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因素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检测颅内压准确性的影响

2017-09-14 08:10刘雪芳杜继臣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测量方法差值传导

刘雪芳 杜继臣

(辽宁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神经内科,北京 100049)

年龄因素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检测颅内压准确性的影响

刘雪芳 杜继臣1

(辽宁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神经内科,北京 100049)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FVEP-NIICPM) 与腰椎穿刺技术检测的差异及年龄因素对应用FVEP-NIICPM技术检测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神经科诊断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行腰椎穿刺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50例,将年龄分3组:18~40岁为青年组(47例);41~65岁为中年组(56例);66~80岁为老年组(47例)。应用FVEP-NIICPM技术检测受试对象的颅内压,之后立即行腰椎穿刺并记录脑脊液初压。结果FVEP-NIICPM检测值与腰穿颅内压测量值有显著差异(Z=-3.793,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应用FVEP-NIICPM得到的检测值与腰椎穿刺测得的颅内压值存在正相关(r=0.867,P=0.001)。不同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种类患者应用FVEP-NIICPM技术与腰椎穿刺技术测量的颅内压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FVEP-NIICPM技术与腰椎穿刺技术测得的颅内压值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所测数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两种方法所测得颅内压平均值绝对差值仅为5.5 mmH2O,基本反映颅内压的实际情况不影响对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年龄因素对FVEP-NIICPM技术测量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年龄;颅内压;腰椎穿刺

颅内压增高分为急性和慢性,及时了解并且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能够反映从视网膜到枕叶皮视觉通路的完整性。相关研究显示,FVEP的N2波潜伏期与颅内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基于该结论,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FVEP-NIICPM)技术得的推广应用〔2〕。但目前学术界对FVEP-NIICPM检测颅内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尚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影响神经传导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是年龄〔3〕。年龄增长过程中身长增加的同时,神经传导通路增长及生理性老化诱发机体神经纤维的轴突变性或节段性髓鞘脱失导致潜伏期延长,影响检测准确性〔4〕。本研究探讨FVEP-NIICPM技术检测患者颅内压的准确性及年龄因素对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10月30日航天中心医院神经科诊断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行腰椎穿刺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50例。排除由于患者不合作等因素使得测量不准确;患双侧视觉通路压迫的相关疾病;肝功能明显损害,尿毒症,严重酸中毒,以及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严重白内障等明显影响视力的疾病者。将受试人群按年龄分3组:18~40岁为青年组(47例);41~65岁为中年组(56例);66~80岁为老年组(47例)。青年组男28例、女19例,平均(30.95±6.53)岁;中年组男31例、女25例,平均(53.58±5.17)岁;老年组男25例、女22例,平均(71.95±4.82)岁。3组性别比、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无创颅内压测试方法 使用名希医疗MICP-Z80型颅内压无创检测分析仪,受试者准备接受检测时全身放松,取仰卧位。电极安放位置:前侧上:在头部的发际线中点;前侧下:眉心上线的中点;后面:枕骨粗隆上两指,左右相隔三指宽。嘱被测试患者轻轻闭眼,并给被测试对象戴上发出激光的眼罩,开始进行颅内压测试。FVEP记录:机器自配记录程序记录波形,选择N2波,记录患者颅内压状况。间隔5 min连续测量3次,颅内压取3次测量平均值。

1.3腰椎穿刺检测方法 被测试对象取侧卧位,保持背部与所在床面呈90°。操作者确定穿刺点后可根据患者状况选择进针位置(可上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给予穿刺点局部麻醉,行腰椎穿刺,可见脑脊液流出,测量脑脊液压力,对颅内压未明显增高的受试对象做Queckenstedt试验判断是否存在梗阻。

1.4记录与分析 严格按照MICP-Z80型颅内压分析仪说明书进行操作,结合实际状况正确选择N2波,使用检测仪自带记录仪记录结果;N2波的判断方法:从坐标左侧数第2个波为N2波,双侧有明显的波谷,波峰较大等特点。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FVEP-NIICPM与腰穿检测颅内压的关系 FVEP-NIICPM检测的颅内压〔平均(171.9±54.1)mmHg,中位数155 mmHg,四分位数间距67 mmHg〕与腰穿测量值〔平均(177.4±52.7)mmHg,中位数165 mmHg,四分位数之间距63 mmHg,差异显著(Z=-3.793,P=0.001)〕,见表1。FVEP-NIICPM检测值与腰椎穿刺测得的颅内压值做相关性分析,散点图及拟合曲线见图1。两种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867,P=0.001)。

2.2不同年龄组用两种测量方法测得颅内压差无创值-腰穿值的关系 年龄因素对两种测量方式的差值无显著影响(χ2=5.74,P=0.057)。见表1。

2.3不同性别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颅内压差值的关系 性别对两种测量方式的差值无影响(χ2=0.857,P=0.355)。见表2。

2.4不同疾病研究对象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颅内压差值的关系 不同疾病诊断对两种测量方式的差值无影响(χ2=8.45,P=0.076)。见表3。

表1 不同年龄组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差值比较(mmHg)

图1 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值相关性

表2 不同性别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差值比较(mmHg)

表3 不同疾病诊断组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差值比较(mmHg)

3 讨 论

颅内压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腰椎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颅内压的技术,但是一项有创检查,并且操作相对复杂,FVEP-NIICPM被认为是较能客观反映被测试对象颅内压情况的无创技术之一。但是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尚有争议,有报道年龄因素是影响神经传导的重要因素之一〔5〕,但目前尚无年龄因素对FVEP-NIICPM检测颅内压可靠性和准确性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中两组数据可基本反映颅内压的客观水平,FVEP-NIICPM检测患者颅内压可对临床治疗发挥指导作用。影响神经元信息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是年龄。人体成年以后随年龄的增长神经传导速度开始轻度下降,大约年龄每增加10岁传导速度下降0.5~1.8 mA,当年龄达到60岁以后神经传导速度会显著下降,老年人通常传导较慢〔6〕。本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因素对FVEP-NIICPM技术测量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1Case JL,Arruda JE,van Wormer LA.Modeling cyclic variations in sustained human performance as measured by reaction time and the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2〔J〕.Int J Psychophysiol,2016;101(1):43-9.

2Chen Z,Wang R,Wu J,etal.Low-dose carbon monoxide inhalation protects neuronal cells from apoptosis after optic nerve crush〔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6;469(4):809-15.

3Fix ST,Arruda JE,Andrasik F,etal.Using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pilot investigation〔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5;30(1):72-9.

4Wang R,Wu J,Chen Z,etal.Postconditioning with inhaled hydrogen promotes survival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a rat model of 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Brain Res,2016;1632(2):82-90.

5Chien JY,Sheu JH,Wen ZH,et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4-(Phenylsulfanyl)butan-2-one on optic nerve crush model in rats〔J〕.Exp Eye Res,2016;143(2):148-57.

6Yang W,Liu TT,Song XB,etal.Neuregulin-1 protects against acute optic nerve injury in rat model〔J〕.J Neurol Sci,2015;357(1-2):157-66.

〔2017-04-25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152027)

杜继臣(1971-),男,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病学研究。

刘雪芳(1984-),女,硕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

R741

A

1005-9202(2017)17-4360-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093

1 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测量方法差值传导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航空发动机推力测量方法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关注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基于应变原理随钻钻压测量方法研究
自由风扇声功率级测量方法与测量不确定度
一种星上微振动引起像移量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