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杂谷”:小谷粒成了“金疙瘩”

2017-09-20 09:10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山乡谷粒饲草

本刊记者|杨阳

“张杂谷”:小谷粒成了“金疙瘩”

本刊记者|杨阳

“张杂谷”在全国华北、东北、西北14省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节水20亿方,增粮20亿公斤,增饲200万吨,增收60亿元,带动全国240多个县(旗)百万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小谷粒”成为了“金疙瘩”。

赵治海致力于“发展张杂谷,造福亿万人”

东望山乡西望山村民在间苗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研究员赵治海致力于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35年,培育出高产抗旱优质的“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改变了百万贫困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张杂谷”让干旱地区的谷子单产翻了一番,“小谷粒”成了脱贫致富的“金疙瘩”,为贫困山区的农民带来福音。

高产抗旱的“张杂谷”

硕大的谷穗,饱满的谷粒,一个谷穗足足有三十公分长,这是记者看到的“张杂谷”。“张杂谷”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培育而成,配合除草技术,开创了谷子杂种利用的先河,“张杂谷”具有高产、节水、优质的特点,不仅最高亩产810公斤,并且可以在极度干旱的地区种植。

张家口市宣化县东望山乡毗连塞外,全乡总面积188.2平方公里,全乡辖18个行政村,人口2.02万,耕地面积5.94万亩,水浇地面积1.4万亩,其余全部为丘陵旱坡地,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由于这里严重缺水,造成了村民生活的极度困难。

2015年,科技部实施“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赵治海认为“张杂谷”一定会在科技扶贫工作中“大展身手”。他主动申请参加该项计划,与宣化县农牧局签订了协议,开展“三区”科技服务工作。通过县、乡、村广泛调研,确定以宣化县东望山乡为主要服务区域,

通过走访调研,赵治海认为,东望山乡耕地虽然77%是旱坡地,但年平均降雨量达到360mm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种植旱地玉米等高耗水作物不能保证产量,但“张杂谷”具有抗旱节水的特性,并且东望山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完全适合“张杂谷”生长需要,“张杂谷”一定能帮助乡里农民脱贫致富。

从此,赵治海在东望山乡开展“张杂谷”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张杂谷”饲草转化模式研究,为该村旱作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辐射和带动宣化全县“张杂谷”产业发展。

农民找到了“金疙瘩”

东望山乡的养殖业有一定基础,但也受到饲草饲料量少价高的严重制约。针对这些问题,赵治海为东望山乡确定了以大力开展“张杂谷”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筛选张杂谷适宜品种、研究引进配套高产栽培措施为技术支撑,以试验探索谷子饲草饲料转化为主要抓手的“张杂谷”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赵治海在东望山乡青边口村、葛峪堡村建立3600亩“张杂谷”高产高效示范田,引进“张杂谷12号”等4个新品种,引进水肥一体化半膜覆盖技术200亩,旱坡地半膜覆盖种植技术2400亩,探索了丘陵旱作区中低产田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新模式。谷子生产过程中的耕种、打药、除草、收割等工艺全部采用机械化统一管理。同时组织实施了地膜覆盖、精量播种、适度加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试验,探索积累了一整套适宜于当地的张杂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为了把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赵治海先后组织先后开展各类技术培训7次,培训农民4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00余份。2015年5月11日,赵治海在示范区组织了 “张杂谷”机播现场会,组织5类“张杂谷”播种机进行了播种展示。

要想谷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张杂谷”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是基础,谷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才是关键,只要谷子有销路,有后续产品,能够有效转化,谷子产业才大有可为。高产能否保证农民增收,取决于能不能把“产品”变成真正的“商品”流通出去。今后随着张杂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必定随之而来。

未雨绸缪,为探索谷子转化途径,赵治海充分利用张杂谷自然平衡的营养价值,促进谷子进入饲草领域,使张杂谷有效开发,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饲草产业。2015年,赵治海积极奔走,多方联动,促成了与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望山乡宣化禾美联合社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牛、羊、鸡等多种畜禽日粮配方饲喂试验,积累了一系列谷子做饲草饲料的科学数据。

目前,东望山乡禾美联合社已累计完成投资1亿多元,建立高标准优质饲草基地1万亩,年产优质谷子饲草1万吨,为推动谷草饲料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身兼数职的赵治海工作相当忙碌,但他千方百计抽出时间,从各类技术培训到高产示范田的技术管理他都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示范区“张杂谷”喜获丰收,“张杂谷”平均亩产350公斤,最高亩产560公斤。特别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提到了劳动效率,提高了播种质量,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为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张杂谷”奠定了基础。

在赵治海的努力下,东望山乡“张杂谷”示范区建立起来,强化了科技服务,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农民,培育了一批种植、养殖、农机专业合作社,形成一套“张杂谷旱作区现代高效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同时随着“张杂谷”饲草饲料的应用成功,将逐步带动当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为实现当地“张杂谷”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找到一条新路。

目前,“张杂谷”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14省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节水20亿方,增粮20亿公斤,增饲200万吨,增收60亿元,带动全国240多个县(旗)百万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小谷粒”成为了“金疙瘩”。“张杂谷”还在非洲9国试种成功,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援非项目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科技合作项目。

猜你喜欢
山乡谷粒饲草
《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食言者
1949~2019从“直过”到“跨越” 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食言者
中国画《山乡春早》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草地休牧、禁牧期家畜饲草供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