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2017-09-20 02:27方小阳周小捷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素养语文

方小阳++周小捷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与生活、学习都息息相关。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学到知识,充实自己,还可以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品质,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语文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学科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该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并能迁移运用这种知识和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思想感情,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则属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范畴。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构成了语文学科这个统一的整体。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占时最多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的形式,但学生始终不能对课文有自己的真正理解,缺乏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大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握阅读教学中的主导性和主体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文里的许多知识都是由教师做系统而详细的讲授,学生无需经过探究、理解就可以获得学习的结果。而对于获得学习结果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则没有进行明确指导,学生也没有机会亦或更本就不知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探究、发现、领悟和掌握。这样,学生就很难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学法指导,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螺旋上升,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概括主要内容、预习课文、自主研读课文等等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熟练地迁移运用这些方法与技能。

二、把握阅读的时间和方法

阅读中的倾听和对话,就是读者和文本、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对话。这种心灵的对话,应该是自由的,而不是强迫的。在这种对话基础上的自由地交流和讨论是更广范围内人们的对话,有利于每个读者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的熏陶。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形成了。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又反过来加深了读者阅读对话的深度和广度。剥夺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的机会,就是剥夺学生的倾听和对话的机会,剥夺学生和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的机会,也就是放弃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的阅读,就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失去了阅读的快乐。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有效阅读的保证,在教学初始,教师的导语可以把学生快速地引入阅读环境。开始阅读,教师根据阅读内容,可以灵活性地选择音乐渲染、合理的阅读形式(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带问题读书等方式。学生读书之后,要创设开放自由的讨论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问题是激发思考的钥匙,在有效阅读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开放性,既要面对大多数学生,又要有利于个别学生的发展和思维。

三、把握阅读课文主题和特色,拓展想象能力

如果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比作一只飞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它的两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笔者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主题拓展阅读,就是围绕单元课文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模块所进行的拓展阅读。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阅读面更为广泛,阅读思考更具深度,学生对单元阅读的主题的把握也更为清晰。当然,要想实现立足于课内,拓展于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找准单元主题,根据具体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文本特点采用不同的主题拓展阅读训练,这样才能实现高效阅读。

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指导情感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把握单元训练重点等等内容也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平等者中的首席”(多尔语)的身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现和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得到和谐统一。并激励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定阅读教学内容[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4):39-43.

[2]李玉巧.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才智,2012(2):124.

?誗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