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本特点,推进有效教学

2017-09-27 17:22陈小结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说明文目标

陈小结

摘要:根據小学说明文的文本特征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说明文的教学目标,以语言训练为主线,对重点目标进行适当深度的探究学习,内化并运用语言及表达方法。采取一课一得,重点突破,训练到位,让学生学得扎实。

关键词:说明文;目标;取舍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章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部分说明文都是经典之作。许多教师对这样的文章在教学中把握不住重点,结果往往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致迷失了语文的自我。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建议也强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说明性文章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定为三个: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知识的了解;二是对表达事物方法的探究;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一确定,一篇文章可以教的内容可多了,在单位时间里能面面俱到而有效吗?回答是否定的,在单位时间里的教学肯定是“顾此失彼”的。因而,我们要学会取与舍,舍去哪些,又如何取向呢?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中的《秦兵马俑》一课,从遣词、内容到表达方法,到情感表达,都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课文,可教要教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可细一想,若把说明性文章的三个基本目标细化,都列入教学目标,并逐一实现,这样贪多嚼不烂就囫囵吞枣,学生能接受并消化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与其把各教学目标泛泛实现,不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文本突出的特征展开教学,即从一个侧重目标突破入手,采取一课一得,重点突破,训练到位,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秦兵马俑》一课,文章标题就点明了文章内容及体裁,这是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状物类的文章,文章从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介绍,这两个不同方面的内容,作者用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紧紧地衔接起来,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文章更具典型性。因此本课的重点取向于揣摩表达方法,适度运用表达方法。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本课教学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把本课的表达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即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表达方法并练习运用习作活动中。

【片段1】

师:你从数字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从19120看到俑坑面积很大。

生:我从8000和6000看出兵马俑数量很大。

生:从230,62,14260知道一号俑坑最大,跟我们的操场(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差不多吧。

生:我从“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知道俑坑面积之大,有我们的操场那么大(操场上有一个比标准足球场稍小的足球场)。

生“哇”声四起。

师:你们太棒了!能找上我们熟悉的操场来作比较,这种说法叫作比较说明方法。

师:(出示句子:已发掘了三个大俑坑,坑内有许许多多的兵马俑。)读读句子,与原文比比是什么感觉?

生:这句子说得很笼统,根本不明白说的意思。

生:有多大?我们无法知道。

生:文中的这些数字给我真实的印象。

师:是的,这种运用数据介绍的方法叫做列数据说明方法,加上比较的方法,能给读者真实、准确、生动的科学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师:列数据,又找大家熟悉的物体来作比较,能使乏味的介绍真实、生动、具体,给人活灵活现的印象。下个月,我们的中心学校领导要在我们镇上的两所初中和我们学校中选一所作为镇运动会场地,请你为我们的操场写一份推荐书,让领导通过你的推荐书就能看到我们的操场足够大,体育设施良好,环境优美,是运动的好场所。

学生小练习并汇报。

【片段2】

感受兵马俑类型、个性后。

师:第三自然段是同学们找出来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再读读,看看它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第一个分句概括上文意思,第二个分句概括下文意思。

生:这句话就像一座桥梁,把上下文两岸连接起来。

掌声四起……

师:这样一个把上下文不同内容连接起来,起到桥梁作用的段落我们把它叫做过渡段。它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没有过渡段,听这样的介绍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读到第四自然段,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感觉

生:没有过渡段,读到第四自然段时有点懵了,莫名其妙的,好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生哄堂大笑。

师:不错,没有过渡段,上下文脱节了,读起来思维也不连贯,有了过渡段,文章就浑然一体了,这就是过渡段的妙处。

师:写我们的班长可用上“班长在学习帮助我,还在生活上关心我”来过渡;写这文具盒时(随手拿起一生的文具盒)可用 “这个文具盒不仅美观——(生接)而且很实用”来过渡;我们校园里树多鸟多,在描写我们的校园时用上——(生接)“我们的校园不仅树多,鸟也多”“我们的校园不仅是我们的乐园,也是鸟儿的乐园”……

以上案例,教者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贯穿课堂,在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写”之后,还关注了“为什么要这样写”,并且重点在“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上,这样去研究写法,学习内化课文的语言和写法,并适时恰当地使用,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教学任务及语文的工具性。

可见,在具体说明文教学中,选取一个点进行适当的深度探究,切实把语言训练落实到位,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从根本意义上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尹祖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M].广西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亢美.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说明文目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小学语文中年段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中年段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将梦想变成目标,改变你的一生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