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

2017-09-07 02:08龚一峰
关键词:中小企业高校

龚一峰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逐渐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的约束,探索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在产学研方面不断进行深度合作和创新,以期进一步提升双方科研创新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校企产学研合作推进过程中还遇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以更好地拓宽合作空间,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共赢。论文对当前高校与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全面论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universities gradually brake the constraint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explor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e sysem with enterprise, continue to carry out in-depth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research,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ealiz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better broaden the cooperation space,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nvergence and resource sharing between the two, and ultimately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高校;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8-0083-02

1 引言

近年來,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很多高校和中小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在培训、科研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期进行资源的有效融合对接,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2 产学研合作基本内涵论述

2.1 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出背景

产学研合作理念是由英国著名学者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来的,随后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理念。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引入产学研合作理念,主要是在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之间进行探索。一方面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科研开发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和实现技术创造和转化的使命。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高校对科研成果和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通过与企业合作,更好地进行科研成果应用和创新,从而提高其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水平。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近年来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加上资金、技术、人才储备和力量相对薄弱,需要高校人才支撑和科研成果支持[1]。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双方需求一致性和发展共性,高校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渐入佳境,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模式。

2.2 产学研合作的定义

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或者创新,企业一般提供资金支持,高校提供知识和设备支撑的一种现代化合作模式。

2.3 产学研合作对高校与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这种共担风险、共享资源和利益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人才知识转化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长远发展。高校与中小企业之前进行产学研合作,能够进一步弥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弱势,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于高校而言,能够利用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加大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领域转化,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可以说高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中小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撑和技术改进建议,双方共同促进,互相影响[2]。

3 当前高校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遇到的阻力

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实践调研总结可知,两者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阻力,影响高校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和融合。主要原因有:

第一,高校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存在差异,影响深度融合。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中小企业要有这方面的科研需求,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现有的技术、资源和科研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所以寻求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以解决企业发展困境和科研难题,从而开发出更高端的技术和方法指导企业运营。而在高校,其发展目标主要是提高科研成果数量,所以对理论科研成果比较重视,对于成果具体应用、转化情况探索很少,甚至很多科研成果可操作性不强、可转化空间不大。高校追求科研数量与中小企业追求科研成果转化率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合作进展缓慢,空间发展不够。endprint

第二,高校与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认识上存在差异。高校认为自身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所以比较注重形象和声誉,更喜欢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对于中小企业主动合作积极性不够。中小企业往往比较重视经济效益,缺少战略发展规划和判断,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积极意义认识不够,加上资金能力有限,产学研合作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益,所以合作意识不强。

第三,高校和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顺畅的交流沟通平台。高校和中小企业都具有各自的属性和特点,在进行科研合作时,双方之间没有建立无缝隙的沟通交流机制,信息不能全面共享,企业不了解高校的科研成果动向,高校也没有掌握企业实际需求,所以两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合作难度加大。

4 推进高校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从长远角度看,高校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是一个正面的有显性功能和价值的重要发展路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两者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从而提高合作的持久性、长期性和效果,进而实现良好对接[3]。具体措施有:

第一,中小企业应转变观念,主动寻求与高校合作的机会,并提供必要的全面的资源支撑。产学研合作惠及的是企业自身,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进行产学研合作对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要树立战略发展目标。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且获得主动优势,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科研创新,探索更多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新成果、新理念、新方法,所以中小企业要善于“借势”和借力,通过寻求与高校合作,获取高校优秀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掌握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更好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当然在产学研合作具体模式上,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和发展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如果企业在发展初期,规模小,技术水平薄弱,企业可以采取委托开发、技术转让等方式与高校进行合作;如果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大,合作开发能力有进一步拓展空间,企业也可以与高校开发技术研究团队,从而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第二,高校应摆正姿态,提高对技术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认识。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相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將逐渐从重数量向重转化和应用方向发展,所以高校要及时转变观念,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积极主动寻求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了解中小企业的需求,将研发成果与企业共享,共同开发,提高科研成果理论转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才交流和高校发展。

第三,政府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制定各项鼓励政策为高校与中小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提供环境支撑和政策扶持,一方面制定具体的发展合作规划,明确基本要求和规则,另一方面对合作项目通过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手段,提高合作积极性,同时要对科研成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和空间[4]。

第四,探索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但是单靠中小企业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阻力和困难,所以还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提供支持,比如资金不足、开发风险较大的科研项目的实施推进等,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合作机制或者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等,从而更好地挖掘、转化和评估科研成果,使其在社会中得到有效应用,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总之,高校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双方要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正确分析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求有效的方式获得支持和帮助,从而拓展合作空间,促进彼此共赢,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提供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伟捷.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对策研究[J]. 商,2016(31):77.

【2】赵剑冬,吴天生.广东高校产学研组织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119-123+180.

【3】王琳,王新媛,巩莹莹,等.促进高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5(02):61-64.

【4】戚志林,李文华,刘洪.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地方特色略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3-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高校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