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患病率与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的相关性

2017-09-14 08:1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周病牙周炎

王 涛 贺 平 薛 鑫

(大连市口腔医院外科,辽宁 大连 116011)

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患病率与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的相关性

王 涛 贺 平 薛 鑫

(大连市口腔医院外科,辽宁 大连 11601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牙周病患病率与空腹血糖(FPG)及总胆固醇(T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3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其牙周状况展开检查,总结牙周病患病情况;采集样本对患者FPG、TC、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等展开检测,分析牙周病患病率和FPG、T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共201例出现牙周病,患病率为90.1%。单因素分析发现,TC、TG、FPG水平、病程、BMI、性别均为牙周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分析,BMI、TC与FPG为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牙周病患病率和FPG、TC为正相关。结论老年DM患者牙周病患病率和FPG、TC密切相关。

糖尿病;牙周病;血糖;总胆固醇

牙周病在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常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受损,属于慢性的破坏性炎症疾病,是造成牙齿移位、松动、脱落乃至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1〕。牙周病发病不仅会受牙石、病斑等因素影响,同时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与牙周病发病之间也有一定关联〔2〕。研究发现,两者间互相影响,对于彼此而言均为高危因素〔3,4〕。与非糖尿病(DM)患者相比,DM患者发生牙周炎的概率升高1~2倍〔5〕,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目前并不清楚。本文分析老年DM患者牙周病与空腹血糖(FPG)及总胆固醇(TC)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223例老年2型DM(T2DM)患者,男137例,女86例,年龄60~76〔平均(67.5±6.6)〕岁;DM病程12~34〔平均(22.1±5.7)〕年。纳入标准: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可配合口腔医师完成资料收集、口腔探查、全身健康状况检查等。排除标准:①因全身健康状况或其他原因无法实施口腔牙周情况检查;②近6个月有大剂量激素及抗生素应用史;③全口牙列缺失者;④近6个月内有牙周治疗史者;⑤有重大全身系统严重并发症或甲亢患者。

1.2方法 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均由2名固定的口腔资深医师展开检查,由2名实习医师做记录。将4名成员分成2组,在参与研究前先统一培训,对器械统一检查,制定统一的判断标准,展开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高于0.8。

1.3牙周检查方法 根据WHO所制口腔健康检查方法〔6〕,将全口牙列分成6个区段(各区段要有至少2颗牙齿),对各区段中每一牙齿的6个位点(舌、颊侧的远中、中央、近中位点)展开检查。探查时,向牙周袋或龈沟内轻缓送入牙周探针,保持探针平行于牙长轴并与牙根贴紧。顺龈沟自远中移动向近中,以短距离颤动感受龈下牙石,查看有无牙龈出血。结合探针刻度对牙周袋深度进行观察。记录菌斑指数、出血指数与牙周探针深度,查看有无牙周附着丧失,根据社区牙周指数〔7,8〕对牙周病进行计分。

1.4全身健康状况检查方法 按照患者病历中的体检报告,获得患者TC、FPG、甘油三酯(TG)数值,根据身高与体重测量结果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查阅患者血压记录,调查患者有无牙周病家族史。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及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显著差异判定标准,评估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纳入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性行Pearson。

2 结 果

2.1老年T2DM患者牙周患病情况 223例老年T2DM患者中共201例(90.1%)出现牙周病。其中牙周袋39例(17.5%),牙龈出血55例(24.7%),牙周附着丧失32例(14.3%),牙周炎75例(33.6%),其中以牙周炎占比最高。男性患者牙周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且男性以牙周炎为主,牙周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老年T2DM患者牙周患病情况〔n(%)〕

2.2T2DM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家族史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经单因素分析,TC、TG、水平、病程、BMI、性别不同分层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Logistic回归分析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FPG、TC与BMI是老年T2DM患者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见表3。

2.4相关性分析 牙周病患者FPG〔(7.3±0.8)mmol/L〕、TC〔(8.5±0.6)mmol/L〕水平明显高于无牙周病患者〔(4.7±0.6)mmol/L、(4.8±0.7)mmol/L,t=14.783,P=0.000;t=27.001,P=0.000〕。牙周病患病率和FPG正相关(r=0.924,P=0.000),与TC正相关(r=0.931,P=0.000)。

表2 T2DM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史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牙周病主要包含牙周炎、牙龈病。牙龈病一般不会导致深层牙周组织受到影响,且不会形成牙周袋,经口腔健康教育、手术治疗、将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多数患者可痊愈,牙周组织生理形态也可得到恢复;牙周炎是因牙龈炎症扩大,导致深层牙周组织受到影响,极易造成牙周袋和炎症,导致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等,即使展开系统牙周治疗,患者牙周组织结构也很难恢复健康。

近年研究显示,与非DM患者相比,DM患者发生牙周病的概率明显升高〔9,10〕。老年DM患者机体长期保持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血管、心脏、眼、肾脏等多种组织发生慢性损害,最终可造成诸多器官损伤,引发严重并发症。牙周炎为T2DM的易感因素,对牙周炎治疗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11,12〕,而DM可导致牙周病发生风险增加。与此同时,阳琰等〔13〕研究显示,糖脂代谢和DM合并牙周病有一定关联。本研究显示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有效控制,调节TC水平,有助于减少老年T2DM患者牙周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这对于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虽然牙齿松动及脱落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但也要警惕这一现象是否为DM造成。老年DM患者牙周疾病多见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14〕,这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患者口腔免疫力大幅降低,同时DM患者在牙齿四周容易出现大量牙石沉积,因此牙龈极易出血或红肿等。临床研究〔15〕证明,DM导致机体出现的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细胞外液扩张,以致构建起高滤过状态,导致患者牙周组织、外周细胞的毛细血管不断扩张,毛细管壁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因此毛细血管壁上常会有大量的血浆蛋白沉积,血管壁发生进行性增殖或玻璃样改变,造成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合,最终可导致患者牙周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另外,DM造成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基底膜厚度增加等,可能也是因早期动力学紊乱造成的。若早期患者表现出微循环静脉压升高,血浆蛋白不断漏出并在管壁上沉积,同时静脉压的升高导致基底膜厚度不断增加,微血管变化可造成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量降低,导致组织营养不足,因此牙周组织在应对不良刺激时更易遭受损害,在受损之后恢复难度较大,这也是血糖控制不佳导致DM患者牙周病患病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

蒋少云等〔16〕研究指出,牙龈中的卟啉单胞菌胞壁脂多糖可对牙周组织细胞提供刺激,使之大量合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介素(IL)-1β,而这些炎症介质与内毒素进至血液循环或深层组织之后,可导致脂肪代谢发生变化。黄杨河等〔17〕在研究中发现,高脂血症可导致炎症介质(TNF-α、IL-1β)释放水平增加,抑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转移生长因子β1与血小板衍生化生长因子等炎症介质形成过程,而这可能会使患者牙周组织对代谢产物及细菌的抵抗能力大幅降低,导致牙周组织遭受破坏,受损组织的修复也发生延迟,因此患者发生牙周炎的风险大幅增加,牙周炎程度也会明显加重。然而,对于牙周炎和高脂血症之间是否为双向影响关系,目前还未得出一致观点。本研究显示,FPG、TC水平的升高是老年T2DM患者牙周病的易感因素。

1孙 瑾.牙周病的危害及预防保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7(b12):154.

2柴 琳,詹渊博,王婧男,等.8058例牙周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9):850-3.

3赵 旭,李 波,曲松滨.慢性牙周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2):274-6.

4邓林凯,李春洁,李 茜,等.牙周治疗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的系统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5):463-7.

5陈 蕾,苏 媛,倪 佳,等.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控制、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1):66-70.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5.

7Petersen PE.21世纪继续提高人类口腔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口腔卫生策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39(6):441-4.

8翁巧凤.中老年社区牙周指数评分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61-3.

9王洁琪,雷 蕾,卢嘉健,等.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34(6):636-9.

10曹采方.对牙周病和龋齿患病率的思考——如何解读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5):257-9.

11王 冠.牙周病治疗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效果影响的荟萃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12李 静.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9(4):131-4.

13阳 琰,高 琳,郝 涛,等.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糖脂代谢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1;40(5):443-4.

14廖雁婷,和 璐,李 蓬,等.北京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20(4):248-52.

15付秀立,赵 湜,毛 红,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标志物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9):92-5.

16蒋少云,魏丛丛,薛 栋,等.高糖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人成纤维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39(12):737-41.

17黄杨河,罗自维,李海滨,等.TNF-α、IL-1β通过PKA通路诱导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力生长因子表达〔J〕.医用生物力学,2014;29(3):276-80.

〔2016-04-03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王 涛(197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研究。

R587.1

A

1005-9202(2017)17-4250-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038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周病牙周炎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牙周炎是根本治不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