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海员“海上人权”:从《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视角下探讨

2017-09-13 17:15冼婧晗
珠江水运 2017年15期
关键词:海员劳工海事

冼婧晗

摘 要:“海上人权”国际独立倡议的提出,让国际视野关注到海员人权保护的领域。《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作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我国批准加入该公约是在我国海上人权保护方面的重大进步。切实履行《2006年海事勞工公约》,建立我国海上人权保障机制,与国际接轨,为海员,以及其他海上活动的人或团体提供法律保障,这是我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责任。

关键词:海上人权 海员权益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

1.“海上人权”与《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研究背景

2013年8月20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 (MLC2006) 正式生效。该公约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三方取得共识后缔结的一部综合性海事劳工条约。公约将海员权益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的体面工作和生活。MLC 2006 被喻为海员的“人权法案”,同时又被称作与IMO通过的SOLAS公约、MARPOL公约和STCW公约共同支撑国际海事法律体系的第四根支柱。

1.1“海上人权”倡议的提出

“海上人权”(Human Rights at Sea, HRAS)是于2014年4月在伦敦,由大律师David Hammond提出的一项独立的国际倡议。该倡议旨在代表国际社会和海事行业的利益,参与和推动与海事领域人权有关的事项和问题,并正在向全球扩展。HRAS倡议不具有国际法义务,亦不会对国家已承担的或适用的与人权相关的国际法限制或破坏,但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权缺少和被滥用的海事领域,为海运业的人权保护建立框架、提高意识、推动履行和责任制。

1.2 MLC 2006 于2016年11月12日在我国正式生效

中国作为一个航运大国,2013年中国海员数量已达65万人,承担着我国93%的外贸运输任务。同时,中国亦是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目前约有10万人次的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并且每年以7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8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正式生效。中国于2015年11月12日递交批准书,公约从2016年11月12日起对我国生效,这一举措对中国海员和海事劳工的权益保护,和中国海运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履行该公约,是否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公约执行,切实保障海员权益,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2.重视“海上人权”:MLC 2006 履约的意义

2.1 中国航运业发展的要求

重视海上人权,不仅是国际上的倡议,亦将对中国海运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正如倡议所言:“人权问题在海上应与陆上保持一样。”保护在海上进行活动的人们的权益,与在大陆上活动的人们具有同样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的忽视和缺少关注,让航运行业的工作环境无法保障,衍生出大量问题:海员被遗弃和遣返财务担保问题,海员被俘虏的营救问题,海上的奴隶制度问题等。建立海运业的人权保护框架,提高海上人权意识,推动MLC 2006的履行和建立在中国的相关责任制度,对推动海上人权保护,保障海员及海事劳工,对发展航运业的自身都有重要的作用。

2.2 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责任所在

中国的世界航运大国地位,亦要求其对海上人权这一倡议引起重视。与全球其他国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组织,国际商业团体,民间非政府组织,学术和个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团结全球国家对海上人权问题的保护,加强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力量。中国既有大国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2.3 与国际接轨,完善国内保障海员人权机制

“海上人权”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各个国家、地区广泛参与的保障海上进行活动的人们的权益的新兴议题。其中,涉及对海员人权保护的MLC 2006是对“海上人权”保障的重要环节。不少国家及地区加入了该公约,并积极地维护海员的权益做出贡献。丹麦、韩国、希腊、菲律宾、英国、欧盟等国家都加入了该公约,并积极地回应公约的要求,在自己的国家做出相应地改变,促进公约的有效履行。

3.有关海员权利保障的立法在我国的现状及问题

3.1 MLC 2006在国内转化适用程度不足的问题

根据“条约必须信守”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我国海商法第268条可知,国际公约应优先于国内立法适用,有保留除外。我国加入MLC 2006 且并未对该公约提出保留,则我国应全面履行该公约。然而,MLC 2006在国内立法转化适用上有偏差,在海员上船工作的最低要求、海员就业条件等方面,MLC 2006的要求高于现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导致MLC 2006在我国转化适用不彻底,不完整,无法切实全面履行该公约。

3.2 缺乏专门保障海员权益的法律

就我国现行与海员相关的法律法规而言,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船员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是国内主要对海员职业保障进行的法律法规,但他们与适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要求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海员或船员的专门法律。《船员条例》属于行政法规,《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此二者的法律适用位阶低于法律。若相近法律与《船员条例》或《管理办法》冲突时,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有利于保障特殊群体的法规或部门规章则无法适用。这样不利于保障海员群体的“体面劳动”,也无法切实履行MLC 2006。为了能更好对MLC 2006履约,我国在关于海员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必须修改,并设立专门的船员法,保障海员权益。

4.以MLC 2006履约为契机,完善我国海员“海上人权”保障机制的对策

4.1 切实履行MLC 2006

在MLC 2006已生效的大环境中,其在海员权益保护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一是其规定给予海员“体面劳动”,即要求提升船员待遇,使他们获得体面工作环境; 二是其对海员劳动建立了检查与监督机制,这主要反映在ILO会定期对履约国海员的劳动进行监察,这就要求履约国在国内建立自己的海员劳动监察机制;三是其落实了海员维权途径,即建立海员投诉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如若海员在船上遇到有问题要进行投诉,船员可在船上和向主管机关提出投诉的程序和途径。若是海员在船上投诉的问题无法解决,可直接向海事劳工检查员或经授权的认可组织检查员,或向主管机关授权的海事副专员办公室官员提出投诉。四是完善三方机制平台。在这里三方机制即表示由政府部门,海员工会组织、船东协会三方组成的磋商机制,为了更好地聆听海员的需求与遇到的困难,平衡各方利益的而建立的对话平台。五是建立海员劳动纠纷处理机制。endprint

4.2 对“海上人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的进行理论探讨

“海上人權”是现在国际上被独立提出倡议和被国际组织广泛应用到保障海上活动的人或团体的权益的概念,但对中国法律体系乃至中国人权保障体系来说,一直以来漠视在海上活动人们的权益保障,“海上人权”概念是一种新型的保障方式我们通过对在生效的MLC 2006下海员权益保障的的研究,对基于该公约的海员人权保障在中国的实行的实效性进行评价;对“海上人权”保护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海上人权”在中国开展的理论依据进行完善;对以后“海上人权”保障体系在中国运用到其他海上活动的人或团体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参考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地区,为“海上人权”在中国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实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4.3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海上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MLC 2006是国际劳工组织对海员权益保障在中国的体现,也是对中国海员的权益保障的重要突破,同时中国人权向海事领域迈出重大一步。通过履行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协商后取得共识的MLC 2006,在中国对海员权益的保护,可以填补中国在“海上人权”的空白。对中国“海上人权”的探索,和中国“海上人权”理论的完善,并且通过中国在MLC 2006下保障海员权益的经验,有助于国际劳工组织更好构建全球性的海员权益保障体系。通过履行该公约,提高对海员“海上人权”的切实保护,弥补中国在海事领域一直以来对人权的保障的缺失,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指导方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完善中国海上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5.结语

尽管我国目前没有“海上人权”这一概念,但以MLC 2006履约为契机,认识并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的“海上人权”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上人权保障制度,更好地为海员,以及其他海上活动的人或团体提供法律保障,这是建设海洋大国,海洋强国的本质要求。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国华,孙誉清,《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国内适用问题研究[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3,24(3):24-32.

[2]佟尧,现阶段我国批准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可行性研究[J].法制博览(中月刊),2014,10(中):323.

[3]郭萍,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带来的影响与应对[J].世界海运,2014,225(37):20-35.

[4]毛洪鑫,海事劳工履约的难点分析及对策[J],中国海事,2013,7:19-23.

[5]柳蕾,中国海员权益保障机制研究-以中国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4,6(中):176-178.

[6]邵帅,郭萍,维护海员权益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从部分国家和地区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角度[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2(1):115-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员劳工海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盼望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盼 望
目击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全球高级海员达137万 供求缺口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