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7-09-07 10:46邓凌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邓凌峰

[摘 要] 在互联网+的新浪潮下,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基础的财务核算逐渐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这一变化要求重塑会计人才结构,驱动新型会计人才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前线,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复合型会计人才模式的构建。基础会计学作为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行业变革的特点,探讨了基础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基础会计学教学效果,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111

[中图分类号] F230-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7- 0231- 02

0 引 言

在“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的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会计信息传递更为高效、经济,会计行业的巨大的变革对会计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紧跟国家战略变化,为培养“懂核算、会管理、擅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经济环境需求。基础会计学作为财会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课内实践掌握会计的基本循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文探讨了现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课程改革的建议。

1 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财务核算已逐渐由人工智能取代,由最初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的广泛推行,ERP技术的整合,再到融合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可见会计人才的转型迫在眉睫。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会计技术的信息化和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

1.1 会计技术的信息化

信息时代的发展催生了新型支付方式,纸质原始凭证已逐渐被电子媒介、电子凭证取代,会计基础核算方式由手工记账逐步转换到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ERP软件,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较好地解决了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各部门数据的平台共享加强了合作意识。以计算机软件为载体,云计算、云平台、大数据的多样化处理终端的运用提升了办公效率,简化了会计处理程序。

1.2 会计人才需求变化

由于会计技术的信息化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会计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电子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企业对基础财务核算人才的需求大幅度降低,企业更需要的是“重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核算技能外,会计人员还需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与会计数据分析处理融合,成为互联网+财会人才。

2 高校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不明确,对有些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而言,本应培养的是以综合应用为重点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较快适应财务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但在课程设置上出现偏差,倾向于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技能为辅,并未跟上互联网+时代下对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的需求,原有的课程设置中注重基本会计核算,且理论课时远远多于实验课时,无法适应市场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

2.2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基本理论课,要把基本理论跟经济业务联系起来讲通讲透只靠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是很枯燥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讲授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章节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PPT的形式,通过看图片而不看实物的方法让学生迅速掌握账务处理程序,这无疑是强人所难。一些老师认为增添了几个公司名称和数据的例题就叫作案例教学,而忽略了案例的实际借鉴性、及时性以及是否适用于我国国情,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没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2.3 教学内容脱离实务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讲授内容抑或是教材的内容千篇一律,老旧过时,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院校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作为基础会计学的指定教材,以考试为导向,缺乏对本课程的整体认识,在课时分配上,以手工记账时期会计循环的流程为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财务报表编制、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一带而过,忽略了互联网时代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4 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会计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时安排较少,与理论课时相比不成比例。学生学习了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后,由于实践课时较少或者形同虚设,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低,对基础会计循环概念模糊,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些高校经费紧张导致实验环节难以开展,例如财务软件、实验室。实习基地未建设好,与校外企业合作协议未签订等情况,不具备基本实验条件,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3 互联网+时代下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明確教学目标

互联网+时代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重核算、轻管理”变成了“重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求财会人员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核算技能外,还需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与会计数据分析处理融合,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的岗位需求,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性思维提升综合素质,成为互联网+财会人才。

3.2 多元化教学方法

作为财会专业的基础课,基础会计学同时具备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驱动法,参考网络课程慕课等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将一味的学生被动听课、缺乏自主思考的模式逐渐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分析,将“教”与“做”有机结合,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会计学涉及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场景模拟,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解决实践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会计证的取消,国家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从基础核算上升到“重管理,懂技术”,根据互联网时代对人才需求的不同更新授课内容,适时更换教材,更新授课内容,加强本课程的内部设计逻辑性,紧跟时代热点。在教学内容上,拓宽课程思维广度,将实践中简单的经济法、税法、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等内容与基础会计学章节有机结合,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加综合性教学和实验内容。

3.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进行培养方案修订时,合理安排好基础会计学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增加实践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外,重视实验室建设,提升硬件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资金,以建设功能齐全、与其他课程协调有序的实验室为目标。重视学校与企业的亲密合作,通过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建立稳定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定期邀请校外专家给学生就会计实务方面进行授课,巩固学生所学课本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4 结 语

在互联网+的新浪潮下,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基础的财务核算逐渐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这一变化要求重塑会计人才结构,驱动新型会计人才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前线,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复合型会计人才模式的构建。基础会计学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促进适应形势变化的财会人才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宋迎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微课程探讨[J].商业会计,2013(20):119-120.

[2]应益华.互联网时代会计目标及职能重构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索[J].商业会计,2016(4):111-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