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后咳嗽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7-09-12 01:21徐强
医学信息 2017年17期
关键词:咳嗽感染中医药

徐强

摘要:感染后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占儿童慢性咳嗽比例约26%~32%,会对儿童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临床上主要采取西医对症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多、停药病情易反复问题突出。现代中医药辩证治疗本病取得很多成果,显示出一定优势。本文通过对近5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明确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以期更好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儿童;感染;咳嗽;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7-0032-03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ugh after Infection in Children

XU Qi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Hep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ianjin,Tianjin 300050,China)

Abstract:Cough after infection is a common disease in children's respiratory system,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 accounting for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 is about 26%~32%,will have som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Clinical treatment mainly adopts western medicine for symptomatic treatment,it has certain curative effect,but it has many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easy to relapse.Modern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and show some advantages.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ast five year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with a view to better guide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Children;Cough after infection;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兒童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ns cough,PIC)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占儿童慢性咳嗽比例约26%~32%[1-3]。患儿在呼吸道的急、慢性感染因素控制以后,呼吸道相关感染症状消失,但仍然存在持续性咳嗽现象,并以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液痰为主要表现,其症状轻重不一,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未提示明显异常,一般可持续4~8 w,经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的临床症状,症状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患儿及家长的生活和工作[4]。目前西医多采取对症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多、停药病情易反复问题突出。现代中医药辩证治疗本病取得很多成果,显示出一定优势。现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PIC的文献作简要综述。

1病因病机

感染后咳嗽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咳嗽的病因众多,尚不明确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气道炎症、呼吸道黏膜损伤、咳嗽敏感性增高、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治疗上,目前临床常用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支气管舒张剂等。但由于很多家长很难接受长期服用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激素类药物对患儿的潜在影响,故临床依从性较差,这也是造成部分患儿咳嗽迁延不愈,以致发展为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感染后咳嗽,在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以病症特点可归“久咳”、“顽咳”范畴,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有了系统的认识,精当的论述,如《素问·咳论篇》云:“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云:“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再如《医学心悟》指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缚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充分的继承和发挥。就本病的病机的一般共识,正虚邪滞为其总病机,正虚为本,并兼夹风、热、痰、瘀之邪气,导致肺失宣疏,郁滞久咳[5]。汪受传[6]立足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脾肺两虚为其本,风痰内阻为其标;其他医家结合各自临证经验,或以风痰恋肺[7]为机,或以肺郁热伏[8]为括,或以肺热阴伤为[9]论,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辨证论治

文献分析发现,儿童感染后咳嗽的辨治多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采取或从脏腑辨治、或以分型辨治的方法,处方遣药或效法经典名方,或以经验自拟,法度井然,施治灵活,疗效显著。

2.1脏腑论治

纵观古今文献,小儿的脏腑功能特点,如肺、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在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就本病而言,从脏腑入手依然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方法。作为发病部位,肺脏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致肺失宣肃而发为本病。出从肺论治外,也有医家从他脏考量。如从肺脾论治[10]者,从肺、脾五行生化入手,以培土生金法为治。从心论治者,称心火相克肺金[11]是其辨治眼目,治以清心、泻火,佐之滋阴化痰。从肝论治者,或以肝郁化火[12]为其辨治依据,治以清肝解痉,降逆止咳;或以肝郁血瘀为病久不愈的关键,治以泻肝肃肺、平肝清肺、疏肝宜肺[13];或以少阳枢机不利,木叩金鸣,治以疏肝肃肺、化痰止咳等[14]。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发挥,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小儿PIC的脏腑辨治体系。endprint

2.2分型论治

石效平[15]认为本病的治疗侧重不外乎“积热痰虚”四个方面,临证时应针对食积、湿热、痰湿、气阴虚主次之不同进行辨治,可获得好的临床疗效。如治疗小儿食积咳嗽重点应该消食导滞,清热化痰,应用保和丸主治,合苏葶丸、黛蛤散加减;治疗湿热咳嗽重点应该清热利湿,止咳化痰,用甘露消毒丹为主,合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痰湿咳嗽重点应该健脾利湿,止咳化痰,用六安煎为主,合用三子养亲汤、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阴虚咳嗽重点应该滋阴润肺,止咳利咽。用养阴清肺汤为主,合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气虚咳嗽重点应该健脾补肺,培土生金,用人参五味子汤为主,合用玉屏风散加减。张卫东提出分两期论治。发作期,意在止咳,以治肺为主;恢复期,力主扶正,调理脾肺。待咳嗽缓解后,改用益肺健脾之剂以固正防复。无论是分型还是分期,实质上是对“证”的拆解,通过“分”实现了证与法的融合,进而提高了辨证论治的实效。

2.3经方治疗

经方因其“方”与“证”相合,临床上针对性、实用性较强,而被广泛应用。董燕将80例PIC患儿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疗程2 w。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77.5%(P<0.05),并在咳嗽缓解时间及缓解率方面优势明显(P<0.05),且对OKT3、OKT4、OKT8等免疫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姚芳园等将100例患儿随机等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止嗽散(原方加蝉衣 炙麻黄等)治疗,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程2 w。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显著优于对照组66%(P<0.01),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李彩霞等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泻白散加味(地骨皮、桑皮、百部、僵蚕、矮地茶、麦冬、浙贝母、百合等)治疗,疗程2 w。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78.1%(P<0.05),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向荣梅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三拗汤加味(杏仁、麻黄、白前、百部、紫苑、陈皮、荆芥、桔梗、细辛等)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75%(P<0.05),其疗效满意度为97.5%,亦优于对照组77.5%(P<0.05)。黄乐明将100例患儿随机等分成两组,参照组予布地奈德+孟鲁司特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玉屏风散颗粒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优于参照组68%(P<0.05);且在患儿咳嗽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随访期间再次就诊的次数上,实验组也优于参照组(P<0.05)。

2.4自拟方治疗

部分医家为了满足患儿临床复杂病情治疗的需要,也常采用自拟方进行治疗,亦收效显著。张琦将40例PIC风痰型患儿随机等分為2组。西药组予常规治疗,中药组予疏风宣肺化痰方(僵蚕、桃杏仁、灸麻黄、前胡、重楼、薄荷、紫苑、款冬花、浙贝等)治疗,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咳嗽综合疗效为95%,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1);其咳嗽治疗起效时间为(4.35±1.78)d,短于对照组(5.95±2.18)d(P<0.05)。吴惠君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疏风润肺健脾方(桔梗、防风、僵蚕、紫苏子、百部、川贝母、茯苓、陈皮等)治疗,疗程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

2.5敷贴与推拿治疗

中药敷贴、推拿按摩,因其操作简、便、效、廉,儿童临床应用广泛。张景龙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贴(白芥子、紫苏子、黄麻、细辛、黄芪等)治疗,取膻中、肺俞、膈俞、神阙等穴,2~4 h/次,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80%(P<0.05),其PEF 2~3月值均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05)。牛瑞敏将72例PIC患儿随机等分成两组,药物组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小儿特定穴(补脾、清肺平肝、运八卦、清天河水、推膻中、点揉肺俞、按弦走搓摩等)治疗,疗程5 d。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1.6%,优于药物组72.1%(P<0.05);与药物组相比,推拿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咳嗽咯痰等症状(P<0.05)。

3 总结与展望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多以诊断性治疗来修正诊断和明确治疗,存在重复及过度治疗,同时西医治疗主要使用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支气管舒张剂等,长期使用会对患儿产生不利影响,引起不良反应,故临床依从性较差,这也是造成部分患儿咳嗽迁延不愈,以致发展为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现代中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多层面、多点位干预,无论是在疾病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改善,还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均显示出优势和潜力,可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不足。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辨证方面:证”或“型”的界定和划分标准尚未统一,临床操作中随意性强。②治疗方面:绝大多数医家采用在经方、自拟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最终处方药味过于庞杂,方组重心不突出,无法有效体现“证”治的核心,如在组方的运用中,临床医生多以自拟方来诊疗疾病,往往报道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由于受到季节、地域、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其临床运用范围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临床推广。③疗效判定:疗效指标的选择单一、缺乏针对性,主观化明显。④随访:多数研究对于随访设置过于随意,不能准确做到对于本病全程的观察、干预,不能有效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立足于中医药发展现状,借助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相关技术和手段,推动中医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进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endprint

参考文献:

[1]谢洲林.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和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74-76.

[2]姜红.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11):1426-1428.

[3]唐林芬.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6):91-93.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J].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84-188.

[5]刘慧兰.尉中民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6]叶进,汪受传.汪受传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临证思路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5):402-403.

[7]南丽娟.宣化止嗽汤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8]吕珊珊,白晓红,刘芳.桑皮止咳方治疗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4):95-97.

[9]荀春铮,王孟清.小儿久咳方治疗儿童感染后慢性咳嗽11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4(3):101-102.

[10]张海丹,宋均亚.从脾胃论治小儿感染后咳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4):9-10.

[11]欧陽晓燕.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心火亢盛型)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12]明溪,王妍,钱锐,等.百和清金颗粒治疗木火刑金型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51-53.

[13]于素平,管志伟,成淑凤,等.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J].中医研究,2014(9):24-26.

[14]杨周剑,姚静雯,石李,等.九宝丸加减方治疗风痰蕴肺型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8):60-63.

[15]石效平.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体会[C]//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编辑/高章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咳嗽感染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