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失望的拐角

2017-09-21 23:42李红都
女士 2017年9期
关键词:口型助听器耳蜗

李红都

去省里开残代会,同行的代表当中有位和我一样的听障女子。当肢残人代表主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木讷地坐在那里,根本接不上话。可是,她却应对从容,交谈显得轻松愉快。

我问她:怎么能看懂那么多不同的口型?她笑着摇摇头:我不需要看口型,他们说话,我听得很清楚。说着,她用手拨开右耳后的长发,原来,她植入了电子耳蜗。

她给我讲了她的康复故事。她1岁多时因注射抗生素导致双耳听力下降,之后,她配上助听器学说话。到了12岁时,佩戴最大功率的助听器都没有帮助。束手无策的父亲,只好带她去北京寻找康复的希望。

一家权威医院的大夫告诉了他们植入电子耳蜗的利弊:如果手术成功,听力将大幅提高,接近正常。但是,安装电子耳蜗不仅费用昂贵,并且风险较大,一旦失败,听力会比手术前还糟。没人敢保证手术百分之百成功,一旦手术失败,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原有的一点儿听力也会丧失。很多家长不敢冒险,最终放弃了手术。她的父亲顶着巨大的压力,签下了手术协议书。

靠着植入的电子耳蜗,她像正常人一样顺利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还考取了驾照。她说当时父亲选择给她冒险做耳蜗植入术也是万不得已——再大的声音也激不起她一点儿听觉反应,反正都是最坏的状况了,还能坏到哪儿去?

她的话,令我感慨。是啊,如果她还有残存的听力,她的父亲可能就下不了那么大的决心了。她的命运,可能也像我们这些中、重度的听障人一样,至今仍挣扎在难以与人正常沟通的苦恼中。

有一位亲友,几年前在一家企业做文员,单位效益差,工资低,却是一份有编制的正式工作。他也一度考虑过辞职,又怕再也找不到这么轻松体面的工作,从而失去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但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单位改制,他们那个部门被精减下来。拿到一笔工龄买断金后,他成了没有单位的自由人。那一刻,他觉得天都塌了,再没有比这更糟的事了。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喝了两天闷酒,最后决定豁出去用那笔买断金做起了代销五金器材和埋线、走线的生意。没想到,不到半年,他就收回了成本,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能超过他当年在单位一个月的工资。

闲聊时,他说:有些成功,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那次减员风波,我也不敢破釜沉舟地開始创业。

人生,或许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当我们陷入最糟糕的状况中时,肯定会生出伤感、烦恼、无助等灰色情绪,但是,无论如何,请你振作精神,因为可能正是这个负极点,逼着你不得不改变思维和习惯,从一个崭新的起点出发,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找到另一种你之前不敢想象的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型助听器耳蜗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轮胎挤出口型参数化设计与加工
MG动画中制作角色声画同步口型的研究
浅谈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与气息运用
我是奶奶的“助听器”
眼镜助听器
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的效果评估
豚鼠耳蜗Hensen细胞脂滴的性质与分布
基于Gammachirp耳蜗能量谱特征提取的音频指纹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