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贵州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2017-09-08 04:48黄敏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对策

黄敏

摘要:近年来,贵州的旅游经济顺势而起,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全域旅游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它将整个区域的所有产业资源都进行合理有效的重组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提升区域经济的一种战略理念。本文从全域旅游对贵州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全域旅游;贵州旅游经济;对策

自2008年全域旅游的概念出现,到2016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将“全域旅游”内涵化并定位旅游行业的发展战略,再到全域旅游在各大旅游省份纷纷实践,已经成为旅游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一、全域旅游及贵州旅游经济概况

根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解释,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贵州省在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下,积极推进全域旅游,依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利用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大交通、大公园、大品牌六大优势,贵州省旅游经济呈现井喷式发展。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3.76亿人次,同比增长17.10%;旅游总收入实现3512.82亿元,同比增长21.30%。2016年,全省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并在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带动下,贵州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三。

二、贵州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省结合自身的六大优势和发展实际,提出了“六全理念”的全域旅游即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

全景式全季节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体现全域,例如首批进入名单的花溪区,将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天河潭等景区提升改造,构建了“一核、一轴、四组团”规划布局,将分散景点和美丽乡村点串成项链。

全产业发展则体现为旅游+,除传统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之外,贵州省的旅游+充分展现贵州特色,例如旅游+交通:长达153公里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配套建设168公里的自行车赛道,形成了低空飞行、汽车房车露营地等旅游新业态。全域旅游实现了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让更多的人分享旅游业成果和旅游的快乐。

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则调动了社会各大主体,共同参与到旅游服务与管理过程中来。例如黄果树景区旅游法庭、旅游警察的出现,一旦存在旅游纠纷,能够第一时间在事发现场进行调解和处理,凸显效率性和真实性。旅游热线12306及贵州旅游在线平台,也进一步丰富了全域旅游管理,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全域旅游中来,分享全域旅游所带来的成果。

三、全域旅游视角里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1.全景式打造全域旅游,门票经济需要进一步弱化

以黄果树+荔波+西江旅游线路产品为例,黄果树门票含电瓶车230元;荔波大小七孔含电瓶车215元;西江门票含电瓶车120元。门票共花费565元,加上進入贵州的大交通(飞机票、高铁票)成本一般就2000元以上,再加上组团社利润,因此很多省外游客认为贵州旅游比出国还贵。针对这样的现状,应逐步弱化门票经济,不再依赖门票作为旅游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应从全产业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开发种类多样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强游客的体验经济。

2.全季节体验,尤其是淡季,加强新产品开发和营销力度

在旅游淡季通过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休闲等全产业模式,引导旅游者消费。并进一步配合《国民休闲纲要》从政府宏观调控层面,调整休假时段,解决淡旺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贵州主要依赖的资源为山水,而冬季旅游就成为一个制约点,亟需开发创新冬季旅游产品,例如温泉养生旅游。贵州富有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成为温泉大力发展“温泉+”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引领国民旅游休闲度假新生活方式。

3.着力培养并壮大市场主体

全域旅游需要实力雄厚的旅游集团化企业进行旅游项目的整体规划与运营。但目前贵州较成熟的仅有贵旅集团和安顺黄果树旅游有限公司,可以进一步培育梵净山、赤水、百里杜鹃等基础较好的旅游企业,全面盘活政商学民旅游经济主体,扶持大众创业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

4.进一步扩大旅游域,建立超越行政边界的跨区域旅游运行方式

区域大旅游需要各旅游目的地从更高的层面,用发展的眼光,并结合各自旅游要素与产业优势,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跨区域旅游。例如面向自驾车旅游爱好者的一条线路川黔滇藏,在完善各旅游目的地“点”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点之间的顺畅通达,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设施体系,尤其是跨区域的旅游咨询服务,旅游集散地建设等围绕旅游者的全部消费行为与过程。

5.贵州省旅游产业背后的产业融合与交叉提升贵州旅游经济

旅游产业所涵盖的行业非常广泛,明显的为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在六要素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隐形产业,如地方农业、林业、装备制造业等。全域旅游的产业融合是指通过产业交叉融合构建新的产业经济形态。例如贵州茶业,通过茶庄园形式,引领茶旅升级,通过采茶、炒茶、制茶过程的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产品;例如贵州的山地旅游中凸显的房车营地,帐篷营地,同时又带动制造业,形成以旅游为核心新的产业集群。

总结

旅游产业所依赖的传统的旅游六要素,进一步向高端旅游消费方向升级改造;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需要整个社会相关行业、各大主体、各个环节共同协作来共同推进。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通过全域旅游补齐短板,合理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竞争,让贵州旅游实现质的飞跃,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