氛围消极的原因可以分为:首先,老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其也是使课堂中教学管理受到制约的关键原因。其次,老师的个人涵养不够[2]。有的老师只是重视教材上的知识,一味的想让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提升,进而对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同学们人品的形成全都被忽视掉了。

3、仍然注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很多初中学校,在对课堂的教育而进行的评价的时候,背离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理论忽略实践,注重智力的忽视品德,无法使同学们得带全面的发展。现阶段的评价方式虽然已经逐渐的对教育性的教学给予相对的重视,但仍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单一的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教育过程的评价方式尤为突出,许多老师看重的知识同学们在知识领域中的变化,却对实践技能以及情感方面选择了忽视。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首先,由于老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其对同学们升学率的追求。其次,一味的注重同学们考试的成绩以及最终的评价,没有重视同学们能力的发展。最后,创新的评价方式匮乏可执行性[3]。

二、使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学管理得到提升的相关对策

1、使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随着新课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展开,不仅要求同学们将学习语文的方法进行转变,同时需要老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手法。在对老师的要求中,就需要老师应该迈出课堂,贴近自然和生活,贴近同学们的家庭,和同学们的生活相融合,将课堂上的科学环境转变为生活环境,还要从语文的教学走向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因此,老师需要对自身的知识领域进行不断的拓展,使自己在开展教学时拥有广阔的视野。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对其他知识进行了解。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必然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还应该对教学管理的方式有所掌握,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2、对课堂中教学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想课堂中教学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就要使课堂的气氛得到提升,科学的使用激励同学们的方法等等,使隐形的管理得到增强。课堂的氛围直接关系着同学们人格的发展以及学习时的效率,老师作为课堂上教学的组织者,就应该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的管理中,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老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将情感与精神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式,尽可能的使惩罚这种方式得到避免,多采用积极的激励方式,利用隐形的管理方式提升教学的管理水平。以情动情以及将心比心等都是隐形管理中主要的表现形式。

3、使语文课堂上的评价制度得到完善。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想使评价的制度得到完善,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课堂的教学中为同学们渗透关于完整的人相关的教育,注重良好评价环境的形成,其中要选择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以及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将课堂评价的工作进行细致的落实,使老师自身的价值积极性得以实现。在校领导对老师的管理中,要对老师的自我完善以及其对发展的认识进行注重的培训,使教学中融入新鲜的动力。将量化的考评作为基础,在其过程中兼顾终结以及过程的评价,并兼顾定量以及定性的评价结合的形式,用多元评价取代单一的评价,公平、公正、公开的使老师的工作得到反映,同时带动老师们对工作的自主性。由此可见,让可执行性的评价在新课改的教学中的得到实现,才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影响下,使课堂教学的重点得到了转移,让学校对同学们素质的教育逐渐的重视起来。虽然,初中语文在课堂中的教学管理获得了不小的成效,就建阶段的教学管理而言,仍然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学校应该使老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对课堂中教学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同时使语文课堂上的评价制度得到完善,让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学的管理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彭经国.班主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管理研究[J].亚太教育,2016,(25):37.

[2] 程霞.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以会宁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为例[J].才智,2016,(04):135.

[3] 李安.试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调控的要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124+5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问题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