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请家长的技巧

2017-09-12 21:56周厚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平等尊重技巧

周厚彬

〔摘要〕班主任请家长的方式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依情况而定。有时可以把请家长变成班主任家访,鼓励学生请班主任家访,邀请班主任到家做客,建立家长互动平台,发短信和家长友善沟通,甚至制造所谓“巧遇”,见得亲切。所谓“技巧”,就是静下心来修炼自己,研究生情、家情、班情,提升自己,用心做事,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家长着想,以诚待人,尊重家长,传递希望,最终实现“请家长”的目的。

〔关键词〕请家长;班主任;技巧;平等;尊重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5-0067-03

早读后来到学校食堂,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放了几勺辣椒油,真香!坐在一旁的同事惊讶地问:“不辣吗?”

“不辣,你也来一勺。”

“算了,我比较喜欢清淡的味道。”

“看你沮丧的样子,班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同事抱怨着说:“班上有个令我很头疼的男生,今天又没来,打家长的电话不接。他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来不交作业,上课时喜欢讲话,用手偷袭左邻右舍,搅得四邻不安,同学们在背地里都叫他‘蚊子。请了多次家长,可家长都以各种理由拒绝。”

听完同事的诉说,我想,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们都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屈指算来,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10个春秋,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这其中与家长相处的日日夜夜,不乏失败的沮丧与烦恼,但更多的是成功的欣喜与自豪。其中,注重方法,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以心换心,让家长怀揣希望是我“请动”家长的法宝。

班主任请家长,家长不愿意来学校,这一定有他们特殊的原因。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

一是有些家长确实有事,出差、外派学习,有个别家长对孩子已经失去了希望,认为自己去了丢脸,还可能被班主任骂一顿,能躲着不见最好;有些家长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感觉去了也没用,谁都不愿意管教孩子,相互推诿;一些家长外出打工,确实不在孩子身边,离孩子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有少数家长经常更换电话号码,和班主任捉迷藏,玩猫抓老鼠的游戏;还有极少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一去不回,长期无法联系。

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学生不愿意家长到学校,对班主任请家长有抵触情绪,认为家长到校,班主任只会告状,自己回家没有好果子吃,填写家长信息不真实,编造谎言,甚至把班主任的电话设置为黑名单,班主任无法联系家长。

三是班主任自身的原因,有些班主任请家长的频率太高,家长跑累了不愿意再去,有些班主任性格火爆,遇事冲动,请家长时不注意方式方法,说话难听,态度不好等。这些都有可能是造成班主任请家长,家长却“躲着”不愿来学校的原因,甚至到最后连班主任的电话都不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班主任会更加被动,班级工作会难上加难,教育就失去了一道强有力的保险。

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请家长看似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有一些“技巧”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学生出了事,班主任请家长直接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好不方便,好不快捷,请家长还需要什么“技巧”?但我想说的是:“请家长的方式不同,说话语气不同,家长来时的态度就会不同,获得的教育效果也会大不同。”这就要针对性格各异的家长,把握好不同类型家长的“口味”,投其所好,方能出奇制胜,顺利请来家长,共同构建教育的铜墙铁壁。

一、班主任请家长来学校的方式

班主任请家长来学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班主任直接通知或者学生间接通知。

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让学生通知家长,比如因為学生表现优秀、学习进步、做好人好事、活动奖励等,班主任最好让学生自己通知家长,这样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转化成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有的学生回家不好意思讲,班主任可以写一封表扬信让学生转交给家长。我想,家长看到信后,心里一定会美滋滋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还会赞赏自己的孩子。这时候班主任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家长会爽快地答应,第二天可能很早就来到学校。这样“请”来的家长,沟通起来顺畅,交流起来开心,做起工作来容易,教育效果自然会很好。

有些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因为一时冲动犯错请家长,班主任可以直接打电话请家长,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告诉父母,学生汇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是大事(学生未到校上课、逃学)、急事(学生受伤、生病)、尴尬(抽烟、考试作弊、成绩退步)、家长造成(家校教育不统一、家长过于护短)的事,最好是班主任直接通知家长,而且还要在第一时间联系上家长。

有些家长确实很忙或离学校太远,一学期很难来学校一次。每学期跟家长交流一次,这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对孩子的负责。班主任怎样请这样的家长呢?这就需要班主任下功夫了。选择恰当的时机,最好是每学期的开学初或期末放假。因为开学初学生到校,需要带的生活用品较多,大多数家长不放心,再忙再远都要亲自送孩子上学;期末,家长想孩子心急,有些家长就会跑来学校接孩子回家。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问清楚家长来的具体时间,争取见上家长。班主任也可以跟这样的家长寄去邀请函(以班主任或班级的名义都可以),用文字感动家长,希望他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学校一趟,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共同的希望。我想,家长一定会被班主任的诚心和真心打动。

对孩子已经失去希望而无法联系的家长,班主任请家长时,更要慎重,注重请家长的方式和说话的语气,让家长重拾希望。

小A是我班一名不错的男生,可每次开家长会,他的父母都以各种理由拒绝。我感觉有些奇怪,便找来小A了解情况。小A说他在初中阶段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同学不喜欢他,老师烦他。大错不犯小错天天有,家长到校已是家常饭菜,三年初中让父母伤透了心。上高中以来,父母对他的成绩没有多大要求,只希望他不惹是生非父母就谢天谢地。针对小A的情况,第一次我让小A通知家长,家长说:“农忙,没有时间。”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找来小A,对他说:“你回家告诉父母,班主任希望你们去学校一趟,不去是你们的损失,可能是一生的遗憾。”我还专门以班级的名义为小A的家长写了一封邀请函。预料中的事发生了,第二天一大早,小A的母亲就来到了学校。当听到我表扬小A劳动积极、上课认真、善于思考时,她有些吃惊,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分析了孩子进入高中以来的变化,告诉她孩子长大了,孩子在发展,只要他想学好,想上进,随时都可以开始,一切都会改变。看着小A的母亲带着微笑、带着希望离开,我很欣慰。endprint

二、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针对那些学生不愿意请家长而长期无法联系的家长,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然后对症下药。作为家长,谁不希望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好些,他们为什么要“躲着”,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小东成绩优异,乐于助人,是我的得力助手。高一学期学校组织了三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他都跑来向我请假,说自己的父母在外打工,不能来参加,那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看他那么懂事,学习勤奋,何必麻烦家长。

直到高二上学期,一次他和同学打架,同学受伤,为了第一时间联系上家长,我拨打了高一时小东留给我的电话号码,空号。可能是家长已经更换了电话号码,我便找来小东,问他父母的电话号码,他说父母换了号码没有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再问他,他就一言不发。回想起高一时的每次家长会,一年来,小东的父母没有和我主动联系过,这其中一定有隐情,理智告诉我,这件事急不得,我便先让小东回了教室。很快我找到学籍办公室,从中查找相关信息,并马上联系上了小东初中时的班主任。

经了解得知,小东家住农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经济不好,父母还有残疾。小东为了不让同学老师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就说自己的父母在外打工,他还告诉父母,不要到学校找他,这样他会丢面子。父母为了不给孩子丢脸,也从来不去学校找孩子和联系老师。掌握小东的真实情况后,我制定了转变小东的计划,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加关心他,慢慢和他拉家常,走进他的心灵,和他探讨人生,引导他,人不能选择出生,不能选择父母,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一段时间后,小东开始和我无话不说,我就试着问他,有时间能以朋友的身份邀请我到他家玩吗?刚开始他还有些抵触情绪,每当我一提起这个问题,他就不吭声了。我知道,他需要时间,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我一直静静地等待。期中考试后,他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以书信的形式再次向他提出,没想到他欣然答应了,这让我喜出望外。

三、班主任请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班主任请家长应注意的问题是:班主任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埋怨、不指责家长,平心静气和家长沟通。

班主任打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要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要给家长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不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样子,更不能用行政命令的语气来请家长,更不能对家长有过分的要求。

比如两名同学打架,班主任打电话让家长马上来学校,家长问清楚原因后对班主任说:“我正在外面出差,明天去行不行?”

班主任说:“不行,今天必须赶到。如果你们家长都不拿自己的孩子当回事,那我也懒得管了,你自己看着办……”

班主任的话刺激了家长,很简单的一件事变得复杂起来。家长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急匆匆赶来。

这样的沟通有效吗?能达到请家长的目的吗?或许还会事与愿违。如果班主任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一下,变一种回答方式,“那好,等你回來后我们再谈,家长请放心,孩子没有受伤,祝你旅途愉快!”这样既给了家长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又给了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家长出差回来,一定会第一时间去找班主任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有效,教育效果才好。班主任和家长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不埋怨、不指责家长,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平心静气地和家长沟通。

班主任请家长的方式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依情况而定,守住教育的根,不同的家长喜欢不同的“味道”,有时可以把请家长变成班主任家访,鼓励学生请班主任家访,邀请到家做客,建立家长互动平台,发短信和家长友善沟通,甚至所谓“巧遇”,见得亲切。所谓“技巧”,就是静下心来修炼自己,研究生情、家情、班情,提升自己,用心做事,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家长着想,以诚待人,尊重家长,传递希望,最终实现“请家长”的目的。

教育是常新的事业,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班主任做家长工作要细水长流,和谐“生才”,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遵义,5630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等尊重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