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及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2017-09-15 16:01宋艳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宋艳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广东 深圳518101)

间歇性及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宋艳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广东 深圳518101)

目的 对比间歇性及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8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Ⅱ组采用连续性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血清胆红素、粪胆素)、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间歇性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明显的效果,而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用于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间歇性及连续性蓝光照射;疗效;安全性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病症,多发于早产儿、体质较差的新生儿,一般发病时间为出生后2~4天[1]。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当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早产及应用某些药物时,可使血脑屏障开放或通透性增加,非结合胆红素可进入脑组织而发生胆红素脑病,严重时可损伤中枢神经,甚至死亡[2]。而保障新生儿健康的原则是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3]。 现今,蓝光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途径。然而首选是蓝光治疗,蓝光的波长是420~470 nm,直接照射黄疸新生儿,将脂溶性的胆红素变为水溶性的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进而降低了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4]。本研究分别应用间歇性及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比评价两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8例黄疸新生儿,均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59例。Ⅰ组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为1~27天,平均年龄为 (10.52±3.21)天;体重为2 248~2 857 g,平均体重为 (2 548±246)g。Ⅱ组中,男 32例,女 27例;年龄为 1~25天,平均年龄为 (9.74±3.86)天;体重为2 297~2 915 g,平均体重为 (2 512±264)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5];②血清胆红素高于281.21 μmol/L,粪胆素高于93.10 mg/100 g;③无肝功能障碍;④无因疾病需换血治疗,如过敏、溶血性贫血、呕吐等;⑤患儿监护人同意参与研究。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①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控制溶血现象;③病情严重者给予白蛋白;④注射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

钠)。Ⅰ组给予间歇性蓝光照射,将患儿放在双面光疗箱中进行照射治疗,光源距患儿的皮肤34~40 cm,8 h/次,间歇4 h,2次/天,光疗箱中需放置一杯水,维持光疗箱中的湿度,持续照射1周。Ⅱ组给予连续性蓝光照射,连续照射16 h/天,1次/天,持续照射1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1周后,检测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血清胆红素、 粪胆素) 及不良反应 (腹泻、 发热、 脱水、 皮疹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周后,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痊愈、显效、 好转、 无效四个等级[6]。 痊愈: 皮肤、 巩膜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恢复到正常水平 (<90 μmol/L),每天大便次数少于2次,且粪便中无红、白细胞;显效: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减轻,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 (>100 μmol/L),每天大便次数2~4次,且粪便中有少量红、白细胞 (<10个);好转:皮肤、巩膜黄染未完全消失,血清胆红素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每天大便次数超过 4次,且粪便中有红、白细胞 (>10个);无效: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水平、粪便检查均与治疗前无差异,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痊愈率 +显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粪胆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粪胆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 (±s)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Ⅱ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血清胆红素 (μmol/L) 粪胆素 (mg/100g)Ⅰ组 治疗前 286.65±33.24 93.10±21.24(n=59) 治疗后 42.54±10.78ab 164.49±20.68abⅡ组 治疗前 281.21±31.57 94.41±21.57(n=59) 治疗后 43.23±11.31a 160.84±19.57a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5% (9/59),明显低于Ⅱ组的37.29% (2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Ⅰ组的总有效率为 94.92%(56/59),与Ⅱ组的93.22% (55/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Ⅰ组痊愈 35例 (59.32%), 显效 21例(35.59%),好转2例 (3.39%),无效1例 (1.69%);Ⅱ组痊愈31例 (52.54%),显效24例 (40.68%),好转3例 (5.08%),无效1例 (1.69%)。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积聚过多未结合的胆红素引起的,而新生儿的肝脏未发育成熟[7],不能及时地代谢、排泄胆红素。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如围产因素、红细胞数量增加、ABO溶血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巩膜黄染[8]。研究[9]表明,胆红素水平过高会损伤患儿的听力及神经系统功能。因此,新生儿黄疸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近年来,临床首选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是蓝光照射。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指标 (血清胆红素、粪胆素),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粪胆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与粪胆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的总有效率为94.92% (56/59),与Ⅱ组的93.22% (55/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间歇性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明显的效果。两组,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5% (9/59),显著低于Ⅱ组的37.29% (2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间歇性蓝光照射优于连续性蓝光照射。两种照射方法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如发热、 腹泻、 皮疹、 脱水等[10],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核黄素,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保护好敏感部位,如眼睛、肛门等;补充水分并时刻观察患儿皮肤的颜色;发生青铜症时停止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间歇性和连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明显的效果,而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用于新生儿。

[1] 于晶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2):26-28.

[2] 王玉梅.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比较 [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347-348.

[3] 李学峰.间歇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J].当代医学,2013,19(22):110-111.

[4] 高玮娜.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J].吉林医学,2013,34(27):5586.

[5] 毛文英.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3):32-33.

[6] 刘冬容.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2,10(5):375-376.

[7] 宋俊玲.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J].北方药学, 2013,10(5):118-119.

[8] 张春根.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223.

[9] 霍志艳.间断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随机对照研究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6):58-59.

[10]刘国文.间断、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36-37.

(责任编辑:何华)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SONG Ya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Shenzhen 518101,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Methods 1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eonatal jaundic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groupⅠ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while the groupⅡ receive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The clinical indicators(serum bilirubin,fecal bile),adverse reactions and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groupⅠ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Ⅱ,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 Both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But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has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newborn babies.

Neonatal jaundice;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Curative effect;Safety

R722.17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9.1243

2017-02-10

2017-05-05

宋艳 (1983-),女,山东淄博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