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2017-09-06 01:53陈艳茹郑志刚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相关研究智慧城市建设

陈艳茹 郑志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不断地发展,传统城市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新型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以来,建设这种以信息连接系统为主体的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城市成為了传统城市进化的必然选择。新型智慧型城市就是通过信息手段,将组成城市的系统高效地串联到一起,形成的更加智能,便捷的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后,各个国家都相继开始筹划建设试点城市。目前,我国多个地区也已经开始建立智慧城市试点,启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内涵及特征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加深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管理和对信息的处理,实现全面网络化、产业高端化和高端智能化,实现对城市的高效控制就是智慧城市。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慧城市需要运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营造健康积极的运营环境;第二,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高效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结合物的智能和人的智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三,建设智慧城市要积极借鉴外来经验,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实现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教育和智慧环保以及智慧旅游等领域的高效应用;第四,为实现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感、幸福感、和谐感,智慧城市侧重于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三)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感知化、智能化和互联化是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其存在宽带经济、知识劳动力、广泛整合、协同运行和激励创新5个特征。

二、新型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

新型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通过对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概念不清的问题

新型智慧城市在我国刚刚兴起,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没有典型作为参考。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有些城市政府部门会出现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的情况,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内容散乱,不能切中要害,导致智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各部门进展不协调。目前我国也缺乏相关方面的人才,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时,基本由各方面擅长人员独自规划各自方向,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初期考虑不全,出现漏洞,各部门联结出现障碍。这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就出现路线方面的偏差,不利于后期各项建设程序的合理开展。

(二)经济支持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庞大,结构复杂,由多个环节组成,需要各部门联合行动。每一个部分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资金的来源也成为阻碍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如果靠政府单一出资,会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也是一般地区政府无法负担承受的。而且政府出资流程复杂,审批通常需要一定时间,不利于工程建设如期进行。如果允许民间资本介入,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例如,民间资本以何种形式参与,资金使用如何进行监管,获取利益后企业与政府如何分配资源与利润,这些也是需要充分仔细考虑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安全性的考虑

智慧城市的建立依赖于庞大的数据信息,通过科技手段,将各系统的内容整合可方便为市民服务。经过整合的信息关系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身份证号或者手机号码便可查询到购房、购车、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这些汇总的信息包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会采用各种手段窃取这些数据。因此,如何能保障这些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丢失和被恶意盗取也是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技术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处理和智能电子设备研发等。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的技术问题,原始的技术手段不可能满足城市建设的所有需求。经常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鉴,这就需要科技人员针对不同的问题,研发出相应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能够吸引各方面人才聚集,是否能够组建这样优秀的科技团队,也会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

三、“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及建议

2015年,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能力类指标和成效类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若干二级指标评价要素。2015到2020年通过试评价工作逐步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我们不难发现智慧城市治理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构建城市治理体制,推动多方参与治理,强调协调、统筹。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引导和协调作用,一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培育市场;二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素质和生活能力及技能;三是引导建立城市级的智慧产业集群,形成智慧型城市产业圈或者产业带;四是通过国家财政直接投资,发展智慧产业,或者是通过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方向;五是在国际间的竞争中承担保护本地技术的责任,为城市内各要素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大对智慧基础设施的相关投入,公众广泛参与智慧城市的规划制定、审议、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充分发挥公众的智慧。

(二)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以多元化投资或者融资渠道,增加城市公共资源的投资和投入。在必要时候,对于一些原本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引导非政府力量,如第三组织等,共建共享城市重大功能平台,包括:以国资国企为主、市场化企业为辅,共同承担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功能开发等职能,更好调动参与者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轻以往由政府一手包办的尴尬局面。

结束语

今后,智能建筑的数量会逐渐增多,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也会广泛应用,建筑物受到雷击的概率会大量增加,制定出与之匹配的防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对建筑物的雷电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气象、电气、建筑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需要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为智能建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军兵.高层智能建筑及其弱电系统防雷论述[J].门窗,2012(5):80-82.

[2]毛予晖,沈丛军,刘瑛.防雷接地引起的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89-290.

[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关研究智慧城市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相关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