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汉字之美 追寻文化之根

2017-09-12 06:37楼琦君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字会意字合体

楼琦君

汉字,兼具音、形、意之美,是中国文化之根。如何发掘汉字教学价值,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始终探索的问题。本文拟从“文化视野”着眼,将“汉字文化”的理念植入识字教学中,通过科学恰当、生动具体的字理分析,加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与喜爱,逐渐学会用汉字知识规律去观察、推理、举一反三,发展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在图形的演变中感受汉字魅力

1.象形字教学

汉字始于象形,基于绘画,保留着具象和抽象于一体的艺术特质。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象形字仅200个左右,是儿童在入学初期首先接触到的基本字。第一学段的学生易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图文识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学象形字时,可充分运用其保留实物形态以表义的特点,按照“实物一抽象图一古汉字一正楷字”的J顺序讲解字义,巩固字形,感受汉字文化。

比如第一册《认一认》中的汉字以象形字为主:日、月、山、水、田、土、耳、目……汉字配图画,以有趣的线条和丰富的意蕴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了解汉字起源,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独体字的掌握,为认识复杂的合体字奠定基础。比如,“燕”字笔画多,难度大。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燕子的图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抽象的笔画和具体的图片中建立联系:上面像燕子的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逐渐变为“灬”。帮助学生按照“头——身——翅——尾”的顺序记住“燕”字的笔顺和字形,有效又有趣。需要注意,教师不必过度强调汉字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经历由图画到简体字的思维过程,重点放在简体字教学上。

2.指事字教学

复杂的事物很难用图与线表示,于是指事字就逐渐产生了。一种是独体指事,比如汉字中最简单的“一”、“二”、“三”、“四”。教学时模拟情境:捉到一条鱼,画一条横线表示“一”;逮到两只兔,就用两条横线表示“二”……四只蘑菇画四条线,有人觉得不好看,于是,把三变换方向,再和“二”凑在一起,变成(四)。另一种是合体指事,借助图片,加一加,变—变,让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比如“木”是个象形字,加一横在“木”下,表示根是树木的营养器官,取基础之意;在“木”的末端加一横,表示末尾,意为结束;其上端加一横,意为将来。

二、在意会与变化中掌握汉字规律

第二学段,《课标》要求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等,上述要求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汉字教学实际要求。

汉字中90%以上是合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它们是由具有构字功能的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偏旁”与“部首”。教学这些汉字,就是分析出这些基础构件,知道偏旁与部首是如何进行组合变成新字的。一般来说,教学合体字主要就是通过“拆分一组合”的模式,先将这个合体字进行部件拆分,了解各部件的音、形、义,再将各部件组合起来,各部件之间的组合成为新字的字形,各部件之间的含义组成新字的意思,其中某个部件的读音决定了新字的读音。

1.会意字教学

按照“拆—合”法,根据“感受——拆分一组合——拓展”这一规律进行教学。以苏教版第三册《识字三》为例,感受六个基本汉字都是会意字,插图帮助学生直接感知其大致含义;拆分、组合:观察字形,合理想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由“竹”、“毛”组成,表示最初的笔是使用竹子和毛发制成的。尾由“尸”、“毛”组合,强调突出“毛在臀部”这个特点,表示它是动物的尾巴。看由“手”、“目”组成,手放于眼睛上方是为了极目远眺。灶由“火”、“土”组成,表示它有生火做饭的作用。“小”、“大”组合成为“尖”,一头小一头大的东西其末端细而锐利。物品摆放“不”、“正”,自然就变“歪”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最后是拓展环节: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在朗读体会,质疑问难中做到随文识字。

2.形声字教学

仍以苏教版第三册的《识字四》为例,教材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转盘识字”:基础字为“苗”,加上五个偏旁,随机组成:描、瞄、喵、猫、锚。第二部分“儿歌识字”:“苗”是会意字,从“草”从“田”,本义指田园里开瓣萌发的作物,“苗”就是这组字的“根”,也就是“声旁”,这组形声字的含义都来自于不同的“形旁”,读词想象画面,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归类识字,区分这些不同形旁赋予的含义。

由于形声字数量庞大,很多偏旁部首十分相近,容易混淆,比如‘‘辛”和“礻”。“礻”的本字是“示”,最早表示向上天祭拜,祈求上苍降下福泽的意思,有这个偏旁的字大多与宗教、祭祀、传说有关,比如“祝”、“禧”、“福”等;“礻”的本字“衣”与服饰有关,比如“裤”、“裙”、“衩”等。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总结这类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教育学生逐步了解一些常见偏旁部首的渊源,从“学一个”汉字到“识一串”汉字,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在发现与共鸣中传承汉字文化

《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能“熟练使用字、词典,独立识字”。这一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对祖国文字的审美要求,加强对汉字形音义的综合学习,体现汉字系统性的民族文化特征。

让我们回归到最简单的“人”。他侧面直立,双手安放体侧,表现出一种安宁的状态,这是一个人,通过把“人”字进行旋转、叠放、组合,成为一串新字。从,一个跟着一个,表示听从与跟随;众,三个人在一起行走,表示一种顺从和团队意识;化,一人在上,一人在下,表现出古典哲学中的太极形象,于是也有了变化的含义;比,这是并肩而站的两个人,这个字就有并列、对照的意思;北,有“背面”的意思,两个人背靠着背,朝着相反的方向而站立。中国传统民居大多是坐北朝南的,就连皇帝上朝理政时也有这个传统。

在苏教版《渔歌子》中,难点在于“箬”“笠”、“蓑”这几个字字形的区分。教师可以抓住它们偏旁的特点,从传统文化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箬笠”指用箬叶编成的斗笠,所以是“竹”旁,“蓑”是劳动者用一种不易腐烂的茅草编织成的挡风遮雨的雨具,所以是“草”旁,明确两种雨具的不同材料,就能准确写好偏旁。

综上所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文化构成,汉字教学可以视作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阶段,其“文化”二字贯穿始终,发现汉字之美,追寻文化之根,是识字教学之魂。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字会意字合体
画说汉字——摆(bai)
加一笔,变新字
聚散
有趣的会意字
加笔划成新字
有趣和会意字
“止”字变合体
品形汉字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