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0所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9-12 08:37侯延斌张西瑶陈怡婷段昌柱陈地龙
重庆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硕士生不端学风

侯延斌,张西瑶,陈怡婷,段昌柱,陈地龙,2△

(1.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400016;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4120)

·调查报告·

重庆10所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侯延斌1,张西瑶1,陈怡婷1,段昌柱1,陈地龙1,2△

(1.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400016;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4120)

目的 了解研究生学风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保障研究生学术诚信。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调研了重庆市10所高校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现状,并进行了分析。结果 通过1 555份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平均科研投入时间不足、学习动机较为复杂,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形势较为严峻。结论 高校应建立一套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包括制订学术诚信制度、成立专门学术诚信监管机构、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等。

教育, 研究生;科学道德;问卷调查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不断推进,学术研究中逐渐出现了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诚信教育成为高校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1]。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主要包括有科研不端行为、学术失范和浮躁学风等3种形式[2]。美国联邦政府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是:“涉及杜撰、篡改、剽窃的行为,或者严重背离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其他行为”[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科研不端定义为:“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4]。学术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引用他人成果而未注明来源、一稿多投、请人代写论文或为别人代写论文、在未参与研究的论文上署名或者让别人“搭便车”[5]。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近年来,学术不端现象在研究生中开始出现,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十分必要[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全面调查重庆市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现状,本文选取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10所高校进行调查。既有985高校、211高校,也有一般地方高校,覆盖了理工农医、文史法哲等各个学科专业类别,具有一定代表性。调查对象分为研究生组、研究生导师组、行政负责人组。共发放问卷1 750份,回收1 555份,回收率88.9%,其中研究生1 355份、研究生导师158份、行政负责人42份。

1.2 方法 主要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为研究生、研究生导师、行政负责人3个版本,每个版本的问卷均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组成,其中行政负责人版及研究生导师版开放式问题为20道,封闭式问题1道;研究生版设开放式问题29道,封闭式问题1道。问卷主要涉及研究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学术不端现象、所在高校学术诚信建设情况等内容。

2 结 果

2.1 对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355名受调查研究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

2.1.1 研究生科研投入现状分析

2.1.1.1 科研投入时间 平均科研投入时间不足,博士生优于硕士生可能会对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具有影响。调查显示,硕士生平均每天用于学习、科研的时间为4.7 h,甚至有21.7%的硕士生每天不足2 h,仅有8.4%的硕士生每天投入科研、学习8 h以上。博士生优于硕士生,平均每天投入科研、学习的时间为6.2 h,比硕士生增加32%;仍然有7.7%的博士生每天不足2 h,有27.8%的博士生每天学习8 h以上,见表2。总体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严进宽出”的情况,不少同学考上研究生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刻苦努力程度不够,出现明显懈怠[6]。科研投入时间不足的研究生,往往学习态度不端正,面对毕业的压力,更容易发生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

表1 受调查的研究生基本情况(n=1 355)

表2 研究生科研投入时间表[n(%)]

2.1.1.2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较为复杂,仅有24.1%的硕士生为了“追求学术研究”而发表论文,32.3%的博士生为了“追求学术研究”而发表论文;12.1%的硕士生为了“获得评优机会”而发表论文,2.8%的博士生为了“获得评优机会”而发表论文;39.0%的硕士生为了“顺利毕业”而发表论文,仍然有32.4%的博士生为了“顺利毕业”而发表论文。从学习动机上,博士生整体优于硕士生。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连续扩招,研究生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考研的目的是为了“镀金”,为了一张文凭,为了一个饭碗,并非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内在兴趣。尽管科研能力有限,但在严格的学位授予标准要求下、在评优政策的诱惑下,大大增加了研究生弄虚作假、抄袭和买卖论文等行为发生的概率[7]。

2.1.2 研究生学术不端原因分析 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既有研究生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学校管理制度等客观原因。调查显示,“社会风气不良”、“学术规范制度不完善”、“导师对学生的学术道德要求不够”在被调查选项中高居前3名,见表3。

表3 研究生对发生学术不端可能原因的看法

“社会风气不良”高居第一,说明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已经蔓延到了科学研究领域,浸染到了研究生教育领域;“学术规范制度不完善”,说明高校普遍对学术不端行为重视不够,未建立一整套可行的、有效的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导师对学生的学术道德要求不够”,说明研究生导师思想上不重视,重科研成果、轻学术诚信,往往是捅了篓子才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

2.1.3 研究生学术不端严重程度的分析 调查表明,34.5%的研究生认为“实验过程中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已经“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41.7%的研究生认为“撰写论文过程中抄袭他人”已经“比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37.0%的研究生认为“找枪手发表论文” 已经“比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见表4。

表4 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

2.2 对研究生导师、行政负责人的调查分析 受调查研究生导师、行政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见表5、6。

表5 受调查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n=158)

表6 受调查行政负责人基本情况(n=42)

研究生导师、行政负责人认为学术不端较为严重的比例大大低于研究生。调查表明,20.9%的研究生导师及行政负责人认为“实验过程中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已经“比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比受调查的研究生低13.0个百分点;26.6%的研究生导师及行政负责人认为“撰写论文过程中抄袭他人”已经“比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比研究生低15.1个百分点;23.4%的研究生导师及行政负责人认为“找枪手发表论文” 已经“比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 比研究生低13.6个百分点。

表7 研究生导师、行政负责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

2.3 对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的调查 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行政负责人的调查分析显示,构建一套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十分有必要。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开展诚信教育、诚信制度建设、加强诚信监管3个方面,见表8。

表8 对学术诚信体系建设体系的看法(%)

3 讨 论

3.1 基于培养全程,建立学术诚信制度 高校应该以国家有关部门的学术诚信规范为依据,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出发,建立一套基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学生管理等全过程的学术诚信制度,通过完善制度来进行科学监管[8]。建立各类考试纪律的规章制度,确保考试环节公平公正;建立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过程的诚信制度,确保培养全过程诚信规范;建立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建立研究生的实验记录、拟发表论文、学位论文的数据真实性审查制度,确保实验数据从源头到出口全程真实。同时应明确相应的惩罚措施,对存在学术不端的研究生取消一切评优评奖资格、严重者延期毕业,甚至开除学籍。总之,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基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学术诚信制度,是防控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前提。

3.2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学术诚信监管,让学生不敢犯 要加强诚信监管,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学术组织,没有专门的机构难以保证将制度执行到实处[9]。首先应该建立学校研究生院、院系研究生管理处(科)、研究生导师三级学术诚信监管体制,尤其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学术诚信监管的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同时,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学术道德委员会,以处理学术规范有关事务,院系应成立相应的分委员会。另一方面,各级学术道德委员会、各级研究生管理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制度,对违反制度的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要一视同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以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否则诚信制度就成了空架子。

3.3 通过学校院系导师三级,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让学生不想犯 仅有8.6%的受调查研究生认为,所在学校定期针对研究生开展学术诚信教育[10]。高校应把诚信教育纳入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诚信教育纳入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或必修讲座,定期组织知名专家开展学术诚信宣讲,研究生导师更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研究生的学术态度[11]。学术诚信教育的开展,可以增进研究生对学术诚信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的了解,从而注重自己的学术行为规范,从主观意识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将不良现象的发生扼杀在萌芽阶段。再完善的监管都不如研究生从主观上认同学术诚信,再严格的防范体系也难以杜绝研究生主观故意的学术不端[12]。

高等教育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日益严重,国家相关部门已高度重视,这从近年来接连重拳出击,发布一系列学术道德规范、严厉查处一批学术不端行为可以看出端倪。加强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高校、学院和导师均应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应把防控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高校应出台系列措施,机构、制度、监管三位一体,构建一套基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切实推动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人才。

[1]税国洪,曾佐伶,李广智.学术腐败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5):119-121.

[2]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简明读本[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张存浩.我看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EB/OL].人民日报.2007-07-12(14)[2016-05-0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07/12/content_13415680.htm.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12):1134.

[5]武晓峰,王磊,张颖.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9(3):18-23.

[6]陈怡婷,胡伟力,陈地龙,等.医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2(7):35-39.

[7]周洁.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江苏高教,2014,30(6):112-114.

[8]卢健,范颖,颜祈.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方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19-20.

[9]胡海峰.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视域下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20(5):94-97.

[10]何江,潘屹鸣.刍议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之构建[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6 ):77-79.

[11]高苍龙.构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推动反腐工作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4):99-100.

[12]李安萍,陈若愚,潘剑波.论研究生科学道德的他律和自律[J].教育探索,2015,35(8):96-99.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study on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ethics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of 1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ongqing*

HouYanbin1,ZhangXiyao1,ChenYiting1,DuanChangzhu1,ChenDilong1,2 △

(1.DepartmentofGraduateSchoolof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2.ChongqingThreeGorgesMedicalCollege,Chongqing404120,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the academic integrity of graduate students.Methods The graduate student′ scientific ethics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1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ongq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zed.Results Through 1 555 questionnaires,it wa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investment of time 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gruduate students was insufficient,the motivation of learning was complicated,and the situation of preventing academic misconduct was serious.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an academic integrity security system for graduate students,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integrity system and specializing academic integrity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and strengthing academic integrity education.

education,graduate;scientific ethics;questionnaires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33103);重庆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1412)。

侯延斌(1982-),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通信作者,E-mail:775832160@qq.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3.024

G643

A

1671-8348(2017)23-3245-03

2017-03-18

2017-04-26)

猜你喜欢
硕士生不端学风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