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龄事业添砖加瓦的人
——记北京市老龄办政策法规处处长郭南方

2017-09-18 00:13邓燕玲
中国民政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老龄北京市

◎ 邓燕玲

为老龄事业添砖加瓦的人
——记北京市老龄办政策法规处处长郭南方

◎ 邓燕玲

在北京市民政系统,有这么一位极普通的民政人,平日里他总是“5+2”“白+黑”地工作,他忙忙碌碌的每一天里,要么和生硬枯燥的各类数据、报表、文字打交道,要么和社区大爷大妈、社区干部“唠嗑”,既不显山露水,也无惊人壮举。他这一忙就是19年,从一个瘦小青年“熬”到了中年。他就是北京市老龄办政策法规处处长郭南方。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1998年,郭南方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入职北京市民政局,开始从事老龄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人事处长在新人岗前培训上的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为才有位’,年轻人不要担心自己的才华被埋灭,只要努力工作,真心付出,就能得到单位的赏识,能得到同事们的肯定,能得到老年人的认可。”郭南方把这个“位”,理解为老年人民生福祉的点点滴滴,他认为这应该是一种比职位更为重要的职业追求。从此,他边学边干,从自己擅长的老龄数据处理和分析着手,一步一步走上了独立承担调查项目,并进行后期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枯燥职业道路。

19年来,以郭南方为主力的北京市老龄办政策法规处,先后承担了全国老龄办组织开展的4次大型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北京地区的调查任务,编制了4次市级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开展了20多项老龄问题专题研究。每一次任务,都有郭南方的身影。北京市300多万老年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与这位民政人的付出和汗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倾听百姓呼声 回应人民期待

2008年以来,北京市老龄办围绕首都老龄事业发展大局和养老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一项又一项让老年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政策,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万个老年人家庭,送到几百万老年人心中。

针对农村大部分老年人无社会保障的问题,郭南方与同事们一起走村串户,开展农村老年人口基本情况调查,率先提出给无社会保障老年人发放福利养老金的建议,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促成了北京市福利养老金制度的出台。随后,在调查基础上制定北京市老年人免费乘车、逛公园等11项优待办法,使老年人享受到了“出行更省钱,就医更方便,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的优惠待遇。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倒逼着养老服务业开拓进取。2012年,郭南方和老龄办同事们加入了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调研行动,随后主笔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2013年由北京市政府印发。2014年,北京市将养老服务工作重心由机构养老转移到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上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郭南方和同事们积极参与《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对重点问题和重要制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2015年,《条例》颁布实施。2016年,郭南方和同事们承担并完成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落实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为首都老年人民生事业的进一步健全添了砖,加了瓦。

功夫做足处 润物细无声

政策法规处每一次专题调查,都要深入基层,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为了照顾耳背老人听得清楚,作为南方人的他说话要大声清晰,几天下来,嗓子就哑了,随后还要做好问卷检查工作。在处理数据发现问题时,他坚持翻阅原始问卷,或致电调查者、访问者对数据进行核实。在日常工作中,老龄办会接到很多老年人咨询养老政策的电话,特别是一项新政策发布后,每次接到电话,郭南方都耐心解答,对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理解。

郭南方把他人生中最灿烂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老龄事业,他始终坚信,只要辛勤付出,就会有成长的喜悦,就会有社会的认同,也必将会迎来首都老龄事业的灿烂和辉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报)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老龄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政策法规
对中药类保健食品的认识及研究开发策略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实施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