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初探

2017-09-27 12:50陈凤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设初中数学情境

陈凤文

【内容提要】新一轮数学课堂改革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已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教学策略和方式的不断革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而注重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但是数学高度抽象的特征和课堂教学时间、场所、教具选用等有所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教师对数学课程目标把握的缺失等,使这一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发挥总是差强人意。所以,如何创设数学情境而又不失深厚的数学味课堂,应当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结合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体验与反思,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6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本文旨在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改进教学效果。

二、直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直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下子激发学生的思考。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引入:猜谜语:

1.有始有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线段)

2.有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射线)

3.无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学生可能回答:直线)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地猜出谜底,体验成功,而且这三个谜语的谜面也能很好地概括出这三种图形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三、利用图片动画创设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新奇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数学知识。

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

1.引入:展现生活中的大量图片。

图片1:故宫、天坛。

图片2:飞机、汽车。

图片3:风筝。

图片4:一幅漂亮的山水倒影画。

图片5:中国民间剪纸。

2.组织学生讨论

(1)上面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吗?

(3)你能将上图中的一些图案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在《常量与变量》中这样设计:

播放一段动画《乌鸦喝水》。内容是这样的:一只乌鸦口渴了,想找水喝。找呀找,找到了一只瓶子,里面装了水。但瓶口太小,喝不到水。后来发现有些小石子,于是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喝到了水。画面生动活泼,歌曲悦耳动听。刚上课的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我提出问题:聪明的乌鸦发现哪些东西不变?哪些东西在变?学生发言很活跃,积极性很高。

四、动手操作实践创设情境

新课标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在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我事先为每组准备好四根木条让学生动手拼成三角形,通过观察、测量,猜想三角形三边关系。师:大家手中都有四根木条,选择其中三根,首尾顺次相接,有几种摆法?

学生活动:分组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师:我刚才看了一些小组的摆法,大家都能积极思考。下面请小组代表到讲台前演示,学生在投影仪上摆出如下图形:

师:引导学生思考:能组成三角形的有几种情况?

生:能组成三角形,有两种即a、c、d和b、c、d。

师:那么不能组成三角形的又有几种情况?

生:两种,即a、b、c和a、b、d。

师:拼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如何?

组1:动手测量。我们测量得a=5cm,b=7cm,c=12cm,d=15cm,能拼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a+c=17cm大于d,b+c=19cm大于d,所以我们猜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组2: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因为不能拼成三角形两种情况中,a+b=12,正好等于c的长度,a+b=12,小于d的长度,它们都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要构成三角形较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通过摆三角形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自觉展示自己的成果,真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五、引用典故创设情境

数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引用古典知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在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时,我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

(1)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比赛,那么田忌的马如何出阵,田忌才能取胜?

(2)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而田忌的马随机出阵比赛,田忌获胜的概率是多少?(要求写出双方对阵的所有情况)

通过历史故事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性的理解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探索勾股定理》时,我利用《周髀算经》中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作为情境来引入课题。其中商高对周公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的认识,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在这基础上我问学生:“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学史创设情境,既能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感悟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同時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结语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初中数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