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万卷胸襟阔?路行八方经验多

2017-09-12 22:00夏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

夏莉

〔摘要〕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势,发生也更加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心理咨询师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经过简单短期的培训、学习便上岗。虽然这部分人中很多热爱心理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根据自己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多年来真实所见的一些例子,谈谈关于半路出家的心理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反思,以期我们这个团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提升专业能力,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

〔关键词〕心理教师;半路出家;五思;ABC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5-0070-0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日趋加大,从学龄期孩子到初入职场的青年人乃至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大多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3.6亿,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些数据表明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急剧变化,各种心理问题出现得也更加频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心理咨询师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脱节的问题,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远远低于社会需求的数量。因此各行业逐渐出现了一些半路出家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他们通过一些社会机构的培训、学习、实习便上岗了。据调查,这些半路出家的工作者人数远高于专业的人员。虽然经过了一些专业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理论知识的薄弱,领悟不深,这些半路出家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们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我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年来所见的一些例子,借此谈谈关于“半路出家”的心理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考,以期我们这个团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一思:理论知识有缺陷,要加紧学习

据了解,在学校里很多兼职的心理教师是由政教处人员、班主任、年轻教师、课时不足的教师担任,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热爱心理健康教育而加入的,他们大部分只是经过短时间的培训或学习就上岗了。这部分教师有自己本身的优势,比如语文教师讲课富有感染力,班主任具备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等,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方面有时会比专业教师做得更出色,但在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方面跟专业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对心理理论或概念的错误理解,还会误导学生。

【案例1】曾经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赛时,听了一节相当精彩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授课教师并非专职人士,但声音洪亮,很有感染力,教学环节设计得也合理,暖身、体验、分享、实践样样齐备,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在讲述基本理论知识时出了问题。课堂当中涉及了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示意图,如图1。

根据示意图的解释,是“事件”影响“看法”,“看法”影响“情绪”,然后“情绪”又影响“事件”。当时这位教师没有多加解释,就是说了有这么一个理论,然后出示一张示意图。ABC理论中,“A”指事件,“B”指信念,“C”指这事件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这个理论想表达的意思是,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人的情绪C的间接原因,而信念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C的直接原因。也就是A→B→C[1]。

并非像上述教师描述的那样。现实中,很多半路出家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最欠缺的就是理论知识。他们可以充满激情地上课,也可以耐心细致地倾听,但是唯独缺少理论知识,抑或是对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在工作时仅停留在表象或是具体问题之中。《诸葛亮集·诫外甥书》中提到“志当存高远”。我们无论研究什么具体问题,都要把它放到背景和理论框架之下,才能明确它在当中的位置和意义。

在平时交谈和接触中发现,在解决问题上,大部分心理教师对方法的需求远远胜于对理论的渴望。这点可以理解,毕竟我们每天遇到的都是一些具體的问题,然而倘若我们一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起到的只是控制问题,使其不进步一步恶化的作用,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找到,无法真正解决,结果就是导致问题的反复性。为此,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有高度,既要从经验中进行总结思考,又要学习相关理论,把问题放到一定的情境和理论框架之下,全面系统地分析,才能举一反三,既有方法又有高度。

二思:材料主题不匹配,要增强体会

这里的材料与主题不匹配包含两个方面:暖身活动的材料与主题不匹配,课程主体部分的材料与主题不匹配。一般一堂心理辅导活动的流程是暖身活动、创设情境或设计活动、催化互动、自我探索与分享、领悟、整合经验、促成行动、回馈、活动延伸、评价效果[2],这是很理想的一种状态,很多教师上课都缺乏活动延伸及评价。但更大的问题是,很多教师在选取活动、素材的时候仅考虑到活跃气氛,而未想到材料与主题的匹配问题。譬如暖身活动,一般我们选取活动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活动要跟主题相关,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其二,能营造出一种开放、接纳的气氛与轻松、活泼的情绪。很多教师在选取中往往只关注第二点,而忽视了第一点,换言之,他们的活动仅是调动了情绪,跟主题没有关联。

【案例2】这节课的主题是学会沟通,教师的导入活动是这样的:使用纵排轮流的方式,从1开始数,依次往下,轮到的学生坐着说出自己的数字,但在轮到数字有7(7、17、27……),或是数字为7的倍数时(7、14、21、28……),该学生必须站起拍手,且不能说出此数目字。答错的学生要接受惩罚。该教师举行了两轮这样的活动后,说:“活动就到这里,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学会沟通,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几幅图……”endprint

【案例3】某次教研活动中,某教师上了一节以“情绪跟我走”为主题的课。这个教师的设计流程是暖身、基本知识的讲解、案例分析、学生探讨、播音乐传纸团的活动,最后以一首诗结束本堂课。在学生探讨完如何调节情绪之后,出现一个播音乐传纸团的活动。该活动具体是这样的:音乐开始,纸团按顺序开始传递,当音乐停止之后,谁拿到纸团谁表演节目。

案例2的暖身活动与沟通这个主题的关联性很小,一般是用于与注意力相关的主题中,该教师在活动的选取上显然没有考虑到与主题的匹配问题。此外,一个活动完成之后没有点拨、评论,也没有过渡语,直接进入下一环节,显得有些孤立和生硬。

案例3这堂课,听完之后,当时很多教师都觉得有些乱,学生探讨完对策之后理应是对一些方法进行总结升华,然后结束本课,然而又硬生生多了一个传纸团活动,未免显得有些多余。作为听课教师,感觉这个活动穿插在课程中间很孤立,不知道用途何在,更谈不上体现主题。况且这个活动适合作为暖身活动,倘若改变一下,把这个活动作为暖身活动,拿到纸团的学生会紧张,没拿到的学生觉得幸运,以此来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情绪,这样或许更贴切。

三思:咨询技巧待深悟,要注重反思

有些兼职心理教师通过多次培训可以很好地掌握咨询技巧理论,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很多兼职心理教师对于咨询技巧的领悟不够,理论与现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案例4】我曾见过这样一幕咨询场景:一个学生告诉教师他不想读书,想回家自学。教师马上接过话题讲了一通道理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等等之类。说完之后,总结了一句:“你先回教室想想。”整个过程中学生只讲了几句话,不是“哦”,就是点头,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

【案例5】一名半路出家的兼职心理教师,同时担负着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碰巧前来咨询的是隔壁班的一名女生,平时在办公室见过该女生跟其科任教师顶嘴,碰巧该女生咨询的问题是如何跟教师相处的问题。谈到中途,该教师鉴于之前的所见,进行了一系列的质问,诸如我曾见过你顶撞教师,你说你很尊重教师,跟事实不符;我觉得你不是很尊重教师等。

案例4的咨询者实际上是充当了一次说教者,一味地告诫学生该如何做,而事实上心理咨询师是一位引导者,引导来访者发现问题,引导他们探究如何解决,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去做。这个案例中,直到最后这个心理教师才发现,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想自己创业而非他理解的自学课本知识。

现在回头想想,连问题都没弄清,方向都没把握好就开始辅导,效果可想而知了。在我本人的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前来咨询,他們都不会把最重要的问题摆在最前面,往往开始都讲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慢慢地进入重点。所以,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咨询师的耐心倾听,准确反馈及引导,而不能急躁。

案例5中,咨询师没把握好咨询技巧,或许他是想用面质技术,但是面质有一定的条件,如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避免无情打击、个人发泄,要循序渐进等。而该教师在第一次跟学生会谈就使用这种技术,而且问得似乎有些刻薄,很有可能导致会谈进入瓶颈期,难以继续。学生会觉得在这个教师这里得到的是批评而非引导。

不管案例4还是案例5,都是对咨询技巧领悟不够引起的,案例4是没做好倾听工作,急于下定论,导致整体咨询方向把握出错;案例5则是对面质技巧理解不够。所以,作为心理咨询师,首先自己应该清楚地领悟各种咨询技巧及适用情况,进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四思:职业操守过随意,要强化观念

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要有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保密性原则是当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要求咨询人员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来往信件、测试资料等,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询事例时,也须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单位或住址。然而有些兼职咨询师却没能正确领悟,以致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案例6】这是最近的一个案例,某咨询师跟某班主任关系很好,有一天,该班的一个女生前来找咨询师交流心中的秘密,关于她恋爱的问题,请心理教师指导。而这位女生正是班主任怀疑的谈恋爱的人,苦于没有证据,心理教师咨询完之后,考虑很久,最终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班主任,并让班主任为其保密,不要让女生知道是从她这里得知的,她认为这么做是为学生好。几天后,该咨询教师收到该女生的短信,问她是否泄密,因为这事除了她们二人,没有第三人知晓,最后这位心理教师向该女生道歉了,然而这位女生之后再也没有找过她。

保密性原则是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要有的职业操守,这位心理教师的问题是没能遵守这一原则,除此之外,是从她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么做是为学生好,是“有意”泄密。如果当时她能理性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她不告诉别人,选择来心理咨询室求助,结果就会不一样。学生之所以找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也许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非常想让相关人员知道,倘若这么做了,我们不仅辜负了学生的信任,以后,其他学生也不会再来咨询,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因此,保密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问题存在,可以加以引导。

在工作中我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此做出的判断带有很多主观色彩,我们经常也会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说服他人,因而会导致谈判结果的简单和粗暴。如果我们能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拓宽问题的广度,就多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心理教师,我们不能仅从感性角度出发,更多的是要站在理性的角度,不仅要倾听、要理解支持、要以来访者为中心,同时也要从学生、家长的不同立场出发,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背后的原因,更全面解读每个行为的意义。

五思:教育情怀须深厚,要培养兴趣

【案例7】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某学校有两名心理专职教师,相同的级别,相似的培训学习,但来访者的反馈却不一样,一位教师深受学生欢迎,每次预约都排得满满的,另一位却不大受欢迎。前者打心眼里喜欢这份工作,再调皮的学生,再繁琐的事情她都能耐心对待,认真倾听,细心引导,遇到棘手问题主动学习,仔细查资料,四处讨教;后者也很负责,踏实努力。两人的区别是一个将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个则将它当成一份职业。

正是目的的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境界的差别。为此,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们不仅要追求自己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还要培养自身的教育情怀。很多时候,我们工作达到的境界往往跟教师个人的教育情怀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很多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开展得红红火火,井然有序。但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出现各种问题也是在所难免。作为心理教师,我们既要“书读万卷”,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提升自己的高度,也要“路行八方”,勤加练习,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提升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婷.情绪ABC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高中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J].新课程,2014(8):105-106.

[2]陆春凤.对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标准的几点认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0-21.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中学,衢州,3241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张 帆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
校园危机中的心理教师:冲击与应对
心育模式下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
陪着你一起走
成为教练:心理教师领导力的发展路径
打造学习型研修团队,引领心理教师专业成长
建立工作范围意识,做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看见,就是力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