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2017-09-13 08:54纪晓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纪晓军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作文教学经常被边缘化,甚至是到了被忽视的地步。教师怕教,学生怕写,久而久之,教师对作文失去了耐心,学生则是丧失了写作的信心,结果则是无为而终。教师要真正读懂新课标精神,领会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备课要制定具体可行的作文计划、写作进度;教师批阅、点评要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指导批阅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66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论是平时测评还是中考,作文考查都占据着半壁江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初中作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的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有随意性却无可持续性

教师没有系统有序的作文教学犹如航行在大海中的小船,找不到方向,看不到目的地。学生写了不少作文,收效甚微。初中作文写什么?怎么写?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写作的流程,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从而才能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写作计划与训练进度。没有研究单元写作训练的目的,简单布置一篇作文,忽略了作文的针对性训练。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不关注单元写作的要求及提示,信马由缰地随意写一篇风马牛不相及的作文,没有训练目的,没有训练指导,没有训练的点评等。

二、教师的批阅缺乏针对性,简单粗放、模式化

“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个别教师总是以此为借口淡化作文批阅,所以就忽略了这一环节,粗略地浏览,象征性地点评,批阅简单粗放、模式化。这样的作文训练,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优点,教师往往发现不了,学生就可能失去一次被教师认可、表扬的机会,对于自己写作的进步学生也无从知晓。因而,学生也不能确认自己哪些地方值得继续发扬下去。同时,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凭着想当然去判断,往往是“相差千里”,最终,教师的点评只能是流水线式的评语,没有实际意义,作文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固然也很难从教师的批阅、点评中受益。

三、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情不真意不切

学生生活经历少,生活天地狭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成为不少学生的全部。因此,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从生活中获知,没有生活,学生就无从谈起“情”字。没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学生就难以构筑一篇内容真实、情感丰富的作文;没有亲身经历的故事,学生也就难以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大多数学生阅历少,情感世界是苍白的,甚至是空白一片,特别是留守学生对于亲情的理解更是朦胧的、肤浅的,甚至是“颠倒”的。

四、中考作文“误导”师生写作的方向

中考作文是一个指挥棒。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总是受中考的影响,不论是备课还是写作训练很少考虑学生写作的学情与兴趣,总是千方百计地备战中考。研究每一年的中考满分,琢磨满分作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海量阅读今年来的满分作文,希望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中考满分作文的影响下大幅度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写情”,没有打好写作的基础,就盲目地模仿,其结果与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最终作文写作水平没有提高,反而失去了自我,甚至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

针对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真正读懂新课标精神,领会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了解其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定会充实而又充满着诗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下:(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写日常应用文,根据生活需要。(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2. 教师备课要制定具体可行的作文计划、写作进度

3. 教师批阅、点评要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

作文批阅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批阅,教师才可以评判出学生作文的好坏,发现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写作现状,从而诊断出其病症,才能在下一阶段“对症下药”,学生才会明白在写作中该写哪些内容,不该写哪些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教师点评切不可千篇一律,甚至是全盘否定式点评,这样的结果只会伤害了学生写作的自尊,扼杀了学生仅有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4. 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变学生写作的习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写起,从“乡土味”写起,要写有些有肉的作文,要写真人真事真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把观察的人、景、物写出来就会细致;把经历的事叙述出来,就会真切;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就会感人。不追求脱离学生生活的“高大上”式作文,也不寄希望于“短平快”式的写作训练及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真实的故事中发现真善美,感受到关爱与被关爱,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1)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是不断积累、反复训练的过程。学生要想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真实而朴素的生活经历。学生如何才能够积累基本的词汇、优美的句子?只有通过课堂内外的大量阅读,学生才会了解更多的事,掌握更多的词语,积累优美的句子。真正让读书成为写作的前提,以读促写,使读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写是读的目的,我们要选择好的书籍,借鉴其写作方法与技巧,最终才能写出具有亮点的作文。只有在读的基础上不断地写,才有可能酝酿出佳作。作文是写出来的,只读不练犹如赵括的“纸上谈兵”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

(2)有效指导

作文犹如击剑运动,必须在教练的指导下稳扎稳打,最终方可一剑封喉。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必不可少。下面以记叙文为例来谈谈作文的指导:

①作文必须有一个好的开篇。“好的开始,是成功了一半。”作文也是如此,开篇的新颖靓丽,会增添文章的亮点,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使文章锦上添花,亦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③细节关系着作文的好坏。作家池莉曾经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无论是名著还是优秀的作文都少不了细节描写,感动我们的不是名著的每一个章节,往往却是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

④写出事件的波澜。“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对于事件的叙述如果是平铺直叙,读来没有情趣;叙事跌宕回环,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需要积累、运用和提升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多读书,多练笔,勤于探究作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在指导上下工夫,循序渐进,就会找到初中作文教学的“捷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勤于观察、勤于体会,学生才会有事可写,才能有情可抒,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