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策略分析

2017-09-24 12:17胡亚辉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策略分析商业银行

胡亚辉

摘 要:当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背景下,同时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控面临较大压力,信用风险的演变趋势也存在令人担忧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近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出现风险管控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在新常态经济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策略分析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一系列经营新常态: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仍然较大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日益面临利率波动加大、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增速放缓的经营环境,尤其是受经济下行与市场流动性双重压力影响,商业银行前几年信贷大投放与高利润背后隐藏的信用风险逐渐暴露,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

1.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的现状

在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部分行业和企业运行困难增加,潜在风险隐患不断积累,信用违约风险加大,使得商业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或欠息,形成剪刀差贷款,使得商业银行信贷劣变压力加大,从而信用风险增大;另一方面,受 “三期叠加”效应的影响,银行信息风险暴露事件增多、潜在风险隐患不断积累,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控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和风险管控的深度与创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还比较集中,在经济下行趋势下,部分行业成为隐藏风险爆发主力;二是我国银行业对信用违约风险出现的概率缺乏科学、准确的估计;三是在质押贷款中对于质押物的估值相对较高,在经济下行趋势下,质押物价值大幅度缩水问题在我国银行业信用资产中广泛存在;四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流程不完善,集中表现为条块分割、流程衔接不够,使得银行很难从整体上对信贷风险的状况进行测量和把握;五是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措施不够,风险内部控制中的责、权、利界限不清楚。

2.商业银行出现信用管控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经济出现结构性矛盾,影响资本供给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结构失衡问题,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途径只能是“三去”、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国内潜在增长率下降、消费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人力成本上升、股市和汇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销售渠道不畅,亏损呈扩大趋势,导致商业银行的部分贷款不能正常收回。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三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对部分企业的不利影响将继续释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压具有客观必然性。

2.2 民间资本逐利倾向严重

在经济扩张时期,投资机会多、资金充足,部分企业风险意识较弱,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盲目扩张,失去对市场容量的理性预判。当经济转向时,前期重复、低效的投资不但没有回报,反而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同时,受到一些民间非法融资、伪互联网金融、高利贷等不法行为的影响,在“高利润”诱惑下,部分企业放弃主营业务的经营,一味投资于房地产、矿产资源、民间非法集资或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中,导致风险大量积聚。

2.3 商业银行风控监督不足

一是商业银行贷款的外延性发展。经济向好时,信贷需求旺盛,商业银行贷款基本处于卖方市场,风险预判不足,在业绩考核的压力下,贷款呈现外延性发展,客观上违背了稳健经营原则,放松了风险控制的要求。二是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缺陷。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大型商业银行普遍实行总、分、支行制,形成了基层支行营销、多级管理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而基层行对集团客户、关联客户风险识别的能力较弱,分行、总行远离市场和客户,不能及时掌握客户风险动态,加上“责、权、利”不匹配,导致风险难以问责到位,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三是操作层面的贷前调查、授信审查流于形式,贷后管理不到位。商业银行内部虽有严格的贷款操作管理制度,但是在操作执行中可能存在瑕疵。例如信贷员对企业提供的报表虽进行分析,但对报表数据的真实性调查不足,缺乏多方信息交叉验证;部分信贷员对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或者被企业经营不利状况“绑架”(压贷、抽贷可能加速企业死亡),导致部分信贷不能退出。

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的对策及相关建议

3.1 抓准经济形势及政策,提升战略布局精准性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把握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产业发展分化的趋势和金融监管当局政策的取向,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领会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内涵,提升战略布局的精准性,做好三篇“大文章”。一是紧跟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关键项目合作,实现多方共赢,做好“一带一路”、产能输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文章。二是加大对涉及工业智能化建设、高附加值创新型企业和养老金融、消费金融的信贷投放力度,开发新产品,对接政府工程、公共产品服务、PPP项目,大力发展服务业等,做好培育新动能、转型升级、提升消费贡献的大文章。三是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对“三去”中的大部分企业,多采取兼并、重组方式,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冲击,而对确认为“僵尸企业”的,则态度要坚决,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以减少对刺激政策的依赖,做好结构调整和降杠杆的大文章。

3.2 引进互联网技术及运营模式,拓宽不良资产处理方法

“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是不良资产转让的难点,商业银行应创新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互联网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普适性较强的房产、汽车类不良资产,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增大对潜在购买者的覆盖面,提高竞拍成功的概率。

3.3 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促使盈利模式多元化

一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成本”的要求,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为企业营造利率正常化的经营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加快金融端的供给侧改革,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盈利模式多元化,提升金融全要素的生產效率,加强与基金、保险、证券、信托公司的合作,积极向大零售、大资管、大投行、大数据(信息化)银行转型,拓展基金、保险、私人银行、理财类、资产托管类等中间业务收入,增强投资类、咨询类业务。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创新型金融产品的投放,如网络融资、投贷联动等,拓宽信贷领域,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结束语:

综上,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与市场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联系愈发紧密,要在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提升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就需要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业务的现状出发,分析出现信用风险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将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可以管控的范围内,促进银行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益林, 庞羽君, 李赤锋,覃如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6,9(20): 117-119.

[2] 陆岷峰,季子钊.新常态下提升商业银行互联网化战略研究——基于拓宽银行利差区间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 , 2016,8(15): 233-235.

[3] 袁琳.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和风险管理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 2016,10(20): 79-81.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策略分析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