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设与优化策略分析

2017-09-24 12:11侯春月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内控机制优化策略建设

侯春月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其对商业金融机构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内控机制的建设,并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主要对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设以及优化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优化策略

金融机构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管理的强化。从当前我国商业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机制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贷款的质量下降,经营亏损,经营以及管理理念不够科学等都严重影响着我国金融企业的安全。所以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我国的内部管理机制,使得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效的避免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管理不对称

首先,表现在商业金融机构的经营观念与国家金融政策缺乏契合性,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过于重视商业效益,忽视了金融宏观调控和经济杠杆作用。其次,商业机构经营方式虽然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以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为主,缺乏面向市场的意识;再次,在法人制和管理上,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不适应现代金融制度;最后,金融机构的员工专业能力和素质都有待提升,当前我国商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还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需要员工能够不断的学习,并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能力[1]。但是我国当前商业金融机构的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需提升。

(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从当前我国商业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定位来看,其过于重视对下级部门的管制和约束,但是对自身的监督和管制却显得不足,使得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上级部门缺乏制衡性。同时内部控制本身具有抽象化特点,但是在商业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中却忽视了抽象管理意义,在管理中只重视业务的控制。此外,稽查监督部门直接作为内部控制管理部门,从而缺乏自身经营的约束。

(三)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合理

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种监督机制,其主要的职责是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检验,保证监督和控制的权威性,但是在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内部机制构建中却缺乏监督意识,监督人员力量不足,检查突击性不强,或者检查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监督作用[2]。同时还存在内部控制制度过于简单的情况,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彻底。虽然当前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已经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管理作为风险防治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商业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还处于“人治”的状态,金融机构的领导作为监督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缺乏制衡性,进而导致商业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匮乏。

二、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优化策略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完善,是有效预防金融风险的手段。但是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思想认知以及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完成[3]。其中思想认识需要解决局内以及局外的问题,也就是内控机制决策人员是局内人,其不能凌驾于内控机制上,否则将会造成权利制衡失控,导致内控机制无效;同时对内控机制的合理把控,在内控机制建设中需要能够实现平行制约和纵向监督的原则,在信息的传递中需要保证传递的双向性,而不是简单的制度结合;同时在内控机制的完善上,还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不断的修正和补充进而保证基础的完善性。最后还需要注重监督和被监督的制衡性,每个岗位都需要具备这两种权利和义务,同时保证两种权利的并举。

(一)强化商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意识

商业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使其在经营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问题,因此商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内控意识。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隐患。特别是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也使得金融机构面临着更多的负面效应。所以商业金融机构必须要具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进而在风险来临前做出有效的防范准备。同时通过对风险意识的提升,还能够使商业金融机构内部的人员严格遵守内控制度,并自觉落实自我监督,互相监督,使得商业金融机构内部的运行更加顺利、合法。

(二)完善商业金融机构内部机制建设

商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需要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及时性、独立性以及审慎性的特点,并根据机构内部的各项系统分析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加强对组织控制的完善。组织控制主要指的是对金融制度决策系统的控制,商业金融机构的决策系统需要是一个组织而不能是某一个人,这样才能够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在组织控制方面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证组织职能的完整性,决策的做出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职能性,不能具有组织职能缺陷,职责不明以及职责交叉等情况的出现;其次组织形式必须具有规范性,一方面需要保障决策系统管理的规范,保证组织形式的一致性,注意信息的沟通,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决策程序进行规范,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决策的实施中还需要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点,通过科学的论证和实施的验证后才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推广,防止因为决策失误造成风险。最后,还需要保证组织决策的公开性,防止在决策中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

(三)加强岗位控制

岗位控制分为业务控制和过程控制。在岗位控制中,首先需要构建三道防线,包括业务临柜、临柜复核以及事后监督。其中业务临柜以及临柜复核是业务执行控制职能,而事后监督则是现场控制职能。通过三道防线的构建使得业务更加有效、准确和合法。同时在岗位控制体系的建设中还需要注重全过程性,金融機构具有货币资金筹集、信用中介等职能,所以为了保证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加强对全过程的控制,防止因为资金运行偏差造成资金风险。最后,建立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岗位管理,岗位控制不仅是对业务操作的控制,同时也是对相关岗位的控制,通过对岗位间的互相制约能够使业务的操作和管理形成一条控制链,进而保证各项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四)强调制度控制的完善

商业金融机构中的制度建设是对职业行为进行规范的主要方式,在制度控制完善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环节入手,第一是保证制度的全面性,商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需要保证每个环节和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能存在中间断裂的情况。其二要保证制度先行,商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职能的延伸,会出现新的管理内容和业务,所以需要落实制度先行的政策,防止因为制度滞后,造成金融风险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在我国经济建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经济的转型也使得商业金融机构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要想保障商业金融机构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完善,通过对当前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现状分析,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商业金融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娜.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设与优化策略[J].中国商贸,2015(2):67-68,69.

[2]袁永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督强化分析[J].中国经贸,2015(20):279-280.

[3]任会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成因与分布特征[J].商业经济研究,2015(5):104-107.

猜你喜欢
内控机制优化策略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