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9-15 16:01邓秀英郭覆平罗壮雄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老年性眼压白内障

邓秀英,郭覆平,罗壮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邓秀英,郭覆平,罗壮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 0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给予其小切口手术与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工作。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①与护理前比较,患者护理后的眼压显著下降,视力明显上升 (P<0.05)。②护理后,患者的症状与视力、精神心理、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 (P<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配合;治疗效果;生存质量

临床中白内障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高发于老年群体,其发病率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是由于眼内晶状体发生老化变性,逐渐变浑浊,出现不透明现象,使患者的视力严重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失明,影响其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2]。老年性白内障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改善眼部视力。但手术过程中会对眼角膜产生化学性与机械性损伤,出现大泡性、角膜失代偿等角膜并发症,术后还可能因护理不当而发生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3]并发症。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加强护理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 04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观察护理配合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040例 (1 04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中男637例,女403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为 (76.4±6.2)岁。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均为单眼发病,同时排除有手术史与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对其进行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治疗,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术前以及术中均未采用非激素类抗感染药物。

1.2.2 护理配合方法

1.2.2.1 术前护理配合 ①术前评估。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状况,指导其接受心电图与眼科检查(包括眼轴的轴长、角膜曲率等),并及时处理好可能引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潜在问题,如咳嗽、发热等;为确保患者术中能够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可训练其保持良好的固视;术前3 d,叮嘱患者每隔2 h用抗生素滴眼水滴眼一次,以避免发生术后感染;手术当天,做好备皮及手术区域标记等工作。②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以及不够了解手术,不可避免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此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本研究中患者的年龄均较大,护理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并以患者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手术的步骤、目的、麻醉方式、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鼓励其将心中的疑虑及担忧说出来,并给予针对性处理。在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其治疗信心。③手术室环境准备。确保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及光线适宜,环境条件应满足手术需求,并仔细检查各项手术器械,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2.2 术中护理配合 患者术中处于清醒状态,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其情绪变化,给予安慰与鼓励,严密监测其生命指标(如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眼内的灌注液处于通畅状态,置入人工晶状体前需进行复核,确保手术正确。结束相关操作后,给术眼涂上抗生素眼药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全部操作结束且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后,可将其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

1.2.2.3 术后护理配合 ①基础护理。给予患者活动、饮食等生活指导,叮嘱其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促进大便畅通。仔细观察患者的术眼,一旦发生分泌物增多或渗血、眼痛等症状,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滴眼药水时注意动作轻柔。③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眼睛与脏水等不干净的物品接触,发放有关自我护理的宣传册,告知其随访时间,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不适,需及时来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①治疗效果用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表示;②采用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评价生存质量,主要包括症状与视力、精神心理、身体机能、社会活动,共20个指标。各指标由患者在模拟线性等分线中进行评定,等分线的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的眼压与视力情况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患者护理后的眼压显著下降,视力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的眼压与视力情况比较 (±s)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的眼压与视力情况比较 (±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时间 例数 眼压 (mmHg) 视力护理后 1040 13.2±0.4* 0.98±0.25*护理前 1040 19.0±0.7 0.32±0.12

2.2 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后,患者的症状与视力、精神心理、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s,分)

表2 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时间 例数 症状与视力 精神心理 身体机能 社会活动 生存质量护理后 1040 64.5±8.0*32.1±12.8*36.7±10.5*31.9±13.2*139.6±37.8*护理前 1040 31.3±9.5 18.4±11.4 20.2±11.0 18.2±10.3 80.3±31.6

3 讨论

白内障是在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老化或外伤等原因的影响下,晶状体代谢发生紊乱,其蛋白质变性而混浊,晶体的透明度降低。白内障多发于老年群体,其临床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4]。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且人均寿命不断增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相关研究[5]显示,我国白内障每年的增长人数达到了50万左右,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问题。

现阶段,临床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主要采用传统的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由于其具有切口较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显著优点,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但由于手术的需求量比较大,术中稍有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术后还可能因护理工作不到位而发生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6]。因此,为减少术中的不当操作,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7],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工作。

本研究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 0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阶段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操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面心理,通过仔细观察其病情及身体状况,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保障;术后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的视力及眼压得到显著改善 (P<0.05),同时,患者的症状与视力、精神心理、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 (P<0.05),与相关研究[8]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1] 郭俊红,齐天梅,陈妍鹏.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海南医学,2014,16(23):3581-3583.

[2] 禹菊仙.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术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3-74.

[3] 张晶瑶.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应干预效果分析 [J].河北医药,2017,39(3):471-473.

[4] 项丽敏,沈建国,侯梅瑾,等.心理干预对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视力、生活质量及医患关系满意度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66-67.

[5] 卞立杰.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80,96.

[6] 童秀.整体化护理对白内障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20):18.

[7] 赵红花.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5):195-196.

[8] 孙换芬.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J].健康前沿,2017,26(5):233-234.

(责任编辑:钟婷婷)

Influence of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Senile Cataract Surgery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DENG Xiuying,GUO Fuping,LUO Zhuangxiong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5115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senile cataract surgery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s 1 04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given small incision surgery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ordination work were done.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Results①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patients'intraocular press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nursing,and the eyesigh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②After nursing,patients'quality of life scores,such as symptom and eyesight,mental psychology,phys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P<0.05).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quality of life and visual function,which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Senile cataract;Nursing cooperation;Treatment effect;Quality of life

R473.77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9.1313

2017-06-16

邓秀英 (1976-),女,广东英德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老年性眼压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