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

2017-09-15 16:01邓英莲何玉琴徐章仁陈映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满意度

邓英莲,何玉琴,徐章仁,陈映红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肇庆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肇庆526060)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

邓英莲,何玉琴,徐章仁,陈映红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肇庆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肇庆52606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3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7% (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脑卒中;功能锻炼;偏瘫;生活质量

脑卒中多为机体脑循环障碍后出现的弥漫性脑组织损伤导致,属于急性脑部病变之一,主要类型包括脑部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致残率较高。因此,需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治疗。本研究对象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该类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下降,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病情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另外,肢体功能障碍、长期疾病治疗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以及定期康复造成的家庭成员负担等因素会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1]。本研究探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提供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中,男91例,女59例;年龄59~70岁,平均年龄 (62.5±4.8)岁;平均住院时间 (38.4±5.6)d;脑出血79例,脑梗死71例;肢体左侧偏瘫80例,右侧偏瘫70例。观察组中,男 90例,女 60例;年龄 60~71岁,平均年龄(63.0±5.0) 岁;平均住院时间 (39.0±5.8)d;脑出血 78例,脑梗死72例;肢体左侧偏瘫81例,右侧偏瘫69例。纳入标准[2]:入院后接受脑部CT、MRI检查,结果确诊为脑卒中疾病;肌力检查显示为一侧肢体偏瘫;初次发病。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导致机体偏瘫;机体合并严重器官病变;有精神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由于大部分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均存在明显抑郁及焦虑表现,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保持交流,分析其不良情绪,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取得其信任。协助患者将偏瘫肢体置于功能位,减少肢体及关节压迫力。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早期由护士为患者提供床上被动活动,随后逐渐让患者坚持自行关节锻炼,遵循由大关节向小关节活动原则,由上肢逐渐向下肢转移。②提供生活护理,每日做好晨间护理服务,维护病房环境良好,协助患者完成日常基础生活行为,提供肢体按摩服务。护士应指导患者锻炼手部肌肉,如连续拨算盘、翻报纸等,做好出院指导。③积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坐位训练,适当调高床头,帮助其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包括坐起、翻身、移动、床旁坐起、站立等,护士及时陪伴患者完成刷牙、排便、沐浴等日常活动。④为患者提供关节被动锻炼,保证大关节机体活动,协助其上肢做上举运动,下肢锻炼形式多为桥式运动,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双手紧扣做上举动作,将腿部屈曲,抬起臀部,保持数秒后放下肢体,反复练习十次。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和日常活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出院时及干预后半年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回收率为100%,采用百分制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日常活动能力越高。评估表参考值为60分,<40分为日常活动能力较差;41~59分为日常活动能力中度障碍;60~79分为日常活动能力轻度障碍[3]。②参照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表 (SSQOL-100),采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精力、家庭功能、沟通、活动能力及心理情绪,每项指标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的生活质量越高[4]。③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评价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服务、心理干预、功能锻炼,出院时由患者填写问卷,护士进行评价。非常满意:表示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主诉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一般:主诉自身需求未得到满足;不满意:发生护理投诉事件。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一般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日常精力 家庭功能 沟通 活动能力 心理情绪观察组 150 95.38±1.00 94.20±1.10 91.29±1.03 92.28±1.00 90.62±1.01对照组 150 72.53±1.03 75.67±1.39 76.35±1.02 73.27±1.10 76.10±1.00 t 194.941 128.030 126.227 156.614 125.1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干预半年后观察组 150 54.80±5.10 85.45±6.01对照组 150 54.73±5.09 70.63±5.90 t 0.119 21.552 P 0.905 0.000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n,n(%)]

3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疾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疾病严重程度不一。给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与早期功能锻炼十分必要[5],主要包括体位指导、床上被动活动、肢体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指导、肢体按摩、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加强肢体被动运动,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每日定时按摩肢体可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偏瘫肢体功能位;指导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活动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本研究在日常基础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基础上为患者提供肢体按摩服务,护士应每日进行3次以上按摩服务,按揉肩部关节、手臂内侧、手指、手腕关节等;为患者反复按摩上肢,逐渐向下肢转移,注意掌握按摩力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1] 符晓艳,王羚入,王华,等.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5): 1950-1953.

[2] 黄琳竣,胡鸿,季一飞,等.睡眠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住院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6,11(3):391-393.

[3] 蒋秋焕,张红梅.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915-917.

[4] 赵丽芬,牛静,王鲲.音乐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河北医药,2015,37(18):2852-2854.

[5] 张敏,汪友兰,刘蕾,等.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 [J].护理学杂志,2015,30(5):30-32.

(责任编辑:钟婷婷)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DENG Yinglian,HE Yuqin,XU Zhangren,CHEN Yinghong
(Zhaoq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Zhaoqing 52606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Methods 3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servic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daily activity scor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servi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aily activity scores at discharge between two groups(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daily activity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servi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2.67%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for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can improv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ability of daily activities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service.

Stroke;Functional exercise;Hemiplegia;Quality of life

R473.74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9.1281

2017-02-24

邓英莲 (1980-),女,广东肇庆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从事康复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满意度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World Integrated Medicine Master SHI Xuemin (石学敏)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