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

2017-09-14 08:10裴秋萍李声岳张燕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咽鼓管鼓膜中耳炎

裴秋萍 李声岳 张燕平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

裴秋萍 李声岳 张燕平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单耳。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随访6个月后,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调查问卷(ETDQ-7)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评分,并对比Valsalva测试(捏鼻鼓气法)、整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ETDQ-7、Valsalva测试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听力水平,安全性较高。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中耳非化脓性炎性外科疾病,病因复杂,主要认为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学说、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情况有关,其中最主要致病因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1〕。目前,国内外医学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手段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根据患者具体病症采用规律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及咽鼓管治疗、内镜治疗、鼓膜治疗、乳突手术治疗等手术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病情〔2〕。但保守治疗起效较慢,治疗时间长,疗效欠佳,鼓膜治疗创伤较大;咽鼓管与内镜治疗创伤相对较小,准确性、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3〕。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单耳。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4〕;②年龄≥60岁;③无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系统及重要脏器疾病;④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化脓性中耳炎;②存在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及重要脏器疾病者;③存在鼻息肉、鼻咽部肿物、鼻甲肥大、鼻中隔重度偏曲及扁桃体肥大>Ⅱ°患者;④存在先天性疾病、严重感染性或全身性疾病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⑥依从性较低或因自身原因无法完成研究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8〔平均(69.3±6.2)〕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1.9±0.4)年。研究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8〔平均(69.5±6.1)〕岁;病程4个月至4年,平均(1.8±0.4)年。两组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指导患者将患耳朝向手术实施者,术前用75%酒精行耳道消毒,实施局部麻醉,通过外耳道置入0°耳内镜,于监视器直视条件下实施手术操作;于鼓膜前下象限做弧形切口,将鼓膜切开1.0~1.5 mm,切开操作时注意深度,避免损害鼓室黏膜,应用吸引器将鼓室中黏液吸净,后用适量地塞米松冲洗鼓室,于鼓膜切口位置放入T形通风管。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采取仰卧位,抬高头部30°,行经口插管静脉复合式麻醉,利用地卡因与1‰肾上腺素对双侧鼻腔黏膜进行收缩,效果满意后,利用0°鼻内窥镜引导找到咽鼓管咽口,在咽鼓管咽口置入角度适当的导入器械并固定,后用植入器将球囊扩张导管送至咽鼓管腔。对卡锁调节器进行固定后慢慢加压,压力应达到水压表的10个压力单位,给压持续2 min。卡锁打开减压后,将植入器、导管撤出,并将鼻内镜退出,完成手术。术后为预防感染,两组均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3 d,术后随访6个月,指导患者定期行门诊复查,3~6个月后T形通风管能自行脱出,若6个月后通风管未脱出可入院取管。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咽鼓管功能评分、Valsalva测试(捏鼻鼓气法)、整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①咽鼓管功能:应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调查问卷(ETDQ-7)进行评估〔5〕,包括耳痛、耳受压感、听声朦胧感、鼻炎或感冒时耳相关症状、耳响铃声、耳闷胀感、耳水泡声7项内容,每项用1~7分7级评分法判定严重程度,总分49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耳不适感越严重。②Valsalva测试:由患者自主测评,运用1~7分7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捏鼻鼓气难度越大。③整体临床疗效:治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鼓膜恢复正常,活动恢复良好,咽鼓管恢复通畅,患者听力达到病发前水平或正常,声导抗检测显示为A型鼓室曲线;显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显著,鼓膜恢复接近正常,咽鼓管恢复通畅,患者听力水平提高≥15 dB,声导抗检测显示为A型或As型鼓室曲线,未恢复至病发前水平;好转,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鼓膜恢复接近正常,咽鼓管功能得到改善,患者听力水平提高<15 dB,声导抗检测显示为As型鼓室曲线;无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咽鼓管功能、听力水平无变化,声导抗检测显示为B型或C型鼓室曲线。④并发症:包括感染、分泌物增加、咽鼓管黏膜水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ETDQ-7与Valsalva评分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ETDQ-7、Valsalva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整体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治愈9例,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治愈6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11例;χ2=5.541,P=0.019)。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感染1例,分泌物增加2例;研究组出现感染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7.5% vs 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

表1 两组手术前后ETDQ-7与Valsalva评分比较分,n=40)

与治疗前比较:1)P=0.000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可发于任何年龄,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因未引起重视,导致病情不断进展,引起听力下降、持续性耳鸣及耳闷胀感等症状〔6〕。目前,临床医学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发机制、病因学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病程较长患者,传统的规律药物治疗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发展,但已无法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临床疗效欠佳〔7〕。

手术作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措施,术式表现多样化,应根据患者手术适应证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鼓膜治疗作为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侧重于经鼓膜将耳内积液引流,调节通气,减轻炎症反应,但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8〕。鼓膜置管术通过切开鼓膜、置入通气管,能对鼓室内积液进行长期引流,虽然分泌性中耳炎无法彻底治愈,相但关研究发现患者经鼓室置管术治疗后听力水平预期可提高4~15 dB,且听力水平改善效果能维持数年,多数患者听力水平未出现进一步损失,在维持患者听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9〕。但鼓膜置管术仅能引流鼓室积液、平衡气压,无法纠正咽鼓管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因症状反复出现需再次置管,而长期应用通气管可引发鼓膜硬化、永久性鼓膜穿孔、耳漏、局部鼓膜萎缩及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产生干耳不适,拔除引流管后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10〕。因此通过鼓膜手术治疗后能于短期内将中耳中积液清除,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彻底解决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反复发作,增加治疗次数,导致鼓膜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性创伤,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远期恢复。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作为新型微创手术,能于内窥镜直视条件下进行操作,能在咽鼓管狭窄处放置未充盈球囊,承担一定压力,通过加压使球囊膨胀,持续一定时间后,能持续扩大Rudinger软组织,扩张咽鼓管阻塞〔11〕。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如应用柔软的导管头端能预防组织受损,球囊选用半顺应性材质能提高扩张强度、柔软度,顺利进入狭窄咽鼓管,压力范围较为宽阔,利用专用导管推送装置能于鼻内镜引导下将球囊导管快速、准确的送入狭窄咽鼓管中〔12〕。但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价格高昂,球囊多为一次性应用,增加患者经济压力〔13〕。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提高听力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分析。

1孙漫漫,张 洋,秦兆冰.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6;24(4):343-7.

2Miller BJ,Elhassan HA.Balloon dilatation of the Eustachian tube:an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case series for those considering its use〔J〕.Clin Otolaryngol,2013;38(6):525-32.

3刘月红,庄惠文,吴 旋,等.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策略和疗效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5):591-5.

4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耳科组.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5.

5McCoul ED,Anand VK,Christos PJ.Validating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the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J〕.Laryngoscope,2012;122(5):1137-41.

6王 讯,沈 忱,杨玉衡,等.鼻内镜显像系统下咽鼓管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J〕.江苏医药,2015;41(15):1812-3.

7胡 明,马元煦,程 岩,等.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和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9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12-3.

8Martellucci S,Payliuca G,de Vincentis M,etal.Myringotomy and ventilation tube insertion with endoscopic or microscopic technique in adults:a pilot stud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5;152(5):927-30.

9Luo HN,Ma SJ,Sheng Y,etal.Pepsin deteriorates prognosis of children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who undergo myringotomy or 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gngol,2014;78(12):2250-4.

10李永奇,陈愈彬,尹根蒂.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5):610-4.

11韩开亮,孔 娟,宋忠云,等.鼻内镜下咽鼓管扩张导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例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5):19-21.

12肖 平,万仁强,符秋养,等.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6;22(2):135-8.

13Bast F,Frank A,Schrom T.Balloon dilatation of the Eustachian tube:postoperative validati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J〕.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2013;75(6):361-5.

〔2017-03-25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裴秋萍(1964-),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学研究。

R764.21

A

1005-9202(2017)17-4364-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095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鼓膜中耳炎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听不清,嚼软糖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