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业者的大智慧
——访祁阳县强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海波

2017-09-11 14:22长江蔬菜杂志社贺欢祁阳县蔬菜办公室邓春华
长江蔬菜 2017年14期
关键词:祁阳县强村海波

长江蔬菜杂志社 贺欢 祁阳县蔬菜办公室 邓春华

小农业者的大智慧
——访祁阳县强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海波

长江蔬菜杂志社 贺欢 祁阳县蔬菜办公室 邓春华

群山环绕,茵茵翠翠,这里的村庄稍显宁静,坐落并不密集,却有一种闲适而居的味道,徜徉于此,呼吸绿意,聆听风声,身心也格外轻盈起来了。这里没有过多的喧嚣,仅有孩童们嬉戏的欢笑、大人们悠闲的畅谈,我也与今日的主人公——强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海波,于田间地头中,边走边说,于孩童绕膝间,闲聊谈天。

有所成效:效益吸引,名噪乡里

合作社规模并不大,蔬菜种植面积仅 6.7 hm2,社员仅 7~8人,说是合作社,或许家庭农场的说法更为贴切。主人公唐海波,没有“理事长”头衔这般的气场,一双黢黑的手,一抹羞涩的笑,憨厚朴实的模样却已让我感觉十足亲切。25岁起,唐海波就已继承父辈经验,从事着农民的老本行——种菜,还曾在广东种植基地工作了7~8年,经验自是越发丰富了,但基地一直都从事蔬菜露地种植,经济效益总是没有大起色,唐海波便辞职归乡,流转了乡亲十几亩地,自己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

一个人种了2年多,大棚生产的显著效益也吸引了唐海波几个自家弟兄,一家四子逐渐都加入到了种菜的行列,强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也顺势创办起来了。如今9个钢架大棚、若干个简易拱棚林立地头,1.3 hm2的大棚用于茄子、丝瓜、黄瓜、苦瓜及南瓜这几个品种的生产,而5.3 hm2的露地种植则以辣椒、菜豆、豇豆及西瓜为主,问及两种模式生产的差异,唐海波笑言:“这差异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施用同一种、同等量的有机肥,露地种植的产量仅有大棚的十分之一,我这黄瓜棚近日每天都能采收六七百斤……”说起蔬菜的丰收,唐海波稍有沟壑的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容。

尽管大棚种植丰产丰收,露地种植相对而言效益不尽人意,但高昂的大棚搭建成本却让唐海波无奈止步,2014年创办合作社以来,兄弟4人已相继投入五六十万元,这于小家小户而言已是倾囊而出,由此尽管眼见着大棚出效益,大伙也只能按捺住性子边回资边建设。幸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扶持,投入七八十万元完善水利建设,打井开渠,平整田块,修建道路,才为合作社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

虽说大棚种植规模不大,唐海波及兄弟们种出来的菜于当地却是颇有名气,畅销本地的同时也远销冷水江、衡阳等地,旺季时期单就黄瓜每日可采收近1000kg,都能尽数销完,且售价还都不低,黄瓜批发价达到了6~10元/kg。如此一来,尽管种菜亲力亲为确实辛苦,但平摊下来,唐海波及兄弟们各家各户每年也能收揽数十万元,比起外出务工来说,唐海波坦言已是心满意足。

有所坚守:品质为上,守住仁心

闲聊这一会,已见附近村民陆陆续续前来基地,入棚自选自采,待称后携大包小袋蔬菜离去,唐海波告知村里3天一赶集,赶集当日过后蔬菜就不大够吃了,很多村民就会自发跑来基地买菜,第二天人断断续续地来,第三天就是络绎不绝了。自基地建设以来这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第二“集市”,这个“集市”开放时间更自由,选购方式更放心,不仅如此,价格还更为实惠,仅比批发价高出1元/kg,唐海波说都是乡亲四邻的,也不好赚他们的,就当回馈大伙了。

而问及大伙对基地所产蔬菜的反馈,唐海波甚为自豪地陈说道:“我们基地基本采用的都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连农家肥我们都不使用,其实农家肥大多存在污染,我们都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则更是。虽然我们的基础建设只能算是处于 ‘原始社会’阶段,但在品质要求上,我们的起点还是很高的,我们种出来的蔬菜口感都相当好,村民都是明白人,质量不好就不会再来光顾了……”说罢还顺势从长势正好的黄瓜棚内直接摘来一根黄瓜,稍作擦拭就送入口中,嘎嘣干脆的声响,听来的确爽脆,待亲自尝过后更是发觉口感甚好。

据唐海波所述,基地在种植环节中,购置有机肥的成本是种植花费的大头,很多人都劝过他干脆就使用化肥,产量高又成本低,长出来都差不多,赚的可是不少,可唐海波却有着他自己的坚持,“市场上的蔬菜品质的确参差不齐,好的坏的可能一时间难以分辨,有的一时投机就赚了大钱,可是我相信市场会慢慢淘汰那些钻空子的竞争者,最后能坚持下来的还是那些对品质有所坚守的人。”一席话下来,智慧迸发,仁心尽显,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有所展望:积极“触电”,合作转型

原以为谈及去年那场全国蔬菜受灾的暴雨洪涝,唐海波会如以往的受访者一般生发无限烦懑,甚至叹息不止,不想面对自然灾害这个令无数农人苦闷的话题,他却意外地不以为意。因早有所虑,唐海波在选择基地建址之时特意定下了这片地势较高、排灌通畅之处,2016年的洪涝并未造成他过多的损失,反而给他创造了一次高销售的契机。于唐海波而言,自然灾害其实也是可规避的,对选址的慎重、对气候的掌握、对灾害的防御、对种植的管理,只要对农业深有体认,一切都还是可控的。

每年积极参与省、市、县各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农业培训,每日活跃在全国同行信息交流切磋的微信群中,唐海波尽管多居于乡村僻壤,却也知晓农业最新事,对近几年现代农业中接连迸发的产销对接、订单配送、电子商务、机械化运作、深加工、发展采摘业等新形势都有所了解,唐海波也都逐渐将其纳入到合作社的未来发展版图中。

而其中关于电子商务和订单配送,唐海波已有初次 “触电”,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项目已初步与唐海波进行了洽谈合作,发展永州市的蔬菜网络订单配送,而唐海波将积极进行基地生产转型,循环利用玉米秸秆、稻草及猪粪、鸡粪等农家肥,通过发酵开展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栽培,以为合作项目提供纯天然无公害的健康蔬菜。而农村淘宝也将对合作基地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与质检,为基地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达到产销对接之时,也为消费者献上安全可食的放心菜,由此达到多方共赢。

采访当下,孩子嬉戏玩耍,妻子微笑静听,唐海波望着那一地的收获谈及着过往、眼下,也遐想着未来,一切都是那么的饶有兴致、意气风发。尽管这片土地眼下看来还未成大气势,基础建设稍显不足,硬件设施略有缺欠,可是管理者质朴的心性、求实的品行、智慧的谋略、勤恳的作为,让人相信一切都只是需要时间,如唐海波一般的千千万万的深耕农业者,给他们时间,为全中国百姓奉上安全放心蔬菜的夙愿终会圆满。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4.004

猜你喜欢
祁阳县强村海波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祁阳县:合作种植金槐对接大市场
山清水秀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
说海波
祁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This is my family
这里有爷爷
我的宝宝要出生了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