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7-09-24 10:41郭兰英
新课程·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郭兰英

摘 要:教育,一直都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其发展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人才的素养以及知识水平。而小学时期也是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往往更需要注重学习的效果以及方向,对于学生未来语文能力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流程,也是必然需要掌握的四种能力。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多数学生应当掌握的能力除了了解语文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保证自身能够自主对一些语文知识进行阅读与写作。阅读学习,往往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语文学习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笔者将从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一、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流程枯燥

对于多数小学而言,是以传统的教学流程为主,即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最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多次阅读。而这种阅读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学过程过于单一,而且所有的阅读学习都是照搬或者完全遵循以上的教学流程,也导致多数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

2.教学缺乏导向

对于当下阅读教学而言,很多学生往往难以了解阅读学习的意图,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引导,从而导致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也因为这一原因,导致很多学生阅读学习入门难,也很难了解到学习的精髓。这也是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导向性的问题体现。

3.教学缺乏情感带入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让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也导致很多学生将阅读学习视为一种任务,忽视了阅读学习本身的魅力以及情感体现,更忽视了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过程,进而导致学习效果难以体现,也难达到学习的目的。因为阅读过程缺乏情感带入,导致很多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并不能完全“读进去”,这也是很多学生阅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1.教学流程的创新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学的策略首先应当体现在阅读教学流程的创新。特别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融入更多的创新手段,而最有效的创新方式就是基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运用情境教学方法。一些阅读教材是以故事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首先通读课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阅读,而且可以结合自身的角色特点配合一定的情绪以及表情,从而保证阅读学习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例如,在《称赞》的教材阅读学习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小獾”与“小刺猬”两个角色,然后分别阅读他们说的话,为了保证阅读效果,应当让两名学生进行联合阅读,从而构成“情境角色对话”的阅读学习流程,也能最大限度聚焦他们阅读的注意力。

2.提出阅读的问题

对于很多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纯属“为了阅读而阅读”,教师的教学应当需要增强教学的导向性,而提出阅读问题,则是保证教学导向性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简单而言,提出阅读问题,就是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对于他们的阅读行为产生导向性的影响。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优先提出问题,如文章阐述的主旨是什么,文章有几段,主要结构是什么等等。而学生在阅读时也会刻意代入这些问题进行阅读,并且探寻问题的答案,而通过问题的导向,也会不知不觉学习到相应的阅读能力,比如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

3.强调感情的代入

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往往会视其为一项任务,却忽视了阅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感染以及情感体验的过程,而且缺乏感情的阅读学习是一种僵化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提升是极其不利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带入更多的情感,特別是根据阅读题材的不同进行带入。即如小学教材中部分课文是成语故事,具有趣味性与讽刺意义,以《拔苗助长》为例,讲述的是古时候一个人看见别人的禾苗长势很好,也急于将自己的禾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而学生在阅读宋人与儿子的对话应当代入欢快而自豪的语气,“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因而宋人对于自己的“拔苗”行为十分自信,自认为一定能够达到效果,而通过情感带入,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也能够了解这个宋人的无知与愚昧。

参考文献:

[1]李跃生.实践新课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学随笔,2015,2(2):109-110.

[2]蒋文群.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四川教育,2015,14(6):53-54.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