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下君臣关系实质”微探

2017-09-13 14:16夏念道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儒家

夏念道

摘要:君主专制政体下君臣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有关“君臣关系实质”的表述,认为“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用“主奴关系”来概括古代君臣关系的实质是不确切的。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微探。

关键词:君臣关系;君主专制;儒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11

君主专制政体下君臣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近期在高二历史选考复习中注意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有关“君臣关系实质”的表述,认为“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奴说”的观点。事实上,学术界对该观点的质疑从未消停过。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认为中国皇帝“虽高居上位,却不能擅行专制……不能以专制国家称之”,认为官员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提出,君主对大臣绝对掌控并形成“君主专制”仅仅是满清时期,更长的时间期内,官员权力还是比较大的;今人侯旭东教授研究认为,“君主专制”的论断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德以来西方人对东方的偏见。

笔者认為,尽管在古代政治体制下,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臣权对君权并非无所制约,官员对君主也不完全惟命是从,“君主专制政体下君臣关系实质之主奴说”的观点并不确切,值得商榷与微探。

一、君主对官僚系统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与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不同,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大一统帝国。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复杂万端的事务,虽然使古代中国很难像城邦那样较早推行民主制,但也使君主一个人无力直接应对各种事务。因此,秦汉时期即已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官僚体系,成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链条,君主发动国家机器离不开这个链条。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可知他对于君主独断一切的不现实性已有深刻认识。尽管君主有最高决策权,但不征求大臣意见而盲目决策的情况不具普遍性;君主亲自决策的事务只能是国家事务的关键核心部分,大量具体事务自然是一个人鞭长莫及的。明朝时期,嘉靖皇帝长期沉迷于道术而不亲自处理朝政,但整个国家机器可以保持正常运转,此类事例恰可以证明官僚体系的重要,体现君主对官僚系统具有依赖性。

官僚体系的重要性有也使得君主会说一些“君臣共治”之类的话来笼络大臣。汉高祖刘邦曾说:“(吾)与天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宋太祖赵匡胤说得更直接,“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我们并不能仅根据皇帝此类言论就轻易得出结论,认为古代政治真的是“君臣共治”,对臣权进行夸大。但至少可以得出:古代君主会用“君臣共治”的高调来对大臣进行笼络,以提高大臣对政权、对自己的忠诚度和向心力,说明君对大臣、对臣权不敢小觑。

那么,古代官员如何看待君臣关系,从而给自己一个定位呢?韩愈在《送李愿归盘古序》中说中央高级官员是“佐天子出令”的人;在《祭鳄鱼文》中说自己作地方官潮州刺史是“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可知,官员心中认同的君臣关系是委任、被委任关系,绝不以奴才自居。从君主手中接过权力,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使古代官员的家国责任感、政治追求和忠君报上的感恩之心糅合在一起。宋濂《阅江楼记》中“忠君报上”,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类的话语正是这种心态的流露。知识分子把从政、得到君主赏识作为施展政治抱负、实现个人理想的必要途径,在君主面前,坚守独立的人格,而奴才在主子面前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二者不可混淆。

二、尊重与礼敬大臣是常态

君权在一定程度上对臣权有依赖性,因此古代君主为巩固统治会采取尊重和礼敬大臣的态度。诚然,古代随意杀戮大臣的暴君不绝于史。

《晋书》记载暴君苻生“杀戮无道,常弯弓露刃以见朝臣,锤钳锯凿备置左右”。但此类史料的可信度与代表性均需仔细辨析:一方面,正史为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所修撰,难免对胜利者极力美化,对失败者昼量丑化、甚至妖魔化;另一方面,此类暴君是极少数,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是君主进行自我约束和大臣谏诤时引用的反面教材。另有一些史料记载则相反,似乎有的君主对大臣像亲朋亲切。唐太宗李世民“燕见卫公,常呼为兄,不以臣礼。初嗣位,与郑公语恒自名” ,对大臣李靖、魏征都像朋友般亲切。宋太祖赵匡胤在一个雪天造访赵普家,君臣讨论国家大事,“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像家人般亲切。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古代君臣关系真的犹如亲朋般,因为这样的例子也是少数,是当时的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折中结论:古代的大部分君主以随意杀戮大臣的暴君为反面教材,以君臣相得的贞观君臣为范例,处于二者之间,以尊重、礼敬的态度对待大臣。和西方现代社会注重契约,按规定好的“权利”和“义务”来处事、为人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侧重礼仪礼法、道德情感,简单地用“人治”两个字来概括容易造成理解的偏颇,笔者赞同费孝通先生“礼治”的说法。对于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礼仪、道德熏陶的皇帝以及官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他们默认与遵循的相处规则。尽管这种规则有时候会被君主打破,但毕竟是君臣关系的一个准则和框架,起到一定导向、约束作用。因此,“君臣关系主奴说”有失偏颇。

三、君臣均需遵守儒家道德规范

长期以来,学术界将儒家思想视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这种观点显然具有一定偏颇。儒家思想的约束对象不仅有臣民,也有君主。儒家思想主导下社会习惯、思想观念、舆论舆情,均对君主有一定程度制约。宋人沈括《续笔谈》中记载“太祖皇帝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间,再问如前。普对曰:‘道理最大”。君主循着当时人认为符合道理的规则行事,官员是支持的;君主若与当时主流观念相背,官员就并非一概唯唯诺诺了。尽管朝廷中不乏取媚谄谀者,但那是被批判唾弃的对象;尽管大臣对皇帝不合理的决策进行抵制不一定总是凑效,但将皇帝视为为所欲为就夸大了。汉高祖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立自己最喜爱的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周昌反驳道“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让刘邦畏惧的绝不是周昌个人,而是官僚体系及其背后的皇位继立观念。即使在高中课本定义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明清时期,明神宗万历皇帝一直想废掉太子朱常洛,立自己喜爱的福王朱常洵为储君,但在大臣们极力“争国本”的努力下,始终没有遂愿。不唯立储,其他事务,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古代谏诤制度的作用,主要是在君主违背当时“道理”的情况下,由官员通过劝谏的方式,使之重回“道理”的轨道。

儒家思想对君主有一整套完整的规范要求,教化为政者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以仁爱之施政,同时也教化民从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遵纪守法;要求在上位者勤勉,以仁爱之心待下、施政;在下位者尊敬上级,待上级以忠信;做父亲的要疼爱教育子女;做子女的要孝顺父母;做晚辈的要孝顺、敬重长辈。该思想对充当各种角色的人都做了完善的要求,并非只要求臣子、民众、晚辈,而是双向要求。儒家思想下的大臣官员所忠于的不是君主个人,而是一种理念。君主也有一套应遵守的规则规章,权力只是其外在的表现,而自身的修身修德才是内驱力。所谓“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儒家思想视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将官员视为毫无原则和人格的奴才,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并不符合。

中国古代官僚系统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链条,为君权的实现所不可或缺;在礼治社会的秩序下,君主一般尊重与礼待官员,官员对君主的决策不是盲目服从;儒家思想是一种对君主、大臣进行双向要求的思想体系,是君臣均需遵守的道德规范,不能简单视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因此,简单地用“主奴关系”概括古代君臣关系的实质就是不确切的。“主奴关系”仅是君臣关系中的一种,正如郭隗先生归纳的:“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认为这四种君臣关系始终是并存的,并没有一种单纯的形式。我们应在进一步充分搜集与辨析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制度约束与君主个人素养,得出对古代君臣关系的准确认识,并用确切的学术话语进行表述。君臣关系既受制于制度也取决于个体。本文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是对笔者的鼓励。

参考文献:

[1] 高华平.论语集解校释[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2] 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J].近代史研究,200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基本焦虑下的“道”之争夺战
试论中国古代音乐的艺术精神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儒家思想衰落对魏晋文学的影响
切磋琢磨,乃成君子
《刺客聂隐娘》电影镜头语言中的价值传播
茶道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