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2017-09-15 16:01陆勇良姚超永陈海健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充血性内酯小剂量

陆勇良,姚超永,陈海健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区,广东 高州 525200)

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陆勇良,姚超永,陈海健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区,广东 高州 525200)

目的 观察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BNP和E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BNP和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BNP和E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小剂量;螺内酯;心功能;效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高发于老年群体的一种心功能障碍疾病,是大部分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心脏重构、心功能逐渐减退,最后致死[1]。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过程复杂,疾病诱因较多,高血压、肺气肿、心瓣膜疾病、肺梗塞、冠状动脉硬等为常见的引发心脏病而造成心力衰竭的因素。各种神经内分泌 (如神经体液调节异常、交感神经兴奋、RAAS系统激活等)会加速心功能减退,造成心力衰竭恶化[1]。 研究[2]显示,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心肌纤维化有抑制效果,能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本研究观察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按住院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7例,女43例;患病时间3~14年,平均 (9.5±1.2)年;年龄52~78岁,平均 (67.5±3.4)岁。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患病时间4~12年,平均(9.2±1.5)年;年龄54~76岁,平均 (67.8±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无严重感染、精神病史、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入诊断标准[3];无房室传导重度障碍、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对治疗用药无相关禁忌症、严重过敏反应。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心瓣膜重度狭窄关闭不全;无法良好配合,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饮食干预、吸氧,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抗心衰,使用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洋地黄类 (地高辛、西地兰)、β受体阻滞剂类 (美托洛尔)、ACEI类 (福辛普利),同时使用利尿药 (呋噻米、氢氯噻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077,产品规格:20 mg,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1~2次/天,口服20 mg/次。用药2周后,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90天。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 (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评估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的内皮素 (ET)、脑钠肽 (BNP)水平变化。

1.4 指标评价 患者入院、治疗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放于抗凝管中,用离心机对样血进行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使用快速定量检测仪 (TRIAGE,美国)检测BNP、ET水平,采用双位点一步酶联免疫法,采用超声心电图测定心功能指标。查阅相关文献自制慢性充血性心衰恢复评测表[4]:治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心功能明显改善或几乎恢复正常;病情好转: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良好;有所恢复: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部分缓解,心功能有好转;无进展: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mm)观察组 100 31.5±4.2 65.9±7.1 38.4±4.1 57.8±5.4对照组 100 31.8±4.7 66.1±7.3 43.2±4.5 62.5±5.8 t 0.476 0.196 7.885 5.931 P>0.05 >0.05 <0.05 <0.05组别 n入院时 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mm)左心室射血分数 (%)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n,n(%)]

2.3 两组患者的ET、BNP水平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ET、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T、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ET、BNP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的ET、BNP水平比较 (±s)

组别 n 入院时 治疗后BNP(pg/mL) ET(ng/L) BNP(pg/mL) ET(ng/L)观察组 100 583.6±96.8 92.5±16.5 241.6±74.8 65.8±15.4对照组 100 586.3±98.4 91.7±15.9 324.7±53.8 74.3±16.8 t 0.196 0.349 9.019 3.730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若不及时控制病情、 改善心功能, 心力衰竭恶化可能致死。 研究[5]发现,多种因素参与疾病的发展,除血流动力学障碍外,醛固酮水平上升、血管神经调节不平衡、血管紧张素Ⅱ增加等神经激素系统长期过度激活均会导致心功能出现异常,最终引发疾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重点为合理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同时对RAAS系统进行基础调节。目前临床多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使用利尿剂、扩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强心剂等,其中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抑制心收缩力,延缓房室传导时间,改善心肌供血;而ACEI类药能阻碍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有扩血管作用,同时能抑制RAAS系统亢进,避免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但长时间使用会有醛固酮逃逸现象,降低治疗效果。研究[6]提出在常规治疗时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可加强对RAAS系统的抑制,改善患者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BNP、E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及BNP、E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表明螺内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BNP、ET水平。螺内酯为醛固酮拮抗剂,可有效降低醛固酮水平,改善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阻碍交感神经激活[7],同时对镁、钾有保护作用,可避免治疗期间出现高血钾、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研究[8]显示,BNP、ET水平与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BNP高水平表达会增加神经激素分泌,而ET高水平表达会增加心脏后负荷,检测BNP、ET水平可有效判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良好,心功能改善明显。

[1] 王利亚.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 [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63-1364.

[2] 陈娟.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42-43.

[3] 赵忠平.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557-2558.

[4] 林长煜.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51-52.

[5] 温照星.依那普利、呋噻米、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5例临床疗效观察 [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728-1729.

[6] 魏梅,刘永升,刘会英,等.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 2586-2587.

[7] 李梅,吴晓秋,李星阳.小剂量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对心衰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 [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48-149.

[8] 范顺娟,向阳,曾珠,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 [J].重庆医学,2014,43(14):1724-1726.

(责任编辑:何华)

Effect of Low-Dose Spironolacton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LU Yongliang,YAO Chaoyong,CHEN Haijian
(1stWard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epartment,Gaozhou People's Hospital,Gaozhou 5252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low-dose spironolacton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ow-dose spironolactone on this basis.The indicators of cardiac function, treatment effect,BNP and ET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5.0%of control group(P<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dicators of cardiac function,BNP and ET levels on admission between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indicators of cardiac function,BNP and ET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Low-dose spironolacton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as better treatment effect,and can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Low-dose;Spironolactone;Cardiac function;Effect

R541.6+1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9.1239

2017-02-27

陆勇良 (1985-),男,广东高州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冠心病。

猜你喜欢
充血性内酯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穿心莲内酯滴丸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香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