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及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017-09-08 06:12张文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机遇挑战

张文杰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日益兴起,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要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就要转变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抢抓行业发展先机,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不足,深入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与挑战,进而指出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道路上面临的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机遇;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它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它的特点如下:

(一)成本低

资金供求双方借助互联网金融模式完成金融服务的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从而可以大大削减传统金融模式设营业网点的资金和运营成本的投入。消费者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这不仅大大削弱了传统金融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而且让金融服务变得既省时又省力。

(二)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服务通过计算机的快速处理,实现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这不仅提高了业务处理速度,减少了客户等待时间,而且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比如:阿里小贷通过对其电商信用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开发了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使得商户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成为真正流水化作业的“信贷工厂”。

(三)覆盖广

用户通过借助互联网金融模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寻找适合的金融服务和金融资源。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多为小微企业,有效的覆盖了传统金融业的部分服务盲区,大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控制较弱

互联网金融仅依靠自有的信用数据进行风险甄别,没有获取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权威数据,没有实现同业间的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也没有形成商业银行较为完善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导致各类风险问题频发,比如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因风控问题倒置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

(二)监管法规不完善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虽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监管和法律约束尚未健全,准入门槛较低,也没有专业的行业规范,使得整个行业面临众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三)信用风险较大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信用体系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较低的违约成本和不健全的法律规范,致使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的风险问题频出。

三、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

(一)对支付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颠覆支付,目前来看支付宝和微信几乎占据了第三方支付90%的市场,商业银行除了线下支付和POS刷卡,其他支付通道已经几乎被互联网支付蚕食。互联网金融支付和传统银行支付的最大差别在于互联网金融支付是在有了场景之后,为了适配场景而做支付,所以互联网金融支付做的很长久,因为场景不断在变,而互联网支付跟着场景在变。银行不是一个贸易场景或交易场景的创造者,而只是一个被动的适应着,所以银行的支付就显得创新乏力,也因此在支付领域银行几乎是全线溃败。

10年前我们的信用卡账单,会显示各种各样的消费的场所,但是现在我们的信用卡账单最多的消费场所是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财付通(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其实消费者买了什么东西,做了什么事,银行完全不知道,只有支付宝和财付通才知道。银行系统的支付已经很大程度上被通道化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没有完全通道化,还有一些场景没有被覆盖,所以银行还有机会的。

(二)对大數据征信与贷款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大数据,它颠覆的是银行的授信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蚂蚁金服2007-2008年时开始试点推出蚂蚁微贷,2009年时已经做得比较成熟。它的贷款是全流程自动化,无抵押,无担保的线上审批。它的场景是假设有一个商户在阿里巴巴的内贸平台上进货,在淘宝网上在分销,蚂蚁金服的阿里小贷就会根据商户在淘宝上的年销售量和在阿里巴巴上的年采购量对客户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经过相应的计算后,综合评估出一个额度(大概是销售量的15%左右),给商户一定的授信,这个授信是完全免抵押,免担保的,利率每月0.7%-0.8%之间,计息方式是全额计息。

但现在的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大数据征信多数是把能获取的数据放在一起分析一下,而这些征信结果却不一定准确。所以在这个领域银行跟互联网金融公司基本上在统一起跑线上,谁也不落后,谁也不领先。

(三)网络贷款(P2P)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第三个影响就是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这种形态起源于银行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过渡,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它可以使有资金需求的一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它曾让银行脱媒,存款流失,但是P2P这种形态天生就存在不足,没有一家P2P公司可以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上浮50%的水平借到钱,即使这个业态能最终保存下来,它也只能作为商业银行融资的一个补充而已。

(四)众筹融资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第四个影响众筹融资,它颠覆的是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因为众筹融资做的是股权融资,属于直接融资方式,而我国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是间接融资,虽然目前监管体系还没形成,整个行业发展还不是很顺畅,但是,众筹融资作为我国的企业融资结构一个很好的补充,仍有很好的前景。endprint

(五)数字货币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第五个影响数字货币,德国政府于2013年8月19日,正式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地位,成为全球首个认可比特币的国家,在德国比特币可用于缴税或其他合法用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出现,比其他任何互联网金融形式都更具颠覆性。这意味着比特币开始从极客的玩物,走入大众的视线。目前比特币炒得火热,但同样也跌得很惨烈。无论怎样,它使的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最终的形态就是互联网货币。

四、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机会

在互联网咄咄逼人的态势下,商业银行虽然面临来自互联网金融的种种挑战,但仍存在很多新机会,如在区块连技术、物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BANK3.0等四个领域,互联网金融公司跟商业银行都一样,都是零起步,处在探索阶段。

(一)区块连技术

区块连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可能给银行带来一种全新的账户体系,在这个账户体系中的所有用户都会对账户改变进行备份。这样所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防止电信诈骗,因为在这个体系下,每一次的转账都需要全网其他账户的认可,即使出现电信诈骗业可以在全网进行追溯,并且可以实现最快止付。它所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好是可以防止賴账,因为在这个体系下只有得到全网51%的用户同意,才可以赖账。

(二)物联网金融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万物的连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日常使用物品的物品属性与价值属性可以有机结合,实现各个专业的、孤立的物联网之间共享服务,从而更加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真正“大数据”的基础,它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

(三)产业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而催生了专业银行的出现,它是针对某一产业或专业领域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因为现在一个产业几乎就可以养活一个银行。

(四)BANK3.0

在这个阶段,银行不再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而是触手可及随时随地可以提供的一种服务,目前来看移动银行是实现BANK3.0的最佳落地的载体,但是在做移动银行创新和移动银行体验的时候,需要更多的重视新一代的年轻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07-18.

[2]国务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3]互联网金融六大发展模式.中国电子银行.

[4]互联网金融真正目标是颠覆央行.搜狐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