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摘到好苹果
——黄土高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

2017-09-20 09:10盛玲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成花集约黄土高原

本刊记者|盛玲

伸手摘到好苹果
——黄土高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

本刊记者|盛玲

陕西率先开始的黄土高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不仅为这里的果农带来了伸手可得的好苹果,更开启了一条致富路。

人类欲望苹果始,正如网络上“三个苹果”的段子所言,一颗苹果诱惑了夏娃,砸醒了牛顿,握在乔布斯手中。这三颗苹果改变了世界,但也有一颗苹果为中国带来了新变化,让这里的人们走上致富道路。

因时而变,应运而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苹果生产不仅要依靠生态条件,栽培模式与技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完成了从乔砧稀植——乔砧密植——矮砧密植模式的变迁,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方向。在引进这一模式之前,我国还处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随着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暴露出苹果栽培模式落后、富士难于成花等问题;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果园密闭、管理不便等缺陷也逐渐显露。

现代苹果产业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来武装的产业。黄土高原苹果产业有名,除了地理环境独特,更得益于科技。由农业部“948”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明玉教授牵头承担“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欧洲引进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经过陕西、山东等七个苹果主产区的多部门、多学科专家协作攻关,在栽培技术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陕西地区率先开始了黄土高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宝鸡等地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示范园。其中最早在凤翔县建立的7公顷示范苹果园,于栽后第3年开始结果,从第5年起,每亩产量稳定在3000~4000公斤,优果率达90%以上,比乔砧苹果园早结果2—3年,每亩增产1500~2000公斤。

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主要优点是:达到了“苹果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效果,淘汰更新快;树冠矮小,管理方便,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生产,经济利用土地,除采果外,基本全部可以机械耕作。该模式属于高光效、省力化、便于机械化栽培的模式,对于推动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和增加果农收入意义深远。

技术创新,因地制宜

矮砧栽培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发展过程中应建立中国特色的矮砧集约栽培制度,逐步完成过渡,不能照搬国外现有模式。

陕西地区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当地特色的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及生产关键技术,取得了大批创新成果。针对黄土高原苹果栽培模式落后、富士难于成花等问题,在国内首次提出黄土高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有力促进了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探明了富士幼树难于成花和成龄园大小年结果的生理机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下垂枝修剪是解决富士成花的有效措施;摸清了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旱地苹果园肥水量化指标,建立旱地果园微垄覆盖集雨保墒土壤管理制度。通过对先进栽培模式和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可在我国大面积示范应用的苹果栽培技术体系。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选择合适的砧木组合是关键。因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差异,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矮化砧木及砧穗组合。通过对不同苹果砧木抗旱、抗盐性等进行评价,初步明确了适宜的抗旱砧木。砧穗组合能否促进富士容易成花是选择的关键,矮化性则次之,改变了对矮化砧木的筛选标准,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矮化砧木筛选原则。在生产调研、区试基础上,对砧木进行了系统评价,选育出了一批适合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砧木、品种,提出了各区域适宜的砧穗组合方案。

栽培示范中,不仅仅提出了砧穗组合等技术,还创制了苹果高细纺锤形树形、提出多套郁闭果园树形改造技术方案等,为栽培模式、技术创新做出巨大贡献。

广泛应用,创造效益

韩明玉介绍,2009年该项技术成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目前各项生产关键技术综合累计示范推广335万亩,年经济效益20.5亿元。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和大规模示范,现已经被全国广泛接受,山东、新疆等地陆续建示范园。项目引进国外最新品种、砧木94份,审定苹果新品种5个,进一步优化了我国苹果品种和砧木的结构。项目联合主办培训班4332场,培训人员40余万人次,发放资料62万份,提高了果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加速项目成果的推广。

项目实施过程中“黄土高原地区水果套袋及配套技术研究”等4项成果获奖,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逐步形成了稳定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并通过研究生培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推动我国苹果领域的深入研究。

黄土高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的推广,提升了黄土高原区苹果生产技术水平和整个产业科技含量。成果与产业结合紧密,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有效支撑和引领了黄土高原区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我国现代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增强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成花集约黄土高原
奔跑的铁花
随想
基于Brutsaert模型的黄土高原蒸发规律研究
行于大道——忆从黄土高原走向高峰的刘文西
雨 夜
海南冬季诱导火龙果开花的补光条件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