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秋之意象

2017-09-22 14:40白峰
齐鲁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宁阳先民物候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蟋蟀声声漫吟轻唱中,凉风四起。

在山东,宁阳和宁津是蟋蟀的主要产地。2010年,宁津被选为中华蟋蟀第一县;《斗蟋随笔》:自光绪21年至1940年,全国蟋蟀悍将26个,山东占17个,其中宁阳就有9 个。今年秋季,宁阳和宁津都传来了数万元一只的天价蟋蟀的新闻,蟋蟀火爆再次上演。白峰是玩蟋大家,他对蟋蟀的文化理解,独到而有深意。

蟋蟀在先民的视野中,是作为“物候”而凸显的。年复一年,蟋蟀逢秋而鸣,不差毫厘,所谓“鸣不失时,信也”。民谚中有“促织鸣,懒妇惊”的说法,说的是虽然天气似乎依然很热,但是蟋蟀鸣叫了,表明秋天已经来临,再不抓紧纺织,一家人就要挨冻,因为冷空气已经在路上了,再有个把月,天地肃杀,露化为霜,草木凋零,冬天就要来了。

南北朝时的崔豹,曾经著《古今注》,言及蟋蟀,还专门提及济南人称为“懒妇”,其实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诗经》中有两篇提及蟋蟀,一是《邠风·七月》,一是《唐风·蟋蟀》,这是古文献中有关蟋蟀的最早记录。但中国人对蟋蟀的关注却远远早于此,在仓颉造字的夏商时代,字以象形为要,皆出自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初创时期,文字并不统一,文字的统一还要有待千年之后秦始皇的霸业,甲骨文中“秋”字的写法不止一种,其中一种活脱脱就是一只蟋蟀。应当说,远古先民很早就把“蟋蟀”和“秋之物候”联系在了一起,设定为秋天的象征,这是早期农耕生活的记忆和遗留,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在我们后来见到的“秋”字的各种写法中,以“火”“禾”的组合居多,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结果。在稍早的籀文中,“秋”字与“龟”有关,现代的书法中有时还会保留这个写法:“龝”。这时候的文字已然由初创期的象形文字转化为文化理解的“形声字”,“龟”这个字,当时应当就是发“秋”的音。

但“龟”这个字并不仅仅表音,也表意,在上古文化中,先民对世间万事万物以“五行”分类,动物分类亦如是,分为毛虫、翼虫、鳞虫、裸虫、介虫,对应木、火、水、土、金,《尚书》中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麒麟为长;翼虫三百六十,以凤为长;鳞虫三百六十,以龙为长;裸虫三百六十,以人为长;介虫三百六十,以龟为长”,所谓介虫,就是甲壳类的动物,蟋蟀即属介虫,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文字已是着眼于文化的理解了。

秋于五行中属金,其色白,其音商,方位西。

以介虫为秋字的字符组合,显然包含着物候的意义。

而“火”“禾”组合的“秋”字,今日最为常见,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结果,但为什么要用“火”来表达秋天呢?秋天的五行不是属于“金”吗?有些研究者认为这和占卜有关,古人将龟板放在火上灼烧,依据其所列纹路而得卦象,这个说法也有一定依据,甲骨文中有一种写法,就在禾木旁,然后是在蟋蟀形下加“火”字。有放火烧荒的意思在,直到今天有些地区仍有秋收后放火烧荒的习惯,一方面是对秸秆的处理,使其成为来年的肥料,再则也有杀死昆虫类虫害的作用。至于说与“占卜”有关,既然象形的蟋蟀已然演化成“龟”,火烧龟板也似乎说得过去,但是占卜却并非秋天的特指,似当另有来源。

事实上,火禾“秋”这个字来源亦当很早,当出自先民早期的天文观测和历法,据李学勤先生的考辨,上古时期曾有过“火历”,是以“大火星”出现在天际为标志而酌定四季。从上古的文字遗留中,可以看出古时曾有一个时期,以秋为一年之始,就是所谓“火历”。对天象的这类观察,在后世文化中,仍有痕迹,比如《诗经》有句:“七月流火、八月授衣”,意思不是说七月份热,而是说大火星西行,天气将寒之意。再一个月要加衣服了。

我们在蟋蟀和“秋”这些联系中,可以看到的是中国文字多重的文化来源,有物候的,有文化的,有天象的,映射出我们先民在认识自然之路上所做出的不懈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文化成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轮转,川流不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年的劳作都要在这里结果了,人们要储存下一年的食物,度过寒冷的冬天,迎接新的一次轮回,生命由此而延续,生活由此而展开。没有比秋天更让人振奋和期盼的了。可以想见,先民们听着蟋蟀的鸣唱,夜里睡的有多踏实,心中充满温情。庆典安排于此,当得、当得。

秋天也是肃杀的节气,天地肃杀这个意象以霜降最为典型,一大早推门出来,望远一看,屋瓦、树木,处处皆白,秋之色定為白,这大约也是一个因素。古时人犯判了斩监侯,在监牢里押着,侯什么呢,侯的就是秋天这个节气,所以执行是在秋天,而且要推出西门外斩首;在军中则要推出西辕门执行。取的都是秋天肃杀这个意象。春天里不能杀吗?能杀也不杀,以免伤了天地生发之气。

天一降霜就到了秋之正气了,经了霜,满树的叶子齐齐的黄萎,不出几日就陆续掉光了。此时,惟枫叶、柿子,霜重色愈浓,点染荒郊野岭,煞是好看。这时候已是蟋蟀最后的鸣唱了,回味着一生的征战和奋斗,带着无尽的眷恋,入土归元。

都市里的人怀恋蟋蟀,说穿了是对大自然的一份乡愁,是对先祖来路的一份不自觉的眷恋。蟋蟀这个小生灵遍布世界各地,但唯有在中国,它的鸣唱穿越数千年,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不绝于缕。可以说只有在中国,蟋蟀才是文化视野中的一员。斗蟋蟀也才成为中华独有的民俗活动和人文景观。

在当代优质蟋蟀的主产地中,山东南有宁阳,北有宁津,每年秋季的蟋蟀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全国各地市的蟋蟀爱好者也如约而至,共同构成当地这一年中最重大的一次盛典和狂欢。

可是蟋蟀却越来越少了,现代耕作技术已经使得人们不再有食物匮乏之虞,人们也很少再像古代先民那样在意和关心蟋蟀这个小小的生灵了,蟋蟀兀自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孤独地叫着,呼唤着它的佳偶。可是我们注意过没有,蟋蟀已经远比我们少年时稀疏了。城市里不用说了,钢筋水泥的建筑不再给蟋蟀筑巢的可能,硬化路面也不再让蟋蟀来去自由;就是在乡间,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也使得蟋蟀的鸣声愈渐稀少,可以说,蟋蟀在当代更能体现一个区域的环境指标,已然成为了环境安全的晴雨表。

你能想象一个没有鸟啼的春天,和一个寂然无声、没有虫鸣的秋天吗?

(白峰,著名蟋蟀研究专家,著有《中华蛩家斗蟋精要》《蟋蟀古谱评注》《解读蟋蟀》《斗蟋小史》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宁阳先民物候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宁阳斗蟋入梦来
最爱宁阳虫
宁阳话浅谈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约旦野生二棱大麦在川西高原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分析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