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2017-09-24 11:50于天迎马春
新课程·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维过程能力提升数学教学

于天迎+马春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的重点。数学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所以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过程;能力提升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学生由动作到建立表象,再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

经历千年的发展,数学学科已然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概念是数学的抽象性的主要表现。除了概念的抽象性以外,它的特点还在于:第一,数学的抽象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第二,数学的抽象中只保留了量的关系,而舍弃了其他外在的一切东西;第三,数学学科研究的都是抽象的概念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看来,不仅仅概念是抽象的,而且方法也是抽象的。

数学的严谨性表现在准确的定义、严密的推理和可靠的结论。数学通过严谨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这一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表现得更加充分,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二、如何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

(一)營造创新环境,激发创造欲望

面对小学的孩子,怎样利用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三鼓励一允许,即鼓励质疑、鼓励争辩、鼓励发表看法、允许学生提出意见。这样一个创新学习的环境就营造好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才智、创新和想象力就会充分地发挥。

(二)持续培养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就是主动、自觉、时时想创造的思想意识。笔者认为创造意识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创造意识强的人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强。他们不仅事事一问到底,而且能提出别人想不到的问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常引导、鼓励学生提问题。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问题,好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问题为引导,学生的思路就会和老师保持一致,使教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出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二是在讲完一节课后,让学生说说对本节课的感受,什么地方听得很轻松,什么地方听得摸不着头脑,以便我们改进课堂。这样让学生有的可学有的可问,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创造力。

2.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质疑意识是指善于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而产生创造设想。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此质疑意识要始终伴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在做应用题时,不仅找到一种解题方法,还能将其他解题方法都找到。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见到困难望而却步,寻找其他“捷径”,而另一些学生却迎难而上。那么学生克服困难的意识该怎样培养呢?一是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身边克服困难的人和事,从而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循序渐进地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独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向他们灌输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思想,坚定他们前进的步伐。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老是沿着老路去走,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还何求发展。如果我们的学生仅仅学会了解题的模式,而没有学到学习的方法和解题思路,那我们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还谈什么举一反三、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质疑,最后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俗话说:“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时刻把比较放在第一位,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让知识融会贯通,只有将知识学活学通,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握课堂,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实现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步发展,构建思维网络。

参考文献:

[1]霍建花.在教学中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1.

[2]郑照华.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才智,2009.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过程能力提升数学教学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关注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地理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