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支持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7-09-09 13:21黄俊俊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4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

黄俊俊

摘要: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发展中形成的的经典种类,目前已成为商业银行提高资金流动性与安全性水平的重要工具,因此文章主要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开,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支持以及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完善商业银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支持证券;信贷资产证券化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其最初目的就是为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金融创新,目前国际上较统一的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义为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流动性低但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重组,并用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的信用为支持发行债券并向筹资人筹集资金的过程。在国际上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指的是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的证券化。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Greenbaum和Thakor(1987)、Hess和 Smith(1988)均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融资工具种类的选择,还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效率,并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Hugh Thomas(2004)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验证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效果很好。Raupach和Pritsker(2007)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主要受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质量影响,并且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转移的多少。Nikolova、Sergeev & Omelianenko(2014)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仅能够降低银行风险,还能通过后续的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

(二) 国内研究现状

李曜(2001)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收益,认为还需要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会计、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解决商业银行的坏账。叶德磊(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存贷资产期限错配的矛盾,还具有能降低资产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作用。李景欣(2008)认为我国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张小东(2015)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既作为原始权益人拥有信贷资产,又作为机构投资者承担部分风险,因此信贷资产的风险没有真正分散,而是在整个银行的系统内转移。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支持

我国最早对资产证券化探索的案例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海南三亚对房地产的开发,由于过程中缺乏政府的指导与推动,且缺乏信用评级与信用增级的运用,故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首次运作并没有那么成功,随后经调整在1996~1998年间的珠海大道、中集集团和中远集团的离岸证券化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2004年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在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宁波工行的不良债券证券化业务的开展以及同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才正式拉开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序幕。

2005年4月20日,银监会出台《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中主要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并就交易中涉及的发起机构、受托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资金保管机构以及投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规定,从而规范了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是保证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常运作、维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重要举措。同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会计核算以及相关报表的数据处理方面指明了方法,同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就受托机构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前后的信息披露内容、时间做了规范要求,同年11月银监会相继发布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就2005年出台的诸多政策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资产证券化基本的操作规范做了具体要求,因此2005年也被称作“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

2006年2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就交易各方在印花税以及所得税等方面的税收政策做了指导,同年8月银监会颁布《关于信贷投资公司開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创新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使得不同的特殊目的信托公司都能向持有人发行受益凭证。由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被叫停,通过国家的调整与改革,在2012年重启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并将试点规模确定为500亿元,初步起了一定的成效,国务院常务会议在2013年8月出台《关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该决定进一步扩大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规模,也使得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大幅度增长,2014年11月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这意味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资格开始实施备案制,即直接在产品发行前进行备案登记即可。2015年1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在我国的实质性启动,同年5月,国务院新增5000亿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同年11月资产证券化交易商协会在北京成立,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中债资信在2017年1月25日发布的《银行间市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2016年市场运行报告》表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机构范围不断扩大,并预计未来入池的消费贷款类型和微小企业贷款也会不断扩大,且2017年4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年会也就如何更好的运用资产证券化才能有助于经济发展做了详细探讨。endprint

正是由于国家颁布的这些法律法规的支持,保证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因此随着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从而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在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效果显著的成就,对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增强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多数是流动性不强的企业或个人贷款,通过资产池的组建能将这些资产转变成证券发行出去吸收投资者投资,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水平与使用效率。

(二)增加商业银行收入来源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管理技能、营销网点的选择以及收付系统的设计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且商业银行能够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咨询服务与售后服务来提高收入水平,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拥有的信息优势与良好的信用等资源能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并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三)降低资产与负债的错配比率

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资金主要的去向是放贷,银行通过存贷款利差获得主要收入来源,且存贷期限与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匹配的,如果银行用持有的短期负债来支撑长期贷款,就会出现资产与负债错配的现象,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把缺乏流动性的贷款转化成流动的证券吸收投资者投资,解决了资产与负债的错配问题。

(四)有效分散了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盘活银行的信贷资产,把集中于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散到认购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身上,降低了风险资产的比重的同时也分散了银行贷款的信贷风险,保证了银行发展的稳健性。

(五)丰富了参与主体

国家在业务审批方面的制度改革增加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证券化业务的机会,且相关政策的出台也规范了信用评级机构的操作,提高了评估公司评级工作的透明度,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投资。

五、结语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证券市场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借鑒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国情,并考虑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理念的差异,积极探索开发出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新品种,并扩大发行规模,以此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

[2]赵凤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3]刘毅荣,祖欣.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回顾与展望[J].金融市场研究,2015(06).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
银监会: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核心机制框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