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

2017-09-08 01:32刘华鹏陈明吴小虎陈庆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工成本薪酬激励电力企业

刘华鹏+陈明+吴小虎+陈庆

摘要:如何管控人工成本,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强化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根据各业务模块特点,结合利润同比变化情况确定不同区域的策略,达到提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

关键词:电力企业;薪酬激励;人工成本

一、管理理念与策略

将全口径各类用工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划分四个区间(双低区、警戒区、良性区、双高区),根据所处区间、当年度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同比变化情况,分别设置工资总额的上下“两条”调控线,结合工资计划分配模型,确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向和限值,实现对工资总额计划测算结果的修正和优化。

划分的四个区间,以人均人工成本指数(人均人工成本与当地社平工资比值)为横轴,以人工成本综合效率指数(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劳动分配率的折算值)为纵轴,根据人均人工成本指数和人工成本综合效率水平中位值,建立四个分区,形成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的分布区间图。处于良性区代表低投入、高产出,双低区代表低投入、低产出,双高区代表高投入、高产出,警戒区代表高投入、低产出。

按照设定的调控上线、下线,对依据工资总额核定模型测算的工资总额计划进行修正,进一步引导提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

二、主要措施

1.每季度初,由市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收集全口径(市公司本部及集体企业、县公司及集体企业长期职工、主业劳务派遣用工、农电用工、集体工、集体企业聘用职工、集体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业务外包用工)人员人工成本数据和利润指标等数据。

2.市公司人资部成立由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发展策划部相关人员组成的数据审核分析小组,主要对收集的全口径人工成本及利润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判断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对存在疑义的数据进行逐一核实,对错误数据要求重新收集。

3.审核完成后,由数据审核分析小组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以用工性质建立不同的数据分析模型。在职职工单独进行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农电用工、集体工、集体企业聘用职工、集体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业务外包用工根据业务模块进行分析。

4.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每个分析模型单独计算人均人工成本指数、人工综合效率指数,将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划分为四个分布区(良性区、雙低区、双高区、警戒区)。良性区代表低投入、高产出,双低区代表低投入、低产出,双高区代表高投入、高产出,警戒区代表高投入、低产出。

5.根据收集的利润数据,依据业务模块分析各业务模块利润同比变化情况。

6.根据各业务模块利润同比变化情况,结合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四个分布区划分,确定各模块人工成本调控上线、下线。

7.根据各类用工人员年度人工成本总控计划,结合上一季度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和各区间调控上线、下线情况,对各类用工人员季度人工成本计划进行修正。

8.根据修正后的季度人工成本计划,重新下达全口径各类用工人员季度人工成本管控计划,并对人工成本管控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对计划管控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9.结合数据分析,对比各类用工人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同比变化情况,评估人工成本管理成效,分析管理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

10.根据人工成本管理成效评估,结合各类用工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提出劳动用工优化建议。对于主业处于警戒区的业务,可逐步探索转业务外包用工模式来降低人工成本;对集体企业处于警戒区的业务,可通过关停、改组等方式进行调整。

11.根据年度人工成本管理成效评估、分析,制定下年度人工成本管控计划,并针对性制定具体人工成本管控策略。

三、主要成效

1.收入分配更合理,员工满意度提升

通过强化人工成本管理,合理拉开各层级员工收入差距,彻底改变了以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公司通过不记名答卷的方式,调查满意度。经统计,对四区间人工成本管理的满意度为86%,满意度较实施前有较大提升。

2.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动力

以“四区间”为核心的人工成本管理充分体现了公司“收入向一线岗位倾斜”的管理理念,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争着干”的转变,企业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地,员工素质、技能和岗位胜任力得到显著提升。

3.企业经营业绩上升和形象提升

实践表明,“四区间”人工成本管理有效促进企业经营业绩上升。2016年,公司完成全口径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6.11%;全口径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降损成效显著。公司系统员工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工作作风和岗位业绩有了显著提升。

结语

如何有效管控成本,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只有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与引导作用,通过薪酬激励与人工成本调控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才能有效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在人工成本管控上还将继续探索,全面完善人工成本管控机制。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工成本薪酬激励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措施探究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