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民政部发布第二届“最美拥军人物”

2017-09-18 00:13
中国民政 2017年15期
关键词:沂蒙爱国

人物

中宣部、民政部发布第二届“最美拥军人物”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营造爱党爱国爱军浓厚社会氛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7月20日,中央宣传部、民政部隆重发布王启发等10名“最美拥军人物”,号召全社会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进一步激发拥军爱国热情、动员爱国拥军力量,以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强军战略实施,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军梦勠力奋斗。

此前,2014年中央宣传部、民政部曾首次发布10名“最美拥军人物”。获得第二届“最美拥军人物”的是:王启发、付淑芝、张富英、于爱梅、乔文娟、吴新芬、梁彩雄、张斌、王宝和、加尔买买提·阿不都热合曼。

第二届“最美拥军人物”发布会现场 摄影/曹杰

10大“最美拥军人物”

把“慰问全军英模连队”的红旗扛到底

王启发(河北启发纺织集团董事长、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他是习主席亲自接见并当面表扬的优秀退伍老兵。作为去年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的代表,他应邀到香港出席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活动,当着军地领导的面,他再次响亮地保证:“我要把‘慰问全军英模连队’的红旗扛到底!”

他是改革开放后最先自主创业成功的退伍军人之一,40年如一日热心扶助困难战友脱贫致富。如今,他的企业里70%的中层管理骨干、80%的业务骨干都是退役军人。2013年初,他带着家人启动“慰问英模连队万里行”活动,4年来已走访慰问了全军140个英模连队。他决心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军所有英模连队,继续倡导广大退役战友走好创业自强之路。

忠烈大爱“兵妈妈”

付淑芝(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道居民)

她一门“双烈”,丈夫马玉清曾是某消防中队副中队长,1974年12月20日,29岁的他带头冲进火海,在粉尘爆炸中牺牲,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大儿子马忠学子承父志,军校毕业后成为哈尔滨消防支队顾乡中队的副中队长,1993年3月30日在火场上不幸牺牲。小儿子因病于2015年去世。几乎崩溃的她在部队关心下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把全部心血用在了爱国拥军事业上。20多年来,她像亲妈妈一样关心爱护每位消防官兵,手拉手和他们谈心,帮他们洗衣服、缝被子、做鞋垫、织毛衣、包饺子,领战士到家中一起过年。她担任了“南岗区爱之兵妈妈义工服务队”名誉队长,成为当地有名的“兵妈妈”。

能为军人军属做些事,是我的心愿

张富英(福建晋江亿仁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她有着花木兰式的从军报国梦,却因家境贫寒早早踏上打工路。从河南老家南下福建,她凭着勤劳聪慧渐渐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儿时的军旅情结她从未忘记。从1992年创业至今,她每年坚持从收入中列支专项资金拥军优属,从最初每年2万元到后来的每年50万元、100万元,累计超过2000万元。拥军联系的部队领导都知道,她的制鞋企业每双鞋利润非常小,拿出这么多钱实属不易。她生活一向朴素,对自己和家人很“抠”,但在拥军上从不吝啬。她着力打造企业拥军“联合舰队”,发动泉州企业成立拥军协会,率先拿出20万元建立协会爱国拥军基金,如今协会已有180多家企业参加、拥有基金8亿多元,先后与17个团以上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千余个困难官兵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安置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数千人。她不断创新爱国拥军模式,近年又拿出500万元建立亿仁爱心基金,发展拥军优属和慈善事业;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扶持军人军属创业就业信息化平台,全力支持退役军人和军人军属创业就业、发家致富。

矢志传承沂蒙红嫂精神

于爱梅(山东省沂南县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

她作为“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百岁红嫂”张淑贞的女儿,自觉传承沂蒙红嫂精神,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她从山东省沂南县第四中学教师岗位退休后,发起成立了沂蒙红嫂协会、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10多年来,筹集拥军优属慰问金180万多元,组织制作鞋垫2万多双,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先后到40多支部队走访慰问,作红嫂事迹报告200多场。2011年3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在沂南建立党性教育教学点,她到红嫂纪念馆为党员干部义务作报告1600多场,她的《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事迹报告成为教学的突出亮点。近年来,她曾两次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

痴心拥军终不悔

乔文娟 (河南柴油机集团退休职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40年来,从“拥军姐姐”“拥军嫂子”到“兵妈妈”,从“家庭兵站”“心理咨询热线”到“中国拥军网”,她情注军营,痴心爱兵,把一腔挚爱献给部队建设,成为洛阳双拥工作的一面旗帜、一个符号。40年来,她先后自费到北京、浙江、山东、广西、西藏等地看望部队战士,爱心撒遍半个中国,和1万多名战士当面或电话谈心,与数千名战士进行书信交流,帮助10余名战士考入军校,为50多位大龄军人搭鹊桥、牵红线,细心照料21名身患绝症的战士,10多支部队聘她担任“编外指导员”。特别是为给驻洛某部身患白血病的战士寻找骨髓配型,她拖着多病之躯,行程1万多公里,遍访上海、北京、香港等10多个城市,这种大爱让部队官兵和社会极为震撼。

用真情修补伤残军人生活的好军嫂

吴新芬 (河南省禹州市妇联职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她用20年的宝贵青春,用真情和深爱修补一位伤残军人的生活。1997年10月25日,在西藏某边防部队服役的王俊景执行任务时被高压电击倒,四肢严重烧伤。她作为王俊景的笔友,从郑州赶到成都军区总医院照料王俊景,为他端屎端尿、念书读报,并自学按摩医术助他康复。在她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历经4次病危、7次植皮、1次截肢,医生断言一辈子将在病床上度过的王俊景,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2002年,她瞒着亲人与之结为夫妻。此后的15年,夫妻俩共用一双手、一个碗和一双筷子,艰辛、痛苦伴着坚强、喜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在中国禹州网上建立“军嫂主页”,讲述王俊景自强不息的故事;还收养了两个孤儿,以行动诠释了大爱真情。

26年驾舟拥军“路”

梁彩雄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榆港社区渔民、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26个春秋,他总在重复着自己一直做的一件事:装载补给,检查渔船,驾船驶向离三亚市约5海里的东瑁洲岛,为岛上官兵送去新鲜的蔬菜和肉类。这个岛上一无淡水,二无居民,年平均气温高达34.4℃。1992年,他毅然接过岳父摇了15年的船桨,开始了长达26年的驾舟拥军“路”。为让海岛官兵及时吃上新鲜蔬菜,他把送菜间隔固定为两天一次。自第一次出海登上东瑁洲岛,他已记不清在这条航道上过往了多少回。从码头到岛上,对于航线上的每一处暗涌、礁石,以及水位的深浅,他都如数家珍。为了以最快速度把生活物资送上岛,他先后5次自筹经费更换船只,从起初4匹马力的小木船,到现在105匹马力的玻璃钢船。官兵亲切称他为“拥军船工”。

饱蘸拥军情·翰墨写雄兵

张斌 (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他是一位经过军营锻炼的白族书法家,10年来坚持“翰墨拥军”,累计参加拥军走访慰问50多次;他连续5年协调组织军地书法家开展“走边防连队、访边防战士、学边防精神、送边疆文化”拥军活动,足迹遍布80多个边防哨所。他为官兵举办书法创作与鉴赏讲座70多场次,帮助培养200余名书法爱好者,还推荐吸纳40余名部队官兵、军转干部成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为部队义务书写作品500多幅。16年的军旅生活,铸就了他遒劲、娴熟、超迈的书法风格,军旅情缘和双拥共建也成为他书法创作的重要主题。他创作的“大美独龙江”“龙盘虎踞”“佤山劲旅”等作品,热情歌颂了边防官兵,催人奋进。

用毕生心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贡献

王宝和 (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他不是职业军人,却在中国军界写就了种种传奇;他不是军事装备专家,却在业界创造了诸多奇迹。他带领企业相继研发并生产轮式装甲防暴车、边防巡逻车、士兵突击车、水陆两用摩托车和空中突击旋翼机等20余种系列产品,填补了我国反恐、防暴、维和装备的多项技术空白,多项产品已用于武警部队以及国际维和部队。他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军事装备必须符合战斗力标准,经得起“实战”检验。他带领公司飞行队和自产旋翼机,多次服务部队圆满完成训练演习任务,受到通令表彰。他还投资2.5亿元建成旋翼机训练场,投入160万元为武警某学院建成模拟教学系统,帮助官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他每年出资10多万元走访慰问边防部队,为大中专院校、社区街道作报告3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4万多人次。他并不满足于当下,经常说,希望能倾毕生心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再作些贡献。

矗立雪域高原精神高地

加尔买买提·阿不都热合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塔尔格克村护边员、爱国拥军模范)

他像高原上的雄鹰,翱翔冰峰,鸟瞰雪山,分分秒秒守护着广袤无垠的帕米尔高原;他以“山高我为峰”的雄姿,在雪域高原矗立起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高地;他像屹立在祖国最西端的哨兵,披星戴月、顶风踏雪,时刻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边疆。从2007年接过父亲的马鞭,成为一名护边员后,他走遍了守护的35公里边境线上的沟沟梁梁,充分履行了一名优秀护边员爱国护边的铮铮誓言。10年间,他累计巡边近3万公里,先后协助边防派出所抓获、堵截暴恐分子4人,查获2起7人深入边境辖区流窜盗窃犯,劝返无证抵边作业人员208名,所负责守卫的边境线从未发生过一起人畜越界事件。

猜你喜欢
沂蒙爱国
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沂蒙壮歌》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沂践行沂蒙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的回顾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