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读写结合指导

2017-09-15 09:27廖翠榕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结合点语文教学意义

廖翠榕

【摘要】读与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读写结合就不仅仅是教学理念层面的要求,更是语文实践层面提出的教学策略。以读促写,是一条被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读写结合”的理念,接着需要教师依据课标要求,找准相关的结合点,然后扎实做好读写结合指导工作。在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读写训练,并围绕相关结合点及时讲评。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讀写结合;意义;结合点;练笔讲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可见,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表征。阅读,是把别人的写作同化到自己的认识世界中来;写作,是希望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别人分享。阅读与写作必须很好地结合起来,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基;阅读产生的间接经验也可以成为写作的动力;写作又推动阅读进一步深入。因此,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推进阅读,是丰富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呢?

一、“读写结合”的意义

(一)“读写结合”是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的需要

语文具有人文性功能,但也具有工具性功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功能的统一。这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学习是为沟通交流服务的,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因此,我们在重视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也就是要重视语言的表达。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说明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厚积薄发后思想的自然流露。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目前,教育界很时髦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学习的目的当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文素养、思维能力等在内的语文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稳定的、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学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由此看来,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又是以语言的积累和应用为具体的表征的能力。因此,我们就必须重视课堂中的读写训练。如在课文文本解读中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有目的地看)、如何选择和剪裁素材、如何确定文章的立意、如何遣词造句等。这样思考多了,自然就会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把文章写好。

(三)“读写结合”才能迅速进入状态

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气场,有它的存在的状态。我们阅读的目的是还原作者创作时的气场与存在状态。通过不断的解读,达到和作者思想的同频共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读多了,你就和作者同频共振了,就进入作者的气场和状态了,你就理解作者和文章了。“诵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积累多了,写作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读写结合,让学生随时随地产生读与写的需求与愿望,就能够达到阅读与写作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读写结合指导

读写结合,需要我们找到一个有效的结合载体,可以是课外的阅读文本,也可以是课内的教材文本。针对小学生阅读量毕竟有限的现状,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好课本中课文这个有效载体。结合教材的编写目标,精心选择我们的“读写结合”点,让孩子们在朗读、阅读过程中迅速进入写话、写作的状态。

(一)结合点一:分析“词”入手,体会选词之妙

在古代,有一字之师的说法,说明古人早就开始重视遣词造句了。这样,才有贾岛与韩愈之间关于“推敲”的佳话,也才会有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改了十几次后的传神意境。今天,我们对课文的解读,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美、之妙。如在学习《老人与海鸥》时,读到“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时,我适时提问,如果把“扫”改为“吃”或者“啄”是不是更符合事实呢?同学们通过辨析,马上体会到“扫”传神地体现了海鸥吃食时那种风卷残云般的快捷,把海鸥吃食的状态写得生动形象了。这样,学生自己写话、写作时也就会潜移默化选择传神的词语。

(二)结合点二:仿写句子中的“读写结合”

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把一句话说清楚是学会表达的关键。因此,仿写句子是写作的基础。教学《匆匆》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句后,让学生仿写时间匆匆而过的句子。学生写道:“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嬉笑声中过去;玩游戏时,便从敲击着的键盘上过去。”这样的仿写,表达的意思更集中了,并增强了语言气势。大家常常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实并不是原原本本的“抄”,是对句式的套用,是对意境的模仿。

(三)结合点三:段落仿写中的“读写结合”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为此,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认识相匹配的段落,让学生开始进行仿写训练。如学习《索溪峪的“野”》一课,从结构上来说很有特色,整篇文章采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式构篇,而中间具体写“野”的段落,也采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式构段。语句优美,很有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结合学生的生活,我让学生围绕“过年真热闹呀”“超市的人真多呀”“我们的教室里真美呀”等写好一段话。这样,孩子们以后写作时,就会围绕中心把事物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endprint

(四)结合点四:结构仿写中的“读写结合”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文从字顺的表达。表达的顺序很重要,是思维清晰的体现。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顺序,如时间顺序,事物本身发展的顺序,叙述过程的顺序、插叙、倒叙等。段落中的“总—分”,“总—分—总”,“分—总”等表达结构,这些都要有意识地引导与训练。

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第一段就写明了父亲的被捕,这是结果;之后按照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写,这是经过。像这样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就是倒叙的写法。了解了这一写法后,我布置学生用倒叙的写法写《忘不了那一幕》的小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结合点五:从写作方法入手,找准读写结合点

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方法:课文通过写我们一家的语言、心理,松鼠的动作来表达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之后,我便让学生仿写:松鼠在我家可能不只发生了这三件事,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和动物的动作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续编故事。续编时围绕“小松鼠在我们家还发生了什么事,家人怎样对待”来展开,学生通过想象,不仅发展了语言,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做好“读写结合”练笔及讲评工作

读写结合不能僅仅满足于学生读了什么书,然后写了什么作文,而是要把读写结合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与课外阅读中。当前,我们当地各个学校都在开展“校园大阅读”活动,通过网上答题检测阅读效果。结合“校园大阅读”,我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中要做摘要,要做适当点评。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本上作记号,画出重点,疑难点。要让读过的书留下自己的痕迹。读书还要结合一些“小练笔”,在学生练笔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巡视,找出写得好的,或者能代表部分学生的练笔作为范文。课堂上,组织好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读书心得,点评练笔“作品”。让学生在争论中激发思维,开阔思路,积累语言,学会修改等。教师也可以适当加以讲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要做好“听说读写”的结合,特别是“读”与“写”的结合,让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开展好读与写的训练。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读与写结合的指导引领工作,在指导引领中完成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感悟文章作者的表达,在阅读教学中为写作打好基础,作好铺垫,真正做到让语文教学改革回归到其原本的状态中去,实现语文读与写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金毅. 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3]欧雯.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代焕云.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合点语文教学意义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找好老促会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