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掖方言区的韵母辨正

2017-09-22 10:18邹建国
学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张掖语音

邹建国

摘 要:方音辨正旨在揭示方音与普通话语音表现在声、韵、调等方面的对应规律,对比差异,掌握方法,使学生彻底改方音为普通话语音。

关键词:张掖;语音;辨正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110

不同区域的方音与普通话存在差异,但不管存在多大的差异,都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发现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帮助我们比较轻松地进行方音辨正。张掖方言属西北方言兰银官话西北片河西小片方言,韵母读音与普通话有个别差异,但最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前后鼻韵母的发音上,辨正重点、难点也在鼻韵母上。下面就张掖方言韵母辨正略以例谈。

一、鼻韵母辨正

在张掖方言里既无前鼻韵母,也无真正的后鼻韵母,而是将它们统读为带浓重鼻音色彩的非鼻韵母。主要缺陷是:

1.动程不明显或主要元音的开口度不够。最容易产生这种缺陷的是iɑn、uɑn、üɑn、uen、iɑng、uɑng、ueng这几个鼻韵母。2.元音鼻化。发鼻韵尾时应该由舌尖与门齿背或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堵住口腔通道,气流从鼻腔透出。如果发鼻韵尾时两个发音部位没有构成阻碍,就会形成口鼻同时出气的发音状态,使元音鼻化而产生缺陷。3.韵尾归音不准。比如前后鼻韵母正确的归音位置是:前鼻韵尾——舌尖和门齿背造成阻碍;后鼻韵尾——舌根和软腭造成阻碍。如果把这两组鼻韵母的尾音位置搞颠倒,就会产生读音错误;如果只是韵尾归音的位置不准,就会产生读音缺陷。

主要有下面几种辨正方法:

1.明确前后鼻韵母的区别。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分为两类:带舌尖鼻音“n”的叫前鼻韵母,带舌跟鼻音“ng”(表示一个鼻音[n],是一个音素)的叫后鼻韵母,发音方法不同。2.掌握前后鼻音发音要领。n是舌尖鼻音,发-n韵尾时要把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ng是舌根鼻音,发-ng韵尾时要把舌根轻轻抵住软腭。3.注意不要把鼻韵母发成鼻化音。张掖方言中发鼻韵母元音时就带上了鼻音,韵尾收音又不到位。练习时要注意发完元音后,要快速把软腭降下来,打开鼻腔通路,并把舌尖抵住上齿龈发好-n ,或把舌根贴近软腭发好-ng ,除阻时都不发音,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发音时注意韵尾鼻辅音到位。4.规律记住容易混淆的前后鼻韵母常用字。第一种是利用偏旁进行类推。第二种是利用声韵调配合规律。可查字典整理前后鼻韵母例字速查表,以便应用,强化记忆。

二、单韵母辨正

1.在张掖方言中没有o韵母,往往是o与b、p、m、f声母相拼时读成e,将音节中的圆唇音o读成了不圆唇音e。如:拨博bo→be 破泼po→pe 末莫mo→me 佛fo→fe。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按发音要求维持发音状态,始终不变,没有动程。在普通话中唇音不与e相拼,辨正时径直把不圆唇音e改为圆唇音o就行。

2.在张掖方言中没有er韵母。普通话中“二、而、儿、耳”等字卷舌音读作舌面后高而不圆唇。辨正时,口腔在半开半合之间,舌头处在中央位置,开口度稍大一些,舌头稍前往后缩,轻轻发央元音同时舌尖向硬腭卷起,注重模仿。

三、复韵母辨正

(一)个别复韵母误读辨正

1. ai→ie(e) 普通话中的ai韵母字,在张掖方言中部分读作ie或e。如:伯百bai→bie 麦脉mai→mie 摘窄zhai→zhe 拆chai→che

辨正时,发ai音,舌头前伸,舌尖顶下齿背,口腔大开,从起点的前元音a开始,口腔渐闭,舌位向i的方向滑动升高。同时记住上例常用字即可。

2. ei→ui(普通话为uei) 在普通话中l声母可与ei韵母相拼,不与ui (uei) 韵母相拼。但甘州方言中l可与ui韵母相拼而不与ei韵母相拼。如:类累泪磊lei→lui

辨正时,区别两个音节,将uei音节去掉u即可,同时记住相关这些字的正确读音。

(二)丢音或增音现象辨正

1. ei→i 普通话中ei韵母的字跟b、m声母相拼时,有部分在张掖方言中丢失e音读作i。如:被备臂bei→bi 眉媚寐mei→mi

辨正时记住例字,音节中加进e音按ei韵母发音即可。

2. ou→u 普通话中ou韵母的字跟m、f聲母相拼时,有部分在张掖方言中丢失o音读作u。如:某牟眸mou→mu 否缶缻fou→fu

辨正时,先掌握ou和u韵母的发音方法:ou是普通话中“动程”较窄的韵母,发音时口腔由大到小,由扁到圆,而前一个元音响亮,后一个元音轻短。u是单韵母,发音时自始至终口型不变。

3. uan →an 在张掖方言中丢失u音读作an。如:暖nuan→nan

4. ui(普通话为uei) →ei 在甘州方言sh声母与ui(普通话为uei)韵母相拼时,声母读作f,韵母读为ei,如:谁水税shui →fei,实际是丢失韵母uei中的u,随之声母也发生变化,这类字不多,强记即可。

5. u→ou 在张掖方言n声母与u韵母相拼时,增加o音韵母读为ou,如:奴努nu→nou。记住例字正确读音即可辨正。

(三)i、u韵母音节辅音化辨正

i、u韵母都是舌面高元音,发音时口腔没有摩擦。在张掖方言中有摩擦,主要是舌头离硬腭距离太近的缘故造成的。

1. i或i开头的韵母与零声母相拼时,音节开头有明显的浊擦音,如:意见、音节等。发音时舌头离硬腭稍远些,发舌面高元音即可辨正。

2.在张掖方言中u韵母与zh、ch、sh、r声母相拼时声母分别变为g、k、f、v,读音分别变为﹝pfu﹞、﹝pf‘u﹞、fu、wu,如:主猪zhu→gu﹝pfu﹞,处初chu→ku﹝pf‘u﹞,书树shu →fu,如乳ru →wu。发音时下唇轻触上齿,气流由唇齿间通过形成摩擦音。辨正时,注意不改变声母,发u音时舌头低一些,开口度稍开一些就没有摩擦了。

(四)发音动程偏短辨正

普通话里复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发音状况过渡,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应该由一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发的音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整体即有一个动程。在张掖方言中,不惜缩短韵头、韵腹和韵尾自然过渡、结合的动程,音节不圆润不饱满。特别是拼读零声母音节时,缺陷表现得尤为突出。如ai、ei、ao、ou零声母音节本来的发音是发前头的元音后立刻滑向后头的元音,前者响亮,后者轻短,而在张掖方言中往往提前将韵腹与韵尾一致起来,从而缺失了“韵腹→韵尾”舌位滑动全过程而动程被缩短。辨正时,应充分掌握元音舌位、唇形、圆展状况及韵头、韵腹、韵尾自然过渡的方法,通过熟练即可纠正。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方音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分类记忆,克服干扰,方音辨正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侯建芳.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语言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普通话和张掖方言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13(3):121-124.

[2] 王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掖语音
大自然的调色板——张掖七彩丹霞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到张掖看黑河
对方正在输入……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夏时期的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