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职教理念 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7-09-20 22:27谢敏
职业·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项目教学法

谢敏

摘 要:本文阐述了贵州省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教材《计算機应用基础》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和编写思路,以及编写过程中的实践与教材特色,并根据贵州省中职学校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实际情况及中职学生的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以项目教学法作为教材的编写方式,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改革 职教理念 课程理念 项目教学法 编写思路 实践特色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2015年3月,贵州省教育厅同意并批复了省内五所中职学校(贵州省建设学校、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贵州省财政学校、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提议的关于编写贵州省公共基础课地方教材的请示,由这五所学校成立了试点工作小组。在试点工作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编写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四门地方教材。这是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地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努力探索符合贵州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教学模式,为服务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必要条件。

四门教材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由贵州省贸易经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与6所高中共建“泰山神农”精品班济学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与深圳国泰安集团展开战略合作校担任主编学校,笔者有幸成为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在组织这项省中职课程改革的工作中,笔者潜心研究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情况,认真领会国家对职教发展的规划和要求,认真落实职教的三大发展理念——以生为本、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同时,在完成情景化的任务时也能明了计算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并且通过模仿、提高与拓展,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编写贵州省《计算机应用基础》地方教材的认识

笔者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深知来自贵州省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计算机知识的习得程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多数城市学生普遍会用计算机进行游戏、聊天、观看视频等活动,尤其是具备一定的中文打字能力与速度。而许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很少使用甚至从未使用过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的学习非常渴望,都希望能尽快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对于在一个班内存在的这种巨大差异,除了授课老师的努力外,一本适合贵州省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中使用过多种教材,无论教材是以学科体系编写还是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从是否适应贵州省中职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的连贯性或版式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部分不适应教学实际需要、不适应贵州省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因此,笔者也期盼能够有一本适合本省学生使用的教材。从2015年4月起至今,笔者有幸主持了这本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在编写与修订中还吸取了省内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老师对本教材的意见建议,使之尽可能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贵州省省情。

三、教材编写依据与理念

本教材的编写,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部分新知识新技能融合其中。同时,结合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满足不同程度的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根本,以形成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为目标。课程的编写理念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课程倡导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特点(工具特点、动手操作特点)与优势,通过认识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让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从分析学生已有的计算机起点知识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学习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建立以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主线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学形成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过程评价、作品评价、成果展示及总结性评价中探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反思、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中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能力,关注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方面的进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四、编写思路与实践

教材编写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水平,以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应用方式和应用范围为基准,选择对学生后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内容,以任务形式形成教学模块。教材内容涵盖教育部2009年制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上规定的七个教学内容。

编写时应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降低难度,以操作技能的学习训练为主,满足不同程度的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思路是:夯实基础,拓展提高;抓住中间,兼顾两头。因此教材编写时本着以实用为主、兼顾理论知识够用、满足学生参加计算机类、会计电算化类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需要,将大纲规定的七个教学内容整合成六个项目,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系统使用”整合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简介”。每个项目又分设若干个任务,共计32个任务,每个任务都通过学习和训练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这些任务都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将其整理、归纳、提炼而成一系列内容新颖、涉及面广、实用性强、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展开教学内容,将知识与技能巧妙地融合,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贯穿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endprint

教材编写中注重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任务之间相互衔接,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注重发掘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的任务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在“文字处理软件”这个项目的编写中,笔者将Word的基础知识开发成五个任务,将较难知识开发成两个任务作为选修内容。这七个任务中每个都自成一体,但又相互联系,知识点与技能操作上层层递进。例如“复制与粘贴”这一操作,其概念与操作最先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中出现过,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也是一个对文本进行编辑处理的重要概念与操作。笔者在处理这一知识点时,分在了三个任务中进行,使得这个知识点在每个任务中都是对上一个任务中相同概念与操作的深化。如在第一个任务中“复制与粘贴”是在当前文档中的操作,在第二个任务的作业中出现的“复制与粘贴”是在不同文档中进行操作,在第三个任务中是与互联网结合,将网页文本以“只粘贴文本”的形式进行“复制与粘贴”,同样的操作分别在三个任务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和操作的学习与领会,留下了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尝试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以“任务驱动”式的方式编写教材的另一优点,是使学生每学习完一个任务后,就会独立完成相似的任务: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的第一个任务“撰写竞选自荐信”,学生学习完这个任务后就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家信、求职信、假条、通知、启事、作文、演讲稿等的写作、修改与格式调整,并能与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发送。

五、编写特色

本教材的编写摒弃了传统的学科式教学的顺序,笔者以项目教学法作为教材的编写核心,设计了一个个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具体任务。在每一个任务中设置学习目标,按完成任务的顺序来设计知识点和技能点,但同时又注意保持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兼顾学科逻辑顺序的同时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在每个任务的学习中,都以学习任务来设置学习情景,使学生明了所学的课程能在哪些场所应用,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版式

为了更好地体现任务教学的优点,摒弃任务教学法的不足,教材采用了兩栏编辑模式:即主栏和边栏。主栏是以任务的推进为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为训练目的,是教材的主体,以任务活动的展开和任务完成的过程为主线,通过过程性的步骤与问题,实现任务实施过程与知识、技能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边栏则设计了特色鲜明的三个小栏目:“知识小辞典”以计算机文化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辅助教学的展开,并拓展学生视野;“技能加油站”对操作中的技能技巧进行点拨,加快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问题连连看”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边栏设计的目的,一是将主栏任务的推进中所需的知识匹配显示,为学生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学习所需知识解答疑问提供保证,二是为照顾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准备,解决了部分学生提高和拓展的需求。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在课后设计的“任务评估”具体而好操作,让学生从模仿开始,过渡到自己独立操作,通过不同梯度习题的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体现了多方面多维度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思想,真正形成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笔者2016年9月在教学中使用了该教材。据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版式总体反映较好,笔者在课堂上也能体会两栏版式的优越性:在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中如有疑问,往往在边栏中就可获得答案或提示,不需要像传统的任务教学法那样在课文的最后才能找到答案。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感到方便,也更有兴趣学习。

2.教材编写顺序

以实际的课堂学习顺序为教材顺序,如在项目一中,在介绍完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后,紧接着的第二任务就是“使用计算机”,详细介绍键盘、鼠标的知识与使用,让学生尽早地接触计算机,练习打字,以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尽可能早的方式解决学习计算机中的难点问题——中英文打字。

3.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出现顺序

以任务的推进顺序来设计知识点的推进顺序,如Excel中数据录入技巧上,根据案例的要求,先介绍递增递减数据的录入,然后才是在连续单元格相同数据的录入,最后是在不连续单元格中相同数据的录入,完全按照任务中案例的教学顺序编排知识顺序。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获得一个整体的概念。

4.新的应用

本教材中为了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当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笔者在“互联网应用”这一项目中增加了大纲上没有但已日益广泛使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这一任务,以智能手机和微信应用为基础,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在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用途。

5.学习手册特点

与本教材配套的《巩固拓展学习手册》,设置了同步练习与综合应用等栏目,包含各任务的理论习题、操作题、综合实训题以及部分答案与操作提示,既保证了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需要,又能适应部分有考证需要的学生深入练习。

在主持编写与修订这本教材的几年中,笔者对职教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的展开与应用也有了更好的体验,并在教材编修过程中将其作为编写教材的切入点,使教材在编写理念、编写思路及其实践,以及编写特点上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使教材更能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并对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折延东等.论教材的本质及其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2]曹红玲.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6).

[3]钮立新等.高职“运输管理”课程项目化教程设计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0).

(作者单位: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项目教学法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