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意义

2017-09-05 04:59宋威周会杰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宋威+周会杰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其实现自我剖析,完善自我的需要,更加是满足个人和社会更好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本文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并相应的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项目来源】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7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7-1132)

【中图分类号】G 455.7

【文献标志码】A

一、如今社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对未来无规划

根据调查,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没有规划,对自己的自身更是没有深入的了解,有些同学对自己目前所就读的专业不满意,没兴趣,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一部分同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实质上的作用,只乐于享受现在的玩乐生活。

(二)观念不端正,功利化现象严重

表现为部分青年极端在意个体职业的存在意义,其认为世界上的各种关系都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亲情也带有金钱的烙印。这种类型青年确信,金钱可以买到世界上所有的幸福。此种职业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宗旨作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背道而驰。突出了青年择业过程中的内在精神追求与外在功利取向的矛盾。

(三)缺少艰苦奋斗的美德与创新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精神也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如今,频频有媒体报道各种“官二代”“富二代”的负面新闻,这不断的瓦解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导致很多大学生幻想着付出很少的劳动就能得到很高的薪酬,使其日益懒散,不甘于奉献,遇到挫折就退缩,梦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未来,逐渐会被这个发展的社会淘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源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最新的能力,拥有最新的智慧,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有不断的力量源泉,不断的动力支撑,才能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打败困难与挫折,从而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道德基础

当代大学生一定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要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失去道德底线,最终会被这个日益发展的和谐社会所抛弃。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强力支撑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牢牢掌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确践行优秀精神的力量,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自己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体现出对于国家、社会的热爱和勇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高校,要见与之相对应的辅导员队伍,并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明一个准确的方向,根据大学生的专业进行相对应的一对一辅导。但辅导员要注意好知道方向,否则会事与愿违。

(二)加强高校体系的育人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个人意志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矛盾,同时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加强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的重要引导作用,调动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充分挖掘。

(三)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其他载体中的导向作用

1.在社团活动中积累大学生的职业理想

校园文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缩影,高校在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上,还要根据不同同学的实际需求与心理反应,将积累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活动中得到丰富的传承。高校要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影响学生,以此为媒介,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作用不断地渗透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2.建立职业生涯心理咨询室,解决大学生的疑惑

高校应该具备一支专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研究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以及能力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影响,更好的设定和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目标,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心理咨询培训,让其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备足够的职业生涯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辅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家进行职业体验

職业生涯规划是以未来的职业实践为目的的,这就明确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第一,每个专业可以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第二,鼓励大学生参与兼职工作,通过兼职接触到一些职业,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第三,高校邀请对应专业的成功人士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分享,举办交流会,让在校的大学生能够有所借鉴。总之,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外或校内的一些实践活动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自身对职业的理性思考,理性选择,更是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对于社会所需要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4.开发网络辅导平台,通过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现在社会的网络技术可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很好的平台,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中不良观念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诱惑。高校可以会根据专业特点,开发适合对应专业的网络辅导课程以及自学软件,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对应的学习。在此平台上,学生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晓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

[2]李海滨,路卫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职业价值观的塑造.人民论坛,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