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3 18:03王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应用教学

王琼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调整阅读教学,将批注式阅读模式引入教学之中。批注式阅读是在进行自主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将对文章的感悟与情感随手记录与标注,对文本文字解释、品评,对整体文章内容深入地分析与归纳,即通过符号以及精炼简洁的文字在文章空白处标注的阅读手段。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包括示范阅读、点拨教学、生疑批注、补充批注和情境辅助。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应用

现代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调整阅读教学,将批注式阅读模式引入教学之中。谈到读书,人们经常会讲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的阅读形式就称之为“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将这种勤于“动笔墨”的阅读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阅读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和体验,同时针对文本中的词句、人物、语言、结构层次、思想内容等通过线条符号进行圈点勾画,并加以简洁的文字进行批注。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记忆知识、理解知识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文本产生自我独特见解和感受的热情,改变了教师文本教学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

批注式阅读属于研究性阅读,阅读者会主动探究文章的核心内容,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动态化。在批注式阅读时,个体会按照自身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教学目标,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对文章深入分析,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与阐释等直接在文章中用自己的方式标注,将自己的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总之,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主动的、带有思考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的阅读过程不仅可以使阅读者对文章深度剖析,还能让阅读者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批注式阅读符合现代教学理念,适宜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就教学方法而言,批注式阅读就是将传统批注阅读方式融入现代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方法,而且还可以逐步养成边阅读边批注的良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都有极大的帮助。

首先,要提供批注的角度。从学生阅读的文本来看,学生批注的大多是文学类作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征,从大方向来讲,批注可以是针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结构思路等等加以点评;从小角度来说,可以根据文本的类型和特点来批注。如:小说类作品可以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和语言等角度进行批注,诗歌可以从形象、语言、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批注,散文则可以从背景、线索、结构、风格等角度进行批注。有时可以设定思考题或批注点。这样,学生在批注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感,老师的点评也较容易操作。

例如,在教学《窃读记》时,批注式阅读教学如下。文章内容节选: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圈画重点词语:“合、咽、吞”“依依不舍”“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批注1:三个动词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怕艰辛,渴望读书、勤于读书的穷学生完全沉浸在书本当中了,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如痴如醉。批注2:“依依不舍”形象地写出了“我”读完书后恋恋不舍的样子。批注3:运用了比喻。把极其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我”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一匹正在进食的饿狼,形象地写出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和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要明确批注的形式。批注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总批,一种是点批。“总批”是指在读完整篇文章后,结合文本阅读的整体感受和体验对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作出的整体性批注。这种批注方式需要学生对阅读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和体验,能力层次要求较高。与之相对的“点批”则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局部进行批注。根据批注的位置又可分为夹批和旁批。夹批是批注在句中的,侧重对文本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效果和作用等进行的点评。而旁批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句段,既可以是对句段的理解、质疑,也可以是对句段思想内容的评价感悟等等。

例如,在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中: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路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对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思、品味,补充批注、续写。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走进作品,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故乡》的结尾中,学生补充批注如下:路是人走出来的,只有走了,才会有路。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有可能会有未来。为了新生活的到来,要满怀希望去努力奋斗!唯有如此,路,才会在你的脚下!而你的生活才是充实幸福的。否则,只会无所事事、一事无成,这样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补充批注,不仅形成了学生的阅读个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读书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精神需求,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因为学生在补充批的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拥有了自主的精神,形成了独立的思想,与文本有了交融和碰撞。

第三,要注意批注的方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几条具体可操作的批注方法是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要义。

1、抓住情感体验进行批注。批注式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批注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性格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批注阅读中重视自我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阅读过程中“一瞬间的灵感”进行批注,树立开放性的阅读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允许理解的多样性,这样才能达到不断激活学生阅读的灵感,实现多元化解读文本的目的。

2、从质疑点入手进行批注。学贵有疑。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时因文本自身的客观原因,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有时或因阅读者主观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一些疑问。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点,并且利用这些疑点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就能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阅读习惯。至于学生的质疑可能是主观理解上的偏差,也可以通过交流和讲评得到纠正。

3、由果溯因式地进行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往往能帮助阅读者打开思路,引导阅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如小到一句话中某个词语的选取,一种修辞手法使用的效果等;大到一篇文章材料的组织、主题的把握等都可引导学生进行发问“为什么要如此”,这些都可成为学生阅读中的批注点。当然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从“果”入手探究原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其中的因果联系,从而挖掘事物的本质,进行由果溯因式地批注。

学习是学生知识与经验升华的过程,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学习的过程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與研究批注式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按照教材版本的要求,设计专业、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案,实施、评估方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生疑批注以及情境引导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批注阅读的质量与效率,使批注式阅读教学发挥最大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方式,以此发现文本词句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祝学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下初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顾锦霞.“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09.

[3]韩中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实践.百度文库.endprint

猜你喜欢
批注式阅读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消融矛盾,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