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8 19:23郝箐雯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郝箐雯

摘要: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作为能够显示企业环境成本,披露企业环境现状的环境会计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会计界的重视。我国尚处于环境会计的初级探索阶段,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本文首先对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环境会计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环境保护也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开始寻求一种方式来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环境会计就应运而生。如今我国还存在着许多環境问题。

一、我国环境会计现状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分支。目前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理论体系还未形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开始陆续展现在人们面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依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等战略方针来加强社会各行各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奠定了环境会计发展的基础。通过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境会计。尤其是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已经将环境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会计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实际应用中已有初步成效。

二、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环境会计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已经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有关企业环境会计的法规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在环境会计核算方面都是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来实施的。所以,我国在环境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大欠缺。因为没有强制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进行约束,而我国企业又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想让企业牺牲经济利益来保护生态环境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因此,我国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环境会计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环境保护和实施环境会计的积极性。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环境会计和传统会计一样,都需要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向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披露企业环境活动方面的相关信息。但是由于我国并没有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形式制定出统一的规定,这导致企业不愿意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或是选择性披露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环境会计信息,影响了环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企业管理者环保意识需要增强

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未形成环境保护责任理念,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绝大部分企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实际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置之不理。尤其是一些高污染企业,节能减排意识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较大。近年来,我国虽然一直在大力宣传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仍普遍较弱,这就导致企业在做出因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社会公众舆论压力缺乏,不利于推动环境会计在企业中更好地发展。

4.环境会计相关专业人才缺乏

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不同,环境会计不仅需要传统会计学知识作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对环境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目前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需要用到多门学科的知识,而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往往只具备单一的传统会计知识,对环境学和可持续发展学等学科并没有很多了解。这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对于环境会计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同时会使环境会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中并没有设置环境会计这个学科,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的仍是传统会计的相关知识。因此,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只是对传统会计知识掌握熟练,而对环境会计知识所知甚少,这势必无法顺应环境会计快速发展的趋势,也无法培养出我国经济、环境发展所需的环境会计人才,更无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环境会计核算。

三、解决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健全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多部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关于环境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却少之又少。如果想让环境会计在我国更好地推行,就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可以向欧美一些在环境会计方面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学习一些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强制性来约束企业的行为,明确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此外,有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法律法规的应有作用,对因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危害生态环境行为的企业,应严肃处理,加大惩罚力度,让法律真正发挥其效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目前尚不完善,没有一个统一的环境会计披露制度,一些企业可能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只披露对自己经济利益发展有利的环境会计信息。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立统一的指标,对应披露的项目和形式进行规定。同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想象影响较大,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先从高污染企业逐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制度,推动环境会计开始试点,让他们先累积经验,总结教训,然后逐步向全国其他大中小企业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

3.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不足,他们盲目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重视环境会计在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endprint

因此,应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管理者应定期展开培训,让他们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使其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该让企业管理者充分意识到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就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企業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环境会计系统,并主动在企业内推广环境会计,施行环境会计。此外,国家也应大力宣战环境保护,使更多的社会公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给企业一定的舆论压力,更好的督促企业施行环境会计。

4.培养环境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

(1)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中,只开设了传统会计专业,并没有设置环境会计相关学科。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大多是传统会计基础知识,对于环境会计并不甚了解。而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企业会计人员的后备军,因为在学校只系统学习了传统会计知识,进入企业工作后不能很好地完成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工作。高校应当改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我国高等院校环境会计教育体系。高等院校应设立环境会计专业,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习传统会计基础知识,还应学习环境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学科,培养出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进入企业工作后也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高校还可以从企业邀请环境会计核算人员定期来学校开展讲座,讲授在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工作时实际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而企业的会计人员大多数是学习传统会计出身,在企业从事的也大都是传统会计核算工作,要想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核算能力,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后续教育。首先,要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次要对他们进行知识更新,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他们定期进行环境学和环境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完善他们的理论知识学习。还应该定期邀请专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人才对会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让会计人员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进行环境会计核算工作。对于环境会计知识的定期培训,企业应设立考核制度,每次培训结束应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让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更好的督促会计人员学习环境会计相关知识。

结语

国家、政府和企业都应该重视环境会计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向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制定出统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培养出更多的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合力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使我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芦雨萌,李忠元.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及其发展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5(06)

[2]汪梦奇.我国环境会计实施障碍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